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引子
特斯拉最近發布了沒有方向盤的汽車是改變世界?我看未必,國產車把方向盤拆掉一樣跑。踏遍青山人未老,國產車這邊風景正是好。
金秋十月收獲忙,理想實力再稱王。作為國產豪華品牌的領軍者,理想汽車竟然已經做到百萬量產下線,并即將率先達成百萬銷量,驚奇!
汽車行業正在迎來巨變,奇點已來。隨著新能源車滲透率逐漸超過50%,品牌頭部效應愈發明顯。
談到理想:9月交付量再創歷史新高,單周銷量同時超越豪華品牌奔馳、寶馬和奧迪(BBA)…三季度以來,在20萬元以上新能源汽車市場,TOP3品牌集中度已經達到50%,而理想汽車的市占率超17%,位居中國汽車品牌銷量首位,領軍者身份確認無疑。
這些數據會讓大家好奇,“這車天天見它在街上跑,沒啥特別啊,理想憑什么?”
這就像別人家小孩突然考上清華北大,人們也會納悶,“這小孩天天看著長大,憑什么能考上名牌大學?”
“人家聰明”,人們習慣把成功簡單歸因到“自身硬”,忽略了還需要“好方法”。其實理想的成功亦如是。
所以,只問“理想你憑什么”問題太模糊,不如這么問:
1) 打鐵自身硬,理想的“硬”體現在哪里?
2) 競爭靠方法,理想的“優”勝在何處?
閑話少敘,先來看第一個問題。
1.打鐵自身硬,理想的“硬”體現在哪里?
萬軍過獨木橋,能考上清北的孩子必須各學科技能全開;汽車市場品牌林立,產品力斬BBA霸榜新勢力銷量第一的理想,自然必須buff疊滿。
要分析理想自身如何“硬”,咱們就從理想的產品、定位、運營、服務這4個方面分別加以分析。
1)產品有道
“沒有理想就沒有增程式,沒有四屏交互,沒有陣列式麥克風(全車語音),也沒有MindGPT,也沒有人去做5C…”,創始人李想在其企業文化價值觀中如是說,事實也確實如此。
“創造移動的家、創造幸福的家”這個理想,早已從理想團隊的頭腦中長出翅膀,飛出辦公室,飛進千萬家。理想人既仰望星空,又腳踏實地。
-增程電動
首創自理想的增程電動系統,開創了“城市用電,長途發電,露營供電”的能源模式,不僅提供了和燃油車一樣的補能體驗,還擁有遠超燃油車的駕乘體驗,甚至完美解決了用戶的里程焦慮和充電難題。
增程從0到1誕生于理想,其他友商從看不懂到嘲笑,從嘲笑到贊嘆,從贊嘆再到競相模仿。亦步亦趨,抄襲的有模有樣。
理想L系列車型,采用全新四驅增程電動系統,搭載自研自產1.5T四缸增程器、新一代大容量電池組和前后雙驅動電機,實現超靜音、長續航、低能耗。
可油可電,動力充沛,CLTC綜合續航里程都在1000多公里。
-智能駕駛
當所有品牌都在宣傳智駕,并將之拿來肢解成套餐售賣、割韭菜時,理想汽車始終堅持將智能駕駛作為標配,終身零訂閱費。
7月15日,理想汽車正式向AD Max用戶全量推送全國都能開的無圖NOA功能。在已全量推送全國都能開的無圖NOA車企中,理想汽車的推送速度僅次于華為,位居第二位。在已開放無圖NOA的企業中,理想汽車智能駕駛累計行駛里程最多。
從2022年到2024年9月底,智能駕駛累計總里程實現從4億公里到24.1億公里的飛躍式增長,今年年底預計達到30億公里,有望在全球范圍內位居領先水平。
此外,理想自動駕駛架構——端到端+VLM也實現技術落地,速度和質量都領跑全行業。7月底開啟向千人規模的測試用戶推送,成都車展期間,正式開啟萬人團招募,為越來越多的用戶提供更加安全、便利的駕駛體驗。
-智能空間
智能空間不應僅體現在大屏操作臺,語音問天氣問路、操控車窗升降…,理想汽車開創以深度學習為基礎的多模態三維空間交互技術,把人與車交互從二維提升到了三維,使機器像人一樣擁有了多模態融合的感知、理解和表達能力。
理想智能空間融合了手勢、語音、觸控三種交互方式,全車自由對話,五屏三維交互。
