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智評論
作者:劉怡德,民智國際研究院研究助理
原標題《選舉在即,拜登和哈里斯因何再生嫌隙》
(正文約3100字,預計閱讀時間8分鐘)
距離2024年美國大選投票日只剩下短短三周,兩黨候選人選情仍舊膠著。近日,據美國知名短新聞網站Axios報道,在大選的最后關頭,現任總統拜登與現任副總統、民主黨總統候選人哈里斯之間的矛盾卻在不斷發酵。Axios網站稱,拜登團隊仍然對7月下旬的“逼宮退選”事件耿耿于懷,很多團隊核心幕僚仍認為拜登尚有競逐連任的“一戰之力”;而哈里斯競選團隊則埋怨白宮“太過于感情用事”,并責備拜登團隊未能協調好總統的日程,使之無法兼顧哈里斯的選舉活動,發揮助選效應。
2024年7月21日,拜登在個人社交帳號上發表了退出2024年美國大選的聲明,成為自林登·約翰遜(注:約翰遜完成肯尼迪總統的剩余任期后又連任了一屆總統,但根據美國憲法有關規定,他仍可以繼續連任一屆)以來首位退出連任競選的在任總統和美國首位贏得了黨內初選卻退選的總統候選人。拜登退選之后“交棒”自己的副手哈里斯,民主黨陣營也普遍表態支持哈里斯競選,促使哈里斯在8月19日舉行的民主黨全國代表大會上拿到了總統候選人提名,成為美國首位未贏得黨內初選卻摘得提名的總統候選人。這種“不正常”的候選人提名風波也讓外界認為這是一出民主黨高層集體“逼宮”的政治劇,甚至使部分選民認為該亂象恰恰是所謂“深層政府”(deep state)干預美國大選的“鐵證”。
但哈里斯參選后,原本對2024年大選不抱希望的民主黨陣營迅速重整旗鼓、卷土重來,眾多民主黨金主也加大了助選力度,加之哈里斯在第二次總統辯論“大勝”特朗普,使得其選情一度抬升,民調數據(無論是全國民調還是搖擺州民調)均十分喜人。但9月下旬以來,隨著哈里斯“民調蜜月期”的退潮,以及其“無能、無知”的形象不斷暴露,民主黨選情陷入“瓶頸期”。根據Real Clear Polling的最新民調數據,特朗普在七個對美國大選結果具有決定性意義的搖擺州中領先五個,兩黨候選人的民調拉鋸戰幾乎重新回到拜登退選前的戰線。在此關頭,拜登和哈里斯之間卻嫌隙不斷,無疑會拖累民主黨選情。
被“提前退休”的拜登
作為一位“大器晚成”的華盛頓資深政客,拜登以78歲高齡入主白宮,成為美國歷史上就職年齡最大的總統。拜登的“連任風波”在2020年總統大選期間就已經埋下。因拜登的“高齡”,當時外界就已普遍擔憂他是否能做滿一屆任期并依慣例連任。在2020年3月,拜登宣稱自己是“通往新一代領導人的橋梁型候選人”,仿佛在暗示自己只是一個過渡性選擇。但他也在向媒體公開聲明自己“絕不會承諾只做一屆”(注:美國歷史上曾有4位總統在競選階段承諾自己只做一屆)。入主白宮后,拜登也常被懷疑其年齡和身體狀況并不適任。盡管白宮方面多次澄清總統“健康狀態非常好”,但媒體仍將拜登政府戲謔為“老人政治”(Gerontocracy,本為冷戰時美國攻擊蘇聯的用詞)。
今年6月,早早贏得黨內初選的拜登和特朗普開展了2024年大選第一次總統候選人辯論,但拜登“災難性”的表現引起全美輿論一片嘩然。自此之后,拜登老邁、糊涂、難以適任的形象深入人心,民主黨選情一路走低。民主黨的“換帥”聲音也由此開始。當地時間7月13日,特朗普在賓夕法尼亞州一競選集會上遇刺,其劫后余生、英勇無畏的表現讓共和黨選情大振。此時,民主黨內部的“換帥”聲量從幕后走向臺前,越來越多的民主黨高層人士開始公開討論替換總統候選人的可能性,并在白宮和國會形成了一股強大的游說聲量以“說服”拜登。民主黨的兩位“重量級”人士——前眾議長南希·佩洛西(Nancy Pelosi)和前總統奧巴馬也“規勸”拜登“做出利于政黨和國家的選擇”。最終,一再強調自己“不會退選”的拜登于7月21日黯然結束了自己的連任競選之旅,提前宣告“退休”。
回顧拜登的退選歷程,黨內的“眾叛親離”一直是關鍵因素。據消息人士透露,拜登絕不是“深思熟慮后自主做出的決定”,而且鮮明地感受到了來自“黨內同僚的壓力”才不得已而為之。拜登退選后時常向身邊人士表示不滿,據稱,拜登退選后從未和“多年老友”佩羅西見過面,或許就是這位遲暮老人內心怨忿的表現。拜登的幕僚團隊也彌漫著一股心有不甘、耿耿于懷的氣氛。
早已埋下“不和”種子的拜登—哈里斯政府
美國政論作家克里斯·惠普爾(Chris Whipple)早在2022年底就發布了《他一生的奮斗》(The Fight of His Life)一書,該書深入介紹了拜登政府任期內的大事小情。惠普爾當時向福克斯新聞網透露,該書是他接觸了“大量為拜登和哈里斯工作的人士”后寫就的。書中透露,哈里斯的丈夫道格拉斯·埃姆霍夫(Douglas Emhoff) 經常對拜登頗有微詞,他常常抱怨拜登將一些棘手的政治問題甩給哈里斯,拜登對“第二先生”(注:即副總統的丈夫)的言辭也頗為惱火,常常跟身邊人抱怨。作者透露,拜登也對哈里斯本人也有很多意見,他認為自己對哈里斯的工作安排符合總統、副總統的分工慣例,但哈里斯卻經常請求給予她更多權限。
拜登退選后,兩人的矛盾又在競選安排上展開。哈里斯競選團隊認為拜登的幕僚團隊未能協調好總統日程,使拜登無法經常參加哈里斯的競選活動,形成助選效應以催出更多選票。更為重要的是,隨著共和黨陣營的反擊,哈里斯面臨著越來越大的壓力去解釋她與拜登政府“糟糕執政表現”的關系。“如果你說的政策這么有效,為什么不在你三年半的副總統任期內施行”,哈里斯很難對這一問題做出解釋。因此,她不得不在一些議題上同拜登“切割”。在近期多次媒體訪談中,哈里斯時常強調自己“不是拜登”“我們是完全不同的兩個人”。
