黃埔一期(267)
湖南和平起義將領,國軍少將——陳純道
陳純道(1904-1966),別號高美,湖南湘陰人,縣立第二高級小學,長沙修業小學畢業。1921年入湖南高等專門學校附設職工中學學習。1923年冬到廣州大本營軍政部陸軍講武學校學習。1924年秋該校并入黃埔軍校第一期,編入第六隊學習。
畢業后,歷任軍校教導第一團見習官、排長。1926年春任國民革命軍第三師第七團九連連長,同年秋調任第二師補充團五連連長。1927年任新編第二師(師長葉劍英)第五團一營少校營長。先后參加了兩次東征和北伐戰爭。
據黃埔同學會會刊記載,陳純道于1927年5月,在江西吉安作戰時,頭腹兩處負傷。經查詢資料,當時新編第二師駐扎吉安,并無大的戰事。和誰作戰,無從知曉,也許是時間記載有誤?
另有一說是陳純道在8月的龍潭戰役中負傷,不太可信。
同年7月出任贛州公安局局長。1928年,赴南京投奔校長,被任命為國民革命軍總司令部征募處服務員。當時投蔣的的黃埔一期生,有很多無工作的,都被任命為征募處服務員,以前的文章里我就說過,征募處就是蔣校長在安排他們職務之前,臨時領薪水的地方。
同年4月,蔣介石命令在蘇北、皖北及豫東各縣,分五區招募,陳純道任總司令部征募處徐州第三區(主任夏楚中,黃埔一期)宿遷第二分區少校主任。不久,調任介石侍從副官。同年11月,隨蔣介石赴徐州、海州、蚌埠、壽州等地校閱部隊。
1929年3月,黃埔同學會在南京召開第二次代表大會,改選并經蔣校長圈定的干部委員會共有十三人,陳純道名列其中。
同年6月,隨侍蔣介石北上到北平,因每日謁蔣者太多,特意登報聲明,發布謁蔣須知,規定以后蔣介石的見客時間及陪同人。其中,每個星期一,專為接見甄別侍從及中央軍校學生,陪見者規定由侍從副官陳純道和伍翔(黃埔一期)擔任。
同年12月,調任中央軍校軍官教育團中校教練員。
1930年調任第五十二師(師長葉開鑫,后韓德勤)補充團上校團長。1931年,隨部赴江西參加對中央蘇區的第三次“圍剿”,同年9月,第五十二師在江西興國的方石嶺戰斗中被紅軍全殲,僅陳純道的補充團因留守后方,得以幸免。
蔣介石命令將第五十二師番號撥歸陳誠的第十八軍建制,陳誠將十一師獨立旅和十四師攻城旅重新編成第五十二師,將未參戰的陳純道補充團和一些原五十二師殘部仍編為一個獨立團。陳純道對陳誠兼并部隊不服,而被以違抗命令、圖謀不軌為名撤職逮捕,后經黃埔同學霍揆彰、李及蘭等人力保,數月后才獲釋放,回到湖南長沙賦閑。
1933年,投奔擔任了第八十三師師長的劉戡(黃埔一期),任第八十三師第二四七旅(旅長李楚瀛,黃埔一期,后張際鵬,黃埔一期)上校副旅長,代旅長。
1938年3月入陸大特別班第四期學習。
1940年4月,陸大畢業后,任軍政部第二十新兵補訓處(處長李銑,黃埔一期)少將副處長,駐湖北恩施利川團堡。
1942年3月,調任軍事委員會少將高級參謀。1943年10月任湖南沅永師管區(司令孫常鈞,黃埔一期)少將副司令。1945年8月抗戰勝利后,告假回鄉。
1946年任第二十七軍官總隊(總隊長蔣伏生,黃埔一期)少將大隊長,駐長沙,后遷南岳。
1947年,入南京中央訓練團任少將團員,期間參加了著名的“哭陵事件”。
同年末,任國民政府國防部少將部員。
1948年春,程潛回湖南主政,陳純道受程潛影響也回到湖南。同年10月任長沙綏靖公署(主任程潛)高參。
1949年春任湖南在鄉軍官自救會(主任委員陳明仁兼,黃埔一期)常務委員。同年8月參加了由程潛、陳明仁領導的湖南和平起義。
起義部隊改編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十一兵團(司令陳明仁),陳純道任第二十一兵團高參。同年12月入中南軍政大學湖南分校學習。1952年11月從部隊轉業,參加長沙軍屬臨時加工社。1955年任湖南省人民委員會參事。1966年在長沙病逝。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