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大家都知道,在抗日戰爭結束之后,國民黨和我黨就展開了激烈的斗爭,為了成為最后的贏家,國民黨可謂是無所不用其極,多次派出特務潛伏于我黨刺探情報,甚至想要刺殺偉人。
小編今天就要帶領大家走進這段歷史,了解一些不為人知的往事。
曾經有這樣一位潛伏在我黨的特務,他演技精湛,騙過了很多人,甚至一路高升,成為了偉人身邊的秘書兼收發員,可見這位特務的潛伏能力確實不俗。
沈之岳
也是因為他向國民黨傳遞消息,所以導致了皖南事變的發生,當時新四軍的九千多人只有一小部分突圍出來,葉挺將軍則被扣押,更多的將士們慘遭殺害,這也讓我黨的革命事業遭受了不小的打擊。
這個人叫沈之岳,有人將他稱為是戴笠之后的“第二代軍統諜王”,他還在澳門派人刺殺劉少奇,也曾逮捕了許多我黨優秀的官兵將士,對他們進行了嚴刑拷打。
就是這樣一個在我黨潛伏多年的特務,在1993年年底從臺灣來到內陸治病時,在見到前國防部部長張愛萍說的第一句話就是:“感謝當年的不殺之恩!”
張愛萍
那么,沈之岳當年為什么會安然無恙地從我黨脫身?在那個風聲鶴唳的年代他真的沒有被人發現特務的身份嗎?沈之岳又是因為什么走上了這條道路?
歡迎大家瀏覽本期的,如果您對沈之岳的故事感興趣的話,別忘了點贊加關注,您的支持對小編來說十分重要。
陰差陽錯
1913年,出生在浙江仙居的一個富貴人家的沈之岳,從小就接受著良好的教育,在1933年的時候就考入了上海的復旦大學。
過去的上海
受當時上海進步青年的影響,當時的沈之岳也學習了許多進步知識,曾經多次參加支持工人們的運動,如果不是因為一些意外導致了我黨在上海的組織經常受到打擊,所以在發展新黨員這件事上格外慎重,那么沈之岳很有可能會走上與后來截然不同的道路。
但是歷史沒有如果,一切都在按部就班地前進,在之后的一次工人罷工運動中,參與其中的沈之岳被國民黨的特務逮捕,在那個年代,普通人提起“特務”這兩個字都會頭皮發麻,更何況是他這樣一個學生。
影視劇中的特務形象
但是,這個時候的沈之岳就展現出了自己鎮定自若的心態,從未受過相關訓練的他,在面對特務們的嚴刑逼供時竟然絲毫不慌,他對這些人說,自己是某位國民黨高官的親屬,還將各種細節描繪的清清楚楚。
這下反倒把特務們弄得不知所措,他們不敢給沈之岳用刑,更不敢直接直接找上他口中的那位“高官”去核實,無奈,這些特務只能把沈之岳放在一邊,等調查清楚之后再做處置。
碰巧,戴笠那個時候也在上海,這件事就傳到了他的耳朵里,他對沈之岳十分感興趣,決定親自去會會這位“高官親屬”。
戴笠
面對這位特務首領狠辣的目光,沈之岳青澀的演技當然瞞不過,但是戴笠不僅沒有處置他,反而覺得這是個值得培養的好苗子,想要將他納入麾下。
加入國民黨
一開始接受了進步知識的沈之岳并不愿意加入國民黨,但是架不住戴笠對他的威逼利誘,就這樣,他被戴笠拉進了國民黨內部,開始重點培養。
戴笠知道他對革命理論有所了解,一開始就抱著讓他潛伏進我黨的目的,不僅將沈之岳送進警校接受特務訓練,還將他送去學習英語、俄語等多種語言,給他購買有關馬列主義的書籍閱讀。
學習場景
就這樣,經過一番嚴格訓練的沈之岳迅速成長為了一個合格的特務,為了看看他是否忠心,也為了檢驗一下訓練的效果,戴笠給他安排了幾次任務。
于是,沈之岳在上海及周邊地區開始活動,憑借極其具有蒙騙性的假身份以及自己的演技,他殘忍地殺害了多位共產黨員,手上沾滿了鮮血,戴笠對他的“成績”十分滿意,也更加信任他。
在經過了長時間的觀察之后,戴笠覺得沈之岳已經是一名經驗豐富、心思縝密的特務了,于是,他打算派給沈之岳一個重要的任務:混進延安,尋找機會獲取更多情報。
現在的延安
大家對這段歷史有什么想說的話,可以在評論區留下您的意見,也可以和大家一起討論對于這件事的看法。
