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嗎?我國40-49歲的人群中,有三分之一的人骨量偏低,而50歲以上的人群中,這一比例更是高達近一半。這些人正是骨質疏松癥的高危人群。
骨質疏松癥在我國防控形勢嚴峻,大多數人對此病了解不足,導致診斷率和治療率偏低。即便發生了脆性骨折這樣嚴重的后果,也僅有30%的患者接受了相應的治療。
10月20日是世界骨質疏松日。中華醫學會骨質疏松和骨礦鹽疾病分會攜手中華預防醫學會健康傳播分會,共同發布了2024年世界骨質疏松日的中國主題為“管體重、強骨骼”,并倡議社會各界在疾病日之際共同傳播這一理念,預防骨質疏松及其導致的脆性骨折。
體重過輕或過重,都會增加骨質疏松癥的風險
體重是影響人體代謝和骨骼健康的重要因素。體重過輕或過重,都可能對骨骼造成不利影響。體重過輕的人,骨骼往往不夠強壯,容易患上骨質疏松和脆性骨折。而體重過重,尤其是腹部脂肪堆積的人,雖然看似“壯實”,但過多的脂肪會擾亂骨代謝平衡,加速骨量流失,同樣增加骨質疏松的風險。
如何保持健康的體重,維護骨骼健康呢?
首先,要合理膳食。多吃富含鈣的食物,如牛奶、堅果、蝦皮等,這些食物是骨骼的“營養源泉”。盡量避免過量飲用咖啡、碳酸飲料等。
其次,要戒煙限酒。吸煙及過量飲酒,也會增加骨折風險。遠離煙酒也是保護骨骼的重要措施。
此外,要適度鍛煉。運動是強健骨骼的“良藥”。進行步行、跑步等運動,可以增強骨骼強度。如有能力,可進行負重運動。老年人還需加強力量和平衡訓練,預防跌倒致骨折的風險。
同時,要增加日照時間。每天至少曬30分鐘太陽,充足的光照有助于維生素D的合成和鈣質的吸收。在陽光明媚的日子里,不妨多出去走走,讓身體享受自然的饋贈。
最后,要定期體檢。特別是絕經后女性和70歲以上老年人,應定期進行骨質疏松檢測。應對骨質疏松,早診斷、早治療非常重要。
世界骨質疏松日>>
每個人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責任人。從現在開始,關注骨骼健康,養成良好生活習慣,預防骨質疏松癥。讓我們共同努力,讓骨骼更強健,讓生活更美好!
普華醫生
崔智超
骨科 副主任醫師
北京天壇普華醫院
點擊預約
專業擅長:脊柱、創傷、關節與運動醫學、手腕足踝、周圍神經疾病及骨腫瘤專業。
醫學碩士,中共黨員,運動醫學、骨外科、骨傷科學會會員,中華醫學會會員,中華抗癌協會會員,北京市肉瘤專業委員會委員;曾先后在承德醫學院人體解剖室、解放軍聯勤保障部隊某醫院(三甲)工作,解放軍總醫院(301醫院)、北京大學第三醫院、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及友誼醫院平谷院區進修學習培訓,主學脊柱、創傷、關節與運動醫學、手腕足踝、周圍神經疾病及骨腫瘤專業。曾在解放軍某部隊中心衛生所技術幫帶:響應國家衛健委扶貧計劃,曾在河北省承德市興隆縣中醫醫院骨科技術幫帶。參編醫學圖書2部,科研課題2項,公開發表學術論文20多篇。曾榮獲軍隊醫院個人三等功1次,軍隊個人嘉獎多次,臨床本科教學獲優秀授課教師稱號。
*上滑看更多
*本文僅為科普,不作為診療依據,個人情況請遵醫囑。
*本文圖片來源:包圖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