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我們幾個閨蜜一起聚餐;
有一位姐妹便吐槽起了自己大齡生子,帶娃不易的經歷。
她說:“你們發現了沒有,第一胎只要是女孩兒,必有第二胎。但如果第一胎是兒子,第二胎生不生就無所謂了。”
當聽到這個結論之后,有一個姐妹說道:
“確實呀,結婚前,我婆婆還說生兩個孩子好,做個伴,但是我生完兒子之后,婆婆都不跟我提二胎的事兒,我也沒有精力再生了。”
還有一個姐妹說:
“我媽年輕的時候,家里的經濟條件并不好,但她和我爸還是決定要生二胎。原因很簡單,就是因為我是個女兒。
在那個年代,女兒被認為是潑出去的水,而兒子才能傳宗接代。當我弟出生后,全家歡慶,我媽也完成了傳宗接代的重任。”
姐妹們的話,似乎透露出一種傳統的觀念,
但是話又說回來,我們身邊大部分人的認知,真的是這樣嗎?
鄰居小張和小李是一對90后小夫妻,
在我們眼中,他們是一對非常恩愛的小夫妻,
結婚不久就生了一個可愛的女兒。
在孩子一歲多的時候,小張的父母就開始催促他們生二胎。
理由很簡單,婆婆認為:“第一胎是女兒怕啥啊,第二胎肯定能生個兒子。”
面對父母的催促,小張和小李倍感壓力。
經過一番思考,他們決定再生一個孩子,
小張說,不論男女,只為成全父母,也給女兒一個伴。
不過,最終也如愿以償了,二胎是個胖小子。
而同事小王和老公似乎就輕松多了。
在女兒出生后,他們并沒有考慮再生一個。
小王說:“生女兒同樣壓力很大,以后得給她買房買車,萬一離婚還有個退路。而且一個孩子也挺好的,精養,我們可以給她全部的愛,保證我們的生活質量。
生不生二胎真的無所謂,男孩女孩都一樣。”
關于二胎性別的話題,一直是想要生二胎家庭的關注點。
而對于為什么要生二胎,父母們的理由也截然不同:
“老大是閨女,養育成本低,二胎生什么都可以。”
“為了給老大一個伴兒。”
“我特別喜歡小孩兒。”
“就想體會兒女雙全的成就感。”
隨著時代的發展,性別平等觀念逐漸深入人心。
年輕人對于生二胎越來越理性了。
雖然傳統的性別觀念對現代家庭仍然有一定的影響,但在性別平等觀念的推動下,越來越多的家庭開始重視孩子的性別平等。
女兒并不比兒子差,生了兒子也不一定就會老有所依。
生二胎是建立在有穩定家庭的基礎之上的。
而這個穩定包括了經濟、親子關系、夫妻感情、老人的意見等等。
如果家庭收入穩定且富裕、老大喜歡弟弟妹妹、夫妻感情很深,老人能夠幫襯,那么想要二胎沒問題。
但是,如果生活一地雞毛、養育老大就已經雞飛狗跳的話,
那么不管老大的性別如何,生二胎這件事,還是要慎重考慮的。
現在年輕的父母,更加注重孩子的家庭教育。
在家庭中,父母對孩子的性別角色塑造至關重要。
如果父母過分強調性別差異,
可能會讓女兒產生自卑、焦慮等心理問題。
可能會讓兒子出現“唯我獨大”、霸道等行為。
親子關系是孩子身心能夠健康成長最重要的前提。
如果父母因為性別原因不公平地對待孩子們,
可能會導致親子關系緊張,手足相生記恨,甚至影響孩子未來的生活和工作。
家庭是社會的細胞,父母的教育觀念直接影響著孩子的價值觀。
在性別平等觀念的家庭中,父母開明公正,那么孩子更容易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一個身心健康、三觀正的孩子,在面對未知和挑戰時,會更加勇敢地拼搏。
其實,生男生女是自然規律,我們不能改變。
但我們可以通過教育、溝通等方式,打破傳統的性別觀念,為孩子創造一個平等、和諧的成長環境。
在這個過程中,父母的作用至關重要。
讓我們一起努力,為孩子的未來營造一個美好的世界吧。
對此觀點,你有何看法呢?
(圖片源自網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