1937年的時候,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國共兩黨暫時停下斗爭,決定一致對外,消滅外來侵略者,即便如此,國民黨也沒有停下在暗地里搞破壞的腳步。
開始潛伏
一年后,做好充分準備的沈之岳開始執行自己潛伏進我黨內部的任務,在這年的4月份,他用“沈輝”這個假名字化身為重慶中央大學蕭致平教授的助理,并跟隨蕭教授來到了延安。
工人運動
剛到延安的時候,沈之岳將自己偽裝成一個不善言辭的青年形象,等到和這里的人逐漸混熟以后,他才健談起來,把自己在上海參與工人運動的事情講給大家聽。
就這樣,經過長時間的相處,大家都覺得沈之岳是一個典型的進步青年,對各種革命的理論知識都了解得十分透徹,還會多種不同國家的語言,是個不可多得的人才。再加上他平時喜歡和一些干部一起打籃球、為人低調謙和,成功贏得了大部分人的好感。
之后,當蕭教授打算離開延安的時候,沈之岳自告奮勇地要留在這里參加革命,大家被他“進步青年”的外表所蒙蔽,都十分歡迎他的加入。
抗戰時的延安
不過歡迎歸歡迎,但是該走的流程不能不走,在那個時候,延安匯聚了全國各地的青年,每個人都需要經過嚴格的審查工作才能留下來,以確保組織的安全。
從這里就能顯現出沈之岳的狡猾了,明明自己的口音是浙江口音,但他非說自己是河南人,是跟著親戚在上海居住了很多年才變成了現在這樣的。
他這套說辭看似漏洞百出,負責審查他的同志當然十分懷疑,但實際上這個破綻是沈之岳故意為之,他這么做,成功讓審查人員覺得他沒有嫌疑,因為要是一個接受過專業特務訓練的人,是不可能犯這么低級的錯誤的。
國民黨內部會議
就這樣,審查他的同志對他放松了警惕,沈之岳也在之后幾項審查中順利通過,戴笠煞費苦心給他安排好的一切也派上了用場,這位被戴笠認為是“秘密武器”的特務順利潛入我黨內部。
就這樣,沈之岳進入了當時在陜西保安的抗日軍政大學開始學習,期間因為表現優異還被當時的社會部部長當著某位領導的面好好夸獎了一番,之后還順利入黨。
在這中間還發生過一件事,某天他被上級領導指派,要求他去西安見葉劍英,讓葉劍英派人送他回延安,這讓沈之岳感到十分奇怪。
葉劍英
因為葉劍英當時是國民黨軍隊中有名的將領,他怎么敢這么大張旗鼓地在西安和自己碰面?懷著忐忑的心情,沈之岳來到了西安。
到達以后,沈之岳才發現,原來葉劍英早已傾向了共產黨,甚至連上級撥給部隊的武器裝備和軍需物資都和延安的部隊一起共用,關系十分密切,于是他將這個消息傳遞給了戴笠。
躲過一劫
之后他繼續扮演好自己“沈輝”的身份,安安分分地學習,不久以后他就受到了上級的提拔,之后還進入了當時我黨的機關單位擔任收發員,成功潛伏到了偉人的身邊。
偉人在工作
一開始,沈之岳根本不敢輕舉妄動,因為偉人身邊的安保是十分嚴密的,他根本不敢隨意將自己知道的消息傳遞出去。
當時,延安并不是只有他一個人在潛伏,還有一小部分國民黨的人在四處活動,企圖獲取更多的情報,有一次,沈之岳發現自己居住院子里的一顆大樹上有特殊的標記。
沈之岳一看就知道這是和同伴約定好的記號,走近一看,他發現了一張香煙紙,上面用暗語寫著,讓他明天到延安的一個地方碰頭。
延安的窯洞
當晚,沈之岳一晚上都沒睡著,他在根據當前的形勢進行思考,最終,權衡利弊下他決定不去赴約,雖然這種突然的聯系必定是上級有要事通知,但這里畢竟不是自己的地盤,還是小心為上。
正是因為這份謹慎,沈之岳躲過了一劫,之后延安的保衛部在周圍抓獲了一個行蹤詭異的人,根據這個人又順藤摸瓜,抓到了30多名特務,粉碎了敵人的陰謀詭計。
即便這幾名特務中有一個人受不了拷問,供出延安有一名潛伏很深的特務,沈之岳的生活也沒有受到絲毫影響,因為他不僅在延安的身份是假的,在國民黨內部的時候也用了一個假身份。
國民黨軍統
他化名“李國棟”為國民黨傳遞消息,除了戴笠和極少部分人以外,國民黨中的絕大部分人也不知道他的真實身份,這也在很大程度上保護了沈之岳。
一支香煙的故事
