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科建設是提高人才培養和質量的關鍵,它涉及到學科設置、調整、支持與評價等活動,學科結構決定了大學教育培養什么樣的人才,對本科教育質量和人才培養模式也有著直接影響。
前不久,首都師范大學召開了世界史學科建設與發展論壇,來自北京大學、南開大學、華東師范大學等高校和科研院所的60余名學術同仁齊聚一堂,以多元視角和獨特見解,共探世界史學科的發展。
首都師范大學世界史學科創立于1954年,在齊世榮先生和戚國淦先生的奠基下,逐步發展成為國內乃至國際史學界的重要力量。1979年,世界史學科開始招收碩士研究生,標志著該學科人才培養層次的提升。1984年和1987年,“世界近現代史”和“世界上古中古史”相繼獲得博士學位授權點,進一步增強了學科的科研實力和人才培養能力。1999年,設立博士后流動站,標志著該學科在人才培養上擁有完整體系。
不僅如此,在學科建設和評估方面,世界史學科同樣取得顯著成績。1994年,歷史學科被批準為“國家基礎學科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基地”,為世界史學科的進一步發展提供有力保障。2002年和2007年,世界史學科分別被評為北京市重點學科和國家重點學科,進一步確立該學科全國的領先地位。
而后,該校世界史學科在學科建設方面取得更多突破。2011年,歷史學門類拆分為三個一級學科,世界史獲批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為學科的深度發展提供更廣闊的空間。2012年,獲批一級學科北京市重點學科,同年成立“文明區劃研究中心”,進一步拓展了學科的研究領域。
近年來,世界史學科在科研創新方面也取得豐碩成果。擁有西方古典文明研究中心、歐洲中世紀與近代早期研究中心、國際關系史研究中心、全球史研究中心、東亞歷史研究中心等多個科研分支機構,形成了較為完善的科研體系,這些分支機構在各自的研究領域取得顯著成績,為推動世界史學科的發展做出重要貢獻。
同時,徐藍、梁占軍、姚百慧等學者在中國第二次世界大戰史研究會和國際第二次世界大戰史研究會等學術組織中擔任重要職務,晏紹祥是中國世界古代中世紀史研究會名譽會長,梁占軍是世界近現代史研究會會長,這些學者在各自的研究領域取得豐碩成果,推動了世界史學科的發展。
作為一所師范類高校,首都師范大學世界史學科將人才培養放在首位。2001年,該校創建世界史本科專業(基地班),以培養具有國際視野和扎實專業素養的世界史人才。
該基地班擁有國家級教學名師、特聘教師等眾多高層次人才,為學生提供全方位的知識傳授與實踐課程應用。每年都有不少學生憑借優異的成績獲得保研資格,亦或是前往高校科研院所、中學就業,發展前景可觀。因此,對于熱愛世界史的學生來說,首都師范大學無疑是最佳選擇。在這里,大家可以與名師對話,可以在豐富的教學資源中快速成長,實現自己的夢想。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