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我想離婚的第三年……”
這是黃圣依在《再見愛人》第四季中說的一句開場白。
聽到這句話,相信很多人跟我一樣震驚。黃圣依啊,她和楊子,他們要離婚?這怎么可能。他們平時在網上甜蜜恩愛得就好像才剛新婚不久似的。
但或許就像楊子在節(jié)目中親口承認的那般,雖然他們表面上看著如膠似漆、神仙眷侶,實則背地里也藏污納垢、滿地瑣碎狼藉。
一開始我是懷疑的,感覺他們是在表演,想賺取更多的流量和關注度。可是第一期節(jié)目看下來,我的態(tài)度有點動搖了。
至少從黃圣依的角度看,她想離婚的念頭是很堅定的,也十分地事出有因。
在節(jié)目里,黃圣依坦言,她當初選擇跟楊子結婚,并非因為他們有多么相愛,多么深厚的感情基礎。
而是因為楊子做了一些讓她很感動的事情,讓她以為他是一個可以讓自己有安全感,值得托付的人。
與此同時,工作上的合作和捆綁也助推了他們,讓他們順理成章地就在一起了。
直到多年后,黃圣依才慢慢意識到,其實在日常的相處模式中,他們更像是工作場合里的上下級關系而非夫妻。
因為在大多數時候,都是楊子在替她做決定。他的聲音和意見充斥著她周圍的各個角落,以至于有時她自己都聽不到自己的聲音。她一般是被通知和按照指令執(zhí)行的那個人。
所以盡管結婚十幾年,也常以種種身份合作、雙贏,但實際上,他們從來沒有真正了解過對方,也沒有真正觸及過彼此的內心深處,甚至都沒有一起認真生活過。
楊子幾乎是一點都不清楚黃圣依的喜好厭惡。在采訪中被問及她喜歡什么顏色、什么花、有什么愛好,他統(tǒng)統(tǒng)答不上來。
還一臉困惑地反問黃圣依:“你有愛好嗎?”
她說她的愛好是睡覺。他一臉不屑的反應,說跟沒有一樣,接著又大笑,說這個愛好好,省錢、省事、省力。
像觀察室里的主持人說的:“不知道沒關系,但是不知道的反應跟態(tài)度很重要。”
他也不怎么關心她的近況。不知道她朋友圈背景墻上放的是哪張照片,想刷到她的動態(tài)要憑緣分。因為他微信通訊錄的好友太多了,他無暇顧及她。
在他的認知里,他的事業(yè)和朋友、他的收藏,都排在她前面,比她重要。
他可以為了工作熬夜到凌晨三四點,也可以同時管理五個社交賬號的事宜,在微信上對別人事事有回應,卻總是沒時間回家陪她和孩子好好吃頓飯。
他說他不想讓他社交圈里的朋友在他這里受冷落,產生怨氣。卻覺得得罪了她,惹她生氣不要緊。她的委屈和失落是可以修復和彌補的,朋友的卻不能,一次錯過就再沒機會了。
聽著他掰扯這些,黃圣依全程微笑不語,一次也不曾打斷或者插話。她只是笑著,眼眶里滿是濕潤。
其他幾對嘉賓都鼓勵她主動表達,勇敢說出自己的想法。她搖搖頭笑著說,已經講過太多次了,沒有意義。
經歷過的人應該都能理解這種無力感。同一件事情反反復復說過、強調過、乃至是請求過。但對方就是不在乎,不為所動,把你的話當耳邊風。
久而久之,你就不想再說、不愿再開口了。
失望和死心就是這么一點點堆積起來的。
就像節(jié)目中的這段旁白:
“婚姻是兩個人在同一個屋檐下,懷揣各自的「夢想」,又長久地迷失在彼此的「沉默」中”。
明明朝夕相處、四目相對,卻不知從何時開始的,兩個人中間豎起了一堵墻、一道籬笆、一條河。互相都因為時間或距離而不再看向彼此。
于是歲月流逝,你我也就漸行漸遠。
說是朝夕相對可能不太恰當,因為他們都坦誠,兩個人已經分居好久了。早在2022年,他們就在微博上發(fā)表過分開的相關聲明,只不過表達得比較隱晦,很多人沒看出來。
楊子甚至說,當時他想著,以后除了孩子們的事情,干脆老死不相往來算了。
而如今就算合體上了節(jié)目,他們也沒有表現得很融洽。分居已久的兩個人好不容易因為節(jié)目組的安排住進同一個房間,一見面卻尷尬叢生,雙方都不自在。
楊子忙進忙出整理行李箱,黃圣依則寧愿出去走廊上跟小貓玩,也不回屋里。
從起始站出發(fā)去下一個目的地,到達那里跟另外兩對嘉賓匯合的時候,黃圣依說自己好冷,想去找件外套穿。楊子一早就找到毯子往自己身上蓋,卻遲遲不告訴她,他那里有取暖的東西。
晚上一行人吃完飯,坐在月空下閑聊。聊起各自來參加節(jié)目的起因,楊子一直說他們的矛盾只有一點,唯一的一點,就是彼此的生活習慣作息不同。
他認為這是他們之間最大的時差。只要解決掉這個問題,其他的就都可以迎刃而解了。而從黃圣依的口中,你可以知道,他們的矛盾不止一點。
黃圣依說,楊子回家的次數越來越少,現在都直接不回家了。不管孩子。兩個孩子都丟給她,她一個人既當媽又當爸。基本上每次楊子答應好要陪同孩子們一起完成的事情,最后都會爽約。
她和孩子需要他的時候,他都缺席了。
她說他可能一直都沒有聽到她真實的訴求和需求。
所以在他眼里,他們沒有問題,這場婚姻也可以繼續(xù)經營下去。當然,如果她想離,他也不會勉強。
第一期的內容完整看下來,我可以理解黃圣依為什么會發(fā)出開頭那句吶喊,為什么想離婚了。
“當愛情的光芒被稀釋,我們都會安慰自己「平凡可貴」。”
然而現實卻是,當熱情消退,當愛情讓位于親情,當責任和義務隱匿于一次次的敷衍和姍姍來遲,連平凡都很難維持現狀。
哪怕是十七年的婚姻,哪怕是十七年的冷暖相依。
或許,婚姻和愛情一樣,從無坦途。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