1938年,他被調去了偉人身邊當秘書,沈之岳十分高興,覺得自己潛伏多年終于能接觸到核心機密了,但是沒過多久,他就被偉人調離,起因竟然是因為一支香煙。
在這一年的某一天,偉人正在像往常一樣批閱文件,我們大家都知道,偉人有抽煙的習慣,但是當把手伸進衣兜里摸索了一番才發現,煙已經抽完了。
偉人邊工作邊抽煙
這時,守在一旁的沈之岳立馬從自己衣服里拿出煙盒,遞給偉人一支香煙,之后,也許是為了能和偉人拉近距離,他也給自己點上了一根。
沒想到,正是因為這個舉動,偉人對沈之岳起了疑心,因為他遞來的香煙是自己最喜歡的牌子,這倒也無可厚非,畢竟他的職位是秘書,了解自己喜好也正常。
但是,沈之岳給自己點煙的舉動卻暴露出,自己并不是一個會抽煙的人,姿勢顯得十分奇怪,甚至有一些角度在刻意模仿偉人抽煙的樣子。
沈之岳工作場景
大家可以仔細想想,在當時那個大環境下,一個費盡心思討好上級,還不懂裝懂的人會有怎樣的目的呢?咱們目光如炬的偉人立馬想到了這一點,但是因為沒有確切的證據,并不能把人抓起來,于是偉人就把他調離了身邊。
當時,新四軍的軍長葉挺向上級請示,希望能調派一位南方地區的同志協助軍中的一位將士開展工作,于是,沈之岳才被派遣到了南昌。
對于沈之岳來說,離開延安雖然心有不甘,但是在南昌更方便他與戴笠的人傳遞消息情報,加上新四軍軍中也是一個潛伏的好地點,于是他開始大量的將各種情報傳遞給國民黨。
新四軍
并且,沈之岳還充分發揮了他的特長,在軍中秘密安插了一支特務組織,只要他一聲令下,這個組織就會在新四軍內部引發騷動,不得不說,沈之岳的狡猾和歹毒是常人難以比擬的。
皖南事變
時間來到1940年,當時擔任國民政府正參謀總長的何應欽接受了蔣介石下發的命令,向我黨的幾位將軍致電,認為自抗戰以來在華中、華北等地區發生一些摩擦事件全部都是我黨造成的。
并且,他們還十分無恥地說,這些摩擦歸根到都是我黨的幾支部隊所引起的,所以,他們強硬要求讓我黨在江南堅持作戰的新四軍、八路軍等部隊于一個月內全部奔赴黃以北,并且還必須將有50萬人的多支部隊合并為只有10萬人的一支隊伍。
新四軍訓練場景
這個蠻橫不講理的態度背后,隱藏著國黨政府的陰謀,蔣介石在私下秘密下令,派湯恩伯等人率領部隊準備向新四軍發動進攻,由此可見國黨想配合日軍將我黨的精銳部隊消滅的險惡用心。
1940年9月初,我黨從葉劍英等人的報告中得知了蔣介石已經向顧祝同發出“掃蕩”長江沿岸新四軍的命令,于是通知葉挺等人做好自衛的準備。
經過上級領導的再三考慮,他們認真分析了當前的形勢,做出了不損害人民利益的決定,他們要求長江以北的部隊暫時免調,對皖南等地區暫時讓步,答應了對方的要求向北移動。
蔣介石
11月9日,我方向對方政府表明了自己的態度,嚴厲斥責了對方無禮的要求,并且表示為了團結一心共同贏得抗日戰爭的勝利,會讓駐扎在皖南地區的新四軍部隊移動到長江以北。
12月10日,蔣介石又秘密下達了幾項任務,調兵前往皖南圍剿新四軍部隊。1941年1月4日,葉挺將軍率領9000多名士兵從云嶺地區啟程,向茂密的山林前進,想要借助復雜的地形擺脫國民政府軍隊的圍剿。
原本這個計劃是十分隱蔽的,并且這次行動是在部隊準備北移的前三天才確定下來,之前國共兩方的談判也已經宣告破滅,我黨對于蔣介石的態度早已有所警惕,所以,新四軍的行動也是萬分小心。
葉挺
即便如此,在北移開始之前我黨和葉挺等人也只是覺得蔣介石有可能會派人阻攔新四軍渡江,但是他們怎么也想不到蔣介石竟然有如此的“狼子野心”。
在1940年12月27日國民政府召開的軍事會議上,擔任這次“圍剿”行動的顧祝同甚至向蔣介石提議,給新四軍先發軍餉和彈藥,再讓他們進行北移。
蔣介石也同意了這個提議,但是,為了避免突發事件,新四軍修改了一部分由蔣介石制定的線路,打算秘密渡江。
整裝待發
沈之岳便在這個時候,將新四軍的計劃和路線對國民黨和盤托出,于是,顧祝同準確的定位到了新四軍的位置,提前做好了作戰部署。