結合自研認知大模型 Mind GPT,全新AI理想同學具備安全、準確、有邏輯的對話生成、語言理解、知識問答、邏輯推理等能力;支持AI任務大師、AI繪畫大師、調音大師、小主人模式等定制化功能;理想同學更是全家人的小助手,能夠照顧全家每個人。
2)定位精準
理想全系產品,完整覆蓋20-50萬元價格區間,產品定位清晰,為不同年齡層、不同人口的家庭提供選擇,滿足不同家庭用戶的需求。
無論是用戶對大、更大車型駕駛感的渴望(三居室、豪宅選L7、L8、L9),還是對又小又大,好開又能裝(精裝兩居室,更高得房率選L6)的需求,能夠完美做到全滿足。
理想的車,賣給的是愛家的人;而愛家的人,是在為家庭買單。
不可否認,BBA曾“雄霸一方,號令豪華車之天下,莫敢不從”;但“理想一出,誰與爭鋒”勢能已成,為何如此呢?
究其根本,自是BBA的豪華外表之下徒有對用戶需求之敷衍,僅剩過氣虛名;而理想持續將痛點逐一打透、爽點逐一滿足,點連成線、線連成面…不僅滿足、甚至超越了用戶需求立方體,才是成功碾壓BBA之關鍵。
正因為相互需要、雙向奔赴,這才有了理想汽車全系大賣和廣受好評的成績。
3)運營有方
理想汽車之所以是全球實現盈利的三家新能源車企之一,靠的是健康的毛利率及豐厚的資金儲備,為核心技術的持續研發提供源動力。
首先,理想連續七個季度實現盈利。當其他企業還在盈虧線奮力掙扎時,理想的收入有力支撐企業穩健運營;
其次,健康的毛利率使理想擁有巨量現金儲備,可以不斷支撐研發長期高投入,確保自身在眾多車企的競爭中持續領先;
最后,理想持續堅持核心技術自研。自建實驗室、自建工廠、自建供應鏈,不僅自主掌控生產制造、擁有了自主的供應鏈體系,還不斷提升自身的制造質量和制造效率。
手機圈動輒開賣就得產能爬坡,爬坡就得搶購,搶購就是耍猴,路人皆知。一旦被產能卡了脖子,再好的車量產跟不上,客戶也必然會流失。那么理想是怎么做的呢?
管理上:在理想內部,產品、研發、制造各部門全線打通,戰略規劃和落地執行一桿子通到底。這樣既能保證上下管理的通暢,又能讓各部門形成相互配合。那些老車企要么船大難調頭,要么腦血栓全身癱的毛病,在理想里根本看不到。
生產上:理想在北京、江蘇常州設有兩大智能制造基地,全棧自研理想汽車智能制造大腦,包括:“連山系統”、“Li-MOS系統”、“MES系統”等等,實現了研發端、制造端、供應鏈端和用戶端的數據打通。
質檢上:理想是國內第一家無人化電檢的整車廠。車間應用了先進的智能檢測工藝和設備代替人工檢驗。比如全棧自研的智能電檢系統,可以通過云端的數據交互和產品自研的XCU中央域控制器,完成全部檢測流程。
最終,各個環節單點突破,各個堵點全部疏通。靠著各方面完善、高效、科學的運營,理想汽車持續成就著“上市即上量,上量即高質量”的行業奇跡。
4)服務到位
理想注重用戶的服務體驗,通過構建遍布全國的網絡,能靈活地、有效地、及時地觸達全國用戶。不僅在售前、售中、售后擁有一流的、統一的服務體驗,在用戶最關心的充電服務上,網絡建設也走在全國車企前列。
服務網絡:理想汽車擁有線上線下一體化的直營銷售和服務系統,直營零售中心遍布全國,能面向全國用戶提供更透明、更便捷、更高效的服務。
截至2024年9月30日,理想汽車在全國已有479家零售中心,覆蓋145個城市;售后維修中心及授權鈑噴中心436家,覆蓋221個城市。
理性汽車門店雖多,服務質量卻能保證一致,即:
價格透明化(在哪買,都同一個售價);
服務標準化(在哪買,都一樣的服務體驗);
交付有保障(在哪買,都一樣的產品交付);
售后也無憂(在哪買,都一樣的售后服務)。
充電網絡:理想的充電網絡一直在快速擴張,從未止步。截至2024年9月30日,理想汽車在全國已投入使用894座理想超充站,擁有4286個充電樁。
綜上,當理想把產品、定位、運營、服務這些要素都做到了極致,也就具備了一家成功企業的基本可能;然而僅有這些要素還不夠,優秀的企業太多,要想從激烈的競爭中拼殺出來,還要有“好方法”與之匹配。
那么,理想的“好方法”,到底是什么呢?
