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過半,“AI”仍是公眾討論中的高頻熱詞。大模型、人形機器人、智能網聯汽車等前沿技術一日千里,人工智能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規模引領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
為了讓學生更好的適應未來世界,越來越多的高校開始設置人工智能專業。而考生在面對這些“眼花繚亂”的專業時,又該如何選擇呢?
在小編看來,一方面要看高校人工智能專業建設實力,另一方面也要關注高校人工智能專業的培養方向。
以南京信息工程大學為例,該校是全國首批獲準招生人工智能專業的35所高校之一。作為“第一個吃螃蟹的”,足以說明該校人工智能專業相關教學資源、建設成果等已經通過了“官方嚴選”,成為了國內院校中的引領者。
從2017年人工智能被首次寫入政府工作報告,到2024年政府工作報告中首次提到開展“人工智能+”行動,可見國家層面,已然確定了人工智能領域相關產業的發展方向。而南京信息工程大學站在科技與教育的交匯點,應時而動,開設了“人工智能+大氣科學”雙學士學位班,為未來培育“人氣”復合型人才。
作為多學科貫通融合的專業,人工智能專業的課程往往跨度大、難度大、數量多,且需要長時間、多領域的時間積累,學生在本科四年的學習期間,往往會出現“會而不精,全而不深”的情況。而南信大這一專業建設方向,將人工智能與該校王牌大氣科學相結合,為學生早早確立了明確的發展方向,學生自然能夠具備更高的學術水平和實踐能力,在就業中具有更強的競爭力。
不僅如此,該校人工智能專業還與人工智能領域內領軍企業建立了深度的校企合作關系,如華為、騰訊、航天宏圖、阿里云等,以產業鏈為導向,促進校內教學與企業實踐的深度融合,學生的實踐教學比例已經達到了35%以上。
也就是說,南信大人工智能專業學生在本科就讀期間,就能夠深度參與相關產業的一線生產過程,精準對接產業需求,從而在實習實踐中有意識的提升相關專業能力,從而為未來就業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也正是依托于該校人工智能專業雄厚的專業建設水平和一流的人才培養能力,南信大人工智能專業首批學子升學深造率就達到48.18%,2024屆畢業生深造率更是達到了61%以上,上海交通大學、中國科學院大學、南洋理工大學、香港科技大學等國內外頂尖高校,都是該專業學生的主要去向之一,直接就業的畢業生中,也能夠進入中國電信、海康威視、南京信息技術研究院等企事業單位任職,就業質量十分亮眼。
根據相關數據表明,我國人工智能領域人才總缺口高達500萬,人工智能工程師平均月薪位列職業薪酬榜首。再結合南京信息工程大學優質的人才培養質量,小編也相信,該專業學子必然有著十分光明的未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