在1月7日的清晨,國民黨軍隊對新四軍展開了包圍突襲,因為事發突然,士兵們完全沒有準備,只能倉皇應戰。
在經歷了7天時間的浴血奮戰以后,9000多人的隊伍,最終只有3000左右的人馬突圍了出去,其余大部分都壯烈犧牲,就連新四軍軍長葉挺親自去談判時,也被這些人扣押下來。
轉移
皖南事變發生以后,震驚中外,當時的我黨向對方發出了強烈的譴責,揭露了國民黨的陰謀詭計,并對他們第二次挑起這種行動的行為采取了堅決抗爭到底的態度。
不僅僅是我黨,就連當時的蘇聯、美國、英國等國家對國民黨政府掀起的這次挑釁行動也表達了強烈的不滿。
大敵當前,蔣介石還只顧著發動內戰,這讓很多國民黨人都覺得“沒臉見人”,宋慶齡等人還聯名上書,痛斥蔣介石的行為,原本以為借由這次的行動可以取得良好反應的蔣介石并沒有預料到這個后果。
群眾的抗議
被逼無奈之下,蔣介石只能在某次會議上表示,以后絕對不會再有這種軍事行動發生,并且他還主動約見了我黨的領導人,決心提前將兩黨之間的問題解決,一致對外。
無論如何,這次事變在某種形式上得到了最終的解決,為了能將日本侵略者趕出我國,也為了團結一心共同抗日,偉人還是下定決心暫時放下此事,專心抗日。
而作為這次皖南事變最大的罪魁禍首沈之岳,因為秘密潛伏的原因,并沒有被人發現,直到不久以后,因為他推薦的一名工作人員暴露了身份,為了保險起見,在1941年的冬天,沈之岳返回了重慶。
蔣介石講話
在戴笠的推薦之下,蔣介石接見了這個為國民黨立下功勞的特務,沈之岳也受到賞識,擔任了軍統局第一處的科長,并在兩年之后身兼數職。
不過,也正是因為其中一個公開的職務,使得沈之岳的身份暴露了出來,這個時候我黨才將他除名,但是并不知道他從一開始就是國民黨派來的特務,仍然把他看作是“叛徒”。
一直到解放戰爭之前,一位與沈之岳交好的人被迫在云南起義,向我黨供述了一些關于國民黨的內部消息,這個時候人們才知道,沈之岳連“叛徒”都算不上。
沈之岳的友人-沈醉
在這之后,沈之岳跟著蔣介石父子二人退到了對岸,因為戴笠墜機身亡,沒有人可以為他在前面鋪路,所以沈之岳只能靠自己的努力爬上更高的位置。
1963年的時候,沈之岳十分大膽地潛入澳門,打算在這里建立一個特務系統,方便竊取我黨的情報,但是他的行動卻被發現,自己也被抓了起來。
原本當初高層的領導打算將沈之岳抓回來,借此機會給蔣介石父子一些“顏色”看看,但是經過一段時間的考慮,為了避免事態鬧大產生不好的影響,最終還是在將沈之岳關了幾小時以后,把他放了回去。
現在的澳門
大家可能覺得當時的做法太過“輕描淡寫”,應該嚴厲處置沈之岳,但是這個做法其實十分符合我黨的一貫作風。
仔細想想,在此之前,我黨對于敵人的態度向來都是以“感化”為主,上文提到的葉劍英就是一個例子,而對于叛徒,我黨則是嚴懲不貸,沈之岳在此之前就摘下了“叛徒”的帽子,再結合當下的局勢,所以對待沈之岳的態度也不需要過于強硬了。
于是,這位有著“第二代軍統諜王”之稱的特務,也成為了歷史上為數不多的從我黨手中全身而退的特務。
沈之岳與蔣介石
1990年,沈之岳身患癌癥,在忍受了3年的病痛折磨以后,這位高齡老人自覺時日無多,而中國的習俗有“落葉歸根”這個說法,于是他才動身回到大陸。
在小編看來,這段鮮為人知的歷史也是我國發展史上的一部分,也應該被人記得。
特別是在這段歷史中,我黨能用包容的心態感化敵人,用寬容的目光正視歷史,這才是勝利者應該有的表現,歷史的真相并不會被時間模糊,我們后人的記憶將會把這些難以掩蓋的歷史真相保存下來,永遠銘記。
今天關于這段“潛伏”的歷史講到這里就結束了,如果您還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可以瀏覽小編的往期文章,我們下期再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