2.競爭靠方法,理想的“優”勝在何處?
俗話說的好,“一個籬笆三個樁,一個好漢三個幫”。
理想憑借著自身在產品、定位、運營、服務上積累的“天賦”,不斷發展強化自己的新質生產力,確保不斷領先于其他新能源車企和舊勢力BBA。
但要實現百萬輛的成績,除了打鐵要自身硬,產業供應鏈的高效配合也是離不開的。
好學生考上清北有自己“獨一套”的學習方法,理想自然也有自己獨一份的秘訣,這秘訣就是帶頭開創新能源產業的“新質生產關系”。
以理想與伯特利的合作為例:
2021年,全球汽車產業面臨嚴重的“缺芯”危機,面對困難理想順勢而為,不僅向國產供應商伸出合作之手,還向其提供技術支持和資源共享。
合作中,伯特利采用多種方案來替代短缺芯片,通過快速驗證和優化達到與進口芯片相同的性能,最終滿足了理想的裝車需求。
與此同時,理想也給伯特利產品賦能,向其引入了先進的質量體系和管理理念,幫助伯特利從設計、材料選擇到生產流程進行全面優化。
最終,伯特利在芯片荒的機會中,不僅自身技術飛躍、質量提升,還成為了國產汽車零部件供應商中的佼佼者。
再比如:與禾賽的合作中,理想帶領禾賽重新定義激光雷達為安全件。正是因為理想,才有了越來越多的車裝上了激光雷達的現象,主動安全技術不斷提升,使用戶獲得了更安全的駕乘。
理想在推動產業高質量發展的過程中,持續起到關鍵作用。
其他的合作案例還有很多,比如:
孔輝、保隆在與理想合作中,分別成為中國空簧市場第一和第三,總份額為62.8%,突破國際供應商壟斷;
攜手動力電池供應商共同開創5C充電倍率電池,共創5C專屬電解液、優化熱管理系統流道等;
禾賽、地平線、森思泰克等供應商在合作中贏得了新能源汽車市場的入場券,不僅共同成長,還不斷提升產品、技術和經營實力,贏得了更多整車廠的青睞,獲得了在新能源汽車市場的一席之地。
理想在自身成長壯大的道路上堅實前行,不僅開創了新能源產業的新質生產關系,還帶動了產業高質量發展。
3.總結
優秀的企業步步登高,用戶總愿意掏出真金白銀投票,將企業滋養壯大。百萬輛下線的背后,正是因為理想汽車和理想人在產品、技術和企業經營等方面的持續地、默默地投入。
理想汽車用科技創新發展新質生產力,通過與合作伙伴的聯合研發、共贏協作的新模式,開創了新能源產業的新質生產關系。
逞一時之能可以靠匹夫之勇,持續立于不敗之地要靠強大的系統。理想不僅打鐵自身硬,還擁有優秀商業模式(方法)。
不斷創新發展新質生產力是“每天內練一口氣”,持續推動新質生產關系發展伙伴是“日日外練筋骨皮”。理想做到了內外雙修。
這樣的企業,誰不希望它考取市場這座最高學府的“清華北大”,殺出友商重重包圍,勇奪桂冠,再創佳績呢?
#理想成為一百萬家庭的選擇憑什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