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然之間,秋意已經浸染了北京這座千年古都,北國之秋,已然美得不似人間。
北京的四季中,春天過于干燥,又多發沙塵暴;夏天過于炎熱,景色平平;而冬天干冷,常常要下雪又不下,相比之下,最美最舒適的莫過于秋天了,山有紅葉可見,湖有蘆葦飄蕩,路有銀杏遍地金黃,院內有菊花齊綻芳姿……似乎只有在這個短短的、彌足珍貴的時節,北京像時光倒流七十年一樣回到曾經北平的樣子。
古往今來,文人們亦從不吝惜溢美之詞,為他們所留戀的那處京城秋韻留下了動人的篇章。
今天,讓我們一起,跟著那些玲瓏剔透的文字,去尋找、去體驗北京秋色之美。
老舍
|買菊吃蟹
“天 堂是什么樣子,我不曉 得,但是從我的生活經驗去判斷,北平之秋便是天堂。 論天氣,不冷不熱。 論吃食,蘋果,梨,柿,棗,葡萄,都每樣有若干種。 至于北平特產的小白梨與大白海棠,恐怕就是樂園中的禁果吧,連亞當與夏娃見了,也必滴下口水來! 果子而外,羊肉正肥,高粱紅的螃蟹剛好下市,而良鄉的栗子也香聞十里。 論花草,菊花種類之多,花式之奇,可以甲天下。 西山有紅葉可見,北??梢詣澊m然荷花已殘,荷葉可還有一片清香。 衣食住行,在北平的秋天,是沒有一項不使人滿意的。 即使沒有余錢買菊吃蟹,一兩毛錢還可以爆二兩羊肉,弄一小壺佛手露??! ”
——摘自老舍《住的夢》
魯迅
|故宮賞月
“秋天的月,無論是瘦弱的,還是豐滿的,總是最明亮的……俯瞰北京古城的色彩。 紫禁城的紅墻、金色的琉璃瓦、深紅的廊柱、墨綠的古柏、漢白玉的雕欄……這些色彩總是異常分明。 ”
——摘自魯迅《北京的秋天》
林語堂
|銀杏大道
“我所愛的是秋林古氣磅礴氣象,是秋扇,是紅葉,是荒林,是萋草……不足為奇,其色淡,葉多黃,有古色蒼蘢之慨,不單以蔥翠爭榮了。 這是我所謂秋的意味。 秋天的景色,更華麗,更恢奇,而秋天的快樂有萬倍的雄壯,驚奇,都麗。 ”
——摘自林語堂《秋天的況味》
郁達夫
|陶然蘆花、西山蟲唱...
“在 南方每年到了秋天,總要想起陶然亭的蘆花,釣魚臺的柳影,西山的蟲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鐘聲。 在北平即使不出門去吧,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來住著,早晨起來,泡一碗 濃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綠的天色,聽得到青天下馴鴿的飛聲。 從 槐樹葉底,朝東細數著一絲一絲漏下來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靜對著像喇叭似的牽?;ǖ乃{朵,自然而然地也能夠感覺到十分的秋意。 ”
——摘自郁達夫《故都的秋》
梁實秋
|良鄉栗子
“在北平,每年秋節過后,大街上幾乎每一家干果子鋪門外都支起一個大鐵鍋,翹起短短的一截煙囪,一個小利巴揮動大鐵鏟,翻炒栗子。 不是干炒,是用沙炒,加上糖使沙結成大大小小的粒,所以叫做糖炒栗子。 煙煤的黑煙擴散,嘩啦嘩啦的翻炒聲,間或有栗子的爆炸聲,織成一片好熱鬧的晚秋初冬的景致。 孩子們沒有不愛吃栗子的,幾個銅板買一包,草紙包起,用麻莖兒捆上,熱乎乎的,有時簡直是燙手熱,拿回家去一時舍不得吃完,藏在被窩垛里保溫。 ”
——摘自梁實秋《栗子》
冰心
|曬太陽
“秋天在北平是最適宜于游人享樂的季節,沒有風,沒有雨,太陽整天暖融融地照著;蒼穹是那么高,那么澄清;淺灰的云,追逐著雪白的云,有時像在緩緩地散步,有時又像在相互擁抱。 中午的太陽雖然也會曬得少女的臉上,泛起兩朵紅霞;一到傍晚,一陣陣涼風吹來,使你感到又舒服,又有點微寒。 ”
——摘自冰心《北平之戀》
史鐵生
|北海賞菊
“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戳司栈?。 黃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潔、紫紅色的花熱烈而深沉,潑潑灑灑,秋風中正開得爛漫。 ”
——摘自史鐵生《秋天的懷念》
林海音
|西單暮色
“秋天來了,很自然地想起那條街——西單牌樓。無論從哪個方向來,到了西單牌樓,秋天,黃昏,先聞見的是街上的氣味。炒栗子的香味彌漫在繁盛的行人群中……抱著一包熱栗子和一些水果,從西單向宣武門走去,想著回到家里在窗前的方桌上,就著暮色中的一點光亮……”
——摘自林海音《城南舊事》
莫言
|香山紅葉
“北京的秋天最為著名的地方就是香山,而香山的名氣多半是因為那每到深秋就紅遍了山坡的樹葉。 長紅葉的樹木多半是楓樹。 我猜想,當年曹雪芹曾經爬上過香山觀賞過紅葉,納蘭性德也上去過,許多達官貴人、社會名流也上去過。 周作人在那附近的廟里住過很長時間,寫出的文章里秋氣彌漫,還有一股子樹葉的苦澀味道。 ”
——摘自莫言《北京秋天下午的我》
看盡文學大師筆下的萬千秋色,方能體悟瀟灑浪漫的初秋。 秋天,你該來北平看一看。
東方財經雜志 東方文化雜志
如需轉載請注明來源:
東方文化雜志(ID:dfwh_hk)
違者將追究法律責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