“內斗”并沒有就此結束。近期美國颶風襲來,哈里斯批評佛羅里達州州長羅恩·德桑蒂斯(Ron Desantis)玩弄政治游戲,將救災政治化,沒有“為美國人民盡職盡責”,并聲稱德桑蒂斯無視她討論颶風救援工作的呼吁,拒絕了她打去的電話。而拜登則在當地時間10月12日公開表態,德桑蒂斯是一個“值得合作”且“表現優異”的人,稱贊佛羅里達州州長在颶風過后的工作,繼而削弱了哈里斯對德桑蒂斯的批判。白宮內部消息人士告訴福克斯新聞,拜登曾抱怨哈里斯與德桑蒂斯鬧矛盾是“愚蠢之舉”,并補充說拜登團隊覺得他們已經盡一切努力為哈里斯提供展示領導力的機會,但她卻錯失了機會。還有一些白宮消息人士透露,哈里斯競選團隊在颶風應對上傳遞的形象及信息觀感不佳,是因為他們自己的計劃不周,而不是白宮的計劃不周(注:哈里斯團隊內部一些人士將颶風應對不力的原因歸咎于拜登)。
左為拜登,右為哈里斯,中間為羅恩·德桑蒂斯(Ron Desantis)
最后三周,民主黨內部矛盾該如何收場
民意調查數據始終顯示,哈里斯很難說服選民,尤其是搖擺州的選民和年輕男性,讓他們相信拜登—哈里斯政府在經濟、移民和外交政策等方面的成就。目前的信息顯然沒有說服力。面對民調瓶頸期的哈里斯開始頻繁地被媒體采訪,并不止一次被問到她與拜登究竟有何不同。哈里斯試圖在構建一種論述邏輯:自己雖然在拜登政府做了三年多副總統,但并沒有最終決策權,而自己的政策會充分吸收拜登政府的優勢而揚棄其弊端,相比之下更加具有進步性。但這種論述也不得不“侵蝕”拜登自視甚高的所謂“政治遺產”,并加劇兩人的矛盾。
但在選舉日益呈現不利于民主黨的局勢下,矛盾已經“半公開化”的現任總統和副總統仍舊在公開場合維持了基本的團結與體面。當地時間10月16日,拜登向媒體表態,“哈里斯將開辟一條屬于自己的全新道路,這與特朗普那條陳舊、迂腐的舊路是完全不一樣的”。當地時間10月10日,拜登也公開表示,“每位總統都要開辟自己的道路,我就是這樣做的”,“我忠于巴拉克·奧巴馬,但作為總統時也開辟了自己的道路。卡瑪拉也將這樣做。”
作為均有過副總統的經歷的“同路人”,拜登的此番表態可能會讓哈里斯在總統競選的關鍵收官階段有更多自由來表明自己的政治和政策立場,也會維持民主黨陣營的基本團結。但是,就哈里斯而言,如何向外界論述自己與拜登政府的不同仍是一個大問題。精于“身份政治”的哈里斯在競選的最后關頭也沒有搞明白自己現在的“身份”——究竟是繼承拜登“遺志”的副總統,還是民主黨重新推出的“全新”的總統候選人。
參考資料
[1] Axios, “Tensions rise between Harris and Biden teams as election nears”,
https://www.axios.com/2024/10/13/kamala-harris-biden-campaign-tension
[2] Lindsay Kornick, “Tensions allegedly rise between Biden White House and Harris campaign: Too much in their feelings”, Fox News, October 14, 2024, https://www.yahoo.com/news/tensions-allegedly-rise-between-biden-103042308.html
[3] Charles Creitz, “Book shows alleged Biden-Harris divide surfaced earlier than previous president-VP rifts, some critics say”, https://www.foxnews.com/media/new-book-shows-alleged-biden-harris-divide-surfaced-earlier-previous-president-vp-rifts-critics
[4] Alec Schemmel, Jacqui Heinrich, “Dumb thing for her to do: Rift between Harris and Biden camps causing internal disruptions, sources say”, Fox News, October 15, 2024, https://www.yahoo.com/news/dumb-thing-her-rift-between-205659530.html
[5] APnews, “Biden says Harris will cut her own path as president, and her perspective will be fresh and new” , October 16, 2024,
https://apnews.com/article/biden-kamala-legacy-difference-election-policy313e8dd2eb1108f1ea2611f02504d5bf
作者簡介:
劉怡德,民智國際研究院研究助理,北京外國語大學本科生,研習興趣為外交政策分析、比較政治、政黨和選舉政治。
編務:鄭思宇
責編:王加特
圖片來源:網 絡
更多精彩內容,歡迎關注民小智君
轉載:請微信后臺回復“轉載”
民智開通了“知識星球”,歡迎大家訂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