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把人的雙肺比喻成體內一棵氧氣交換樹,腫瘤就是樹上長了蟲子。選擇外科治療,等同砍枝椏去蟲,蟲去了,枝椏也沒了。而今腫瘤不用開刀的精準放療,是聚焦核能量對著蟲子照,蟲子死掉,周邊枝葉小小影響。枝椏不會有任何影響,兩者是天壤之別。孰是孰非,患者自有明智選擇。”
面對“被胸腔鏡手術”后吃不好睡不好還一身疼痛的候女士,本可含飴弄孫的夏廷毅,卻保持著一種沖鋒的姿態,詼諧而風趣地給其“啟蒙教育”:
“選擇手術治療,本身沒有任何問題。問題是,已經有了成熟的無創治療方法,你卻不知道,或是醫生不告訴你,這才是大問題。如果你知道,你就會有新選擇,就可能免遭手術后的身心折磨。”
【一】、大山里走出的顛覆者
夏廷毅是國際著名放射腫瘤學專家,中國首屆國之名醫,現成都416醫院中核名醫精準放療中心主任。其與全球放療專家一道,致力推動著世界放療事業的偉大發展。
夏廷毅生于貴州,長于貴州,頑強地走出大山,在無家庭背景、無社會背景、無名校背景的三無狀況下,顛覆了許多常人的認知,僅用3年時間就攻下了日本大學放射腫瘤學博士學位。
學成后他毅然回國,從科研、從臨床、從學術立體助力我國的放療進步。其先后擔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總醫院和解放軍總醫院放療科主任、博士生和博士后工作站導師、全軍腫瘤放療中心主任和空軍總醫院腫瘤醫院院長。其38歲就臨危受命做了空軍總醫院放療科主任的他,還兼任解放軍總醫院放療科主任——這在我國軍隊醫院發展史上是史無前例的。
他還顛覆很多過往,把很多不可能變成了可能——比如,用不到10年的時間打造了全軍腫瘤放療中心;比如,開創了我國放療科將CT專用于腫瘤定位放療的先河;比如,力排眾議確立了放療科的臨床學科地位——其比國家學位委員會2020年正式調整腫瘤放療為臨床學科足足提前了15年!
懂的人都懂,核能對世界有三大貢獻:一是保障國家安全,二是保障經濟民生,三是保障人類健康。夏廷毅用學識、膽識、才識,充分挖掘核能,守正創新樹起了“腫瘤不用開刀”的放射外科旗幟,并先后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教育部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中央保健特殊貢獻獎、首屆國之名醫卓越建樹稱號諸多殊榮。其“抗癌戰線上的顛覆者”也就越叫越響。
夏廷毅詼諧而風趣地說:“姚明長個子,他扛起了中國男籃的旗幟;我不長個子,只好用腦子,把放療做精做專,為早期肺癌無創治療搖旗吶喊……”
【二】、為讓患者有更多選擇
他是旗手,是顛覆者。
為讓患者有更多選擇,作為教授的他,還甘當科普者。
縱觀放射外科治療早期肺癌的進展,從技術說,這是有創治療向無創治療轉變的歷史性偉大事件;從時代說,這是新質生產力在醫學科技發展新征程上的里程碑事件;從民生說,這就是惠及百姓高質量醫療服務的精準福報。
其實,人類較早就有了對癌癥的描述,那時稱之為腫塊、瘤,直接切除是當時不得已的方法。隨著人類于1933年成功進行第一例肺癌切除手術后,麻醉技術、無菌技術和圍手術期管理越漸成熟,手術切除便成了人們治療早期肺癌的首選。直到今天,很多人的認知還停留在過去,一發現肺癌就是手術,卻不知手術治癌的基本理原理和底層邏輯并不完美。
老牛伏驥志在千里的夏廷毅,又像一桿飄揚的旗幟:“外科手術治療腫瘤的進展,主要表現在從大創到小創、到腔鏡微創治療的‘過程進步’。但兩個核心內容沒有變:用眼看、用刀切的治療原理沒有變;有創傷過程的手術就要麻醉、就有出血、就有被感染的風險沒有變。眼睛和刀片遇到腫瘤細胞,不是高科技,不是先進手段。
“而放療則有利用聚焦核能量消滅腫瘤的先進原理和治療過程無創的臨床優勢。同時,放療還能調動機體的積極因子體,發揮放射免疫協同作用。目前,我國的腫瘤放射外科治療已獲得治療精準、療效根治和無創過程的巨大進展。”
據悉,放射外科治療早期肺癌,已非常成熟,并展現出巨大的臨床優勢——無創,其不僅可以避免手術創傷過程所致的如麻醉、出血感染以及呼吸困難等風險,還可大大提升病人日后的幸福生活質量。
夏廷毅語重心長地說,“肺癌是癌中第一大病,外科和藥物治療都有進展。而放療技術進入精準放療時代后,它的安全感、幸福感以及對肺癌治療的貢獻度更加突顯。早期肺癌用放射外科治療,無創傷、無風險根治病灶,和外科手術的效果一樣。所以,病人選擇何種治療方式,應該由病人說了算。”
這就是夏廷毅,在推動中國放療發展的新征程上敢做還敢說的“開拓者”。
【三】、中國模式有技術含量
早在2000年,夏廷毅就像一只倔犟、頑強的牛,力排眾議率先開展了體部γ刀放射外科治療早期肺癌(Ⅰ期非小細胞肺癌)的臨床實踐,獲得了91%的3年生存率,而被稱之為“中國模式”。
什么是“中國模式”?其一、采用中國自主創新科技;其二、獨創劑量方案——是夏廷毅教授的方案;其三、療效顯著,不僅獲得與國際先進放射外科技術同等的效果,而且費用更低、副作用更小。
據悉,該臨床研究結果,2004年在日本千葉國際腫瘤大會上被評為“最有價值論文”!2006年又被世界著名期刊美國放射腫瘤?物理?生物學雜志(簡稱紅皮雜志)發表!更值得點贊的是,該成果被國際專家學者引用367次,其足足是“國際牛”的3.6倍(國際科研論文被引用100次就是“牛成果”“國際牛”)。2016年,我國頂級的醫學會中華醫學會呼吸病學分會也授予該成果“高影響力呼吸學術論文獎”。
夏廷毅開創的“中國模式”,不僅給病人帶來了無創治療的巨大獲益,其形成的學術思想和高度國際影響力,還讓人望塵莫及。
但夏廷毅仍然表示,“我們得承認,上世紀80年代,采用常規放療技術治療早期肺癌5年生存率僅有20%左右,確實不如外科手術治療5年生存率60%的結果……”
隨之,夏廷毅的話語又像風中的旗幟,獵獵飄揚起來:“隨著我國醫療科技高質量的發展,隨著放療人的銳意攻堅和大膽創新,精準放療已像中國航母、中國東風導弾一樣崛起于世界。”夏廷毅采用放射外科技術(SBRT)治療早期肺癌令人振奮的臨床結果,不管是學術論文還是臨床病例,都舉不勝數。
高質量服務患者!或許,這就是夏廷毅作為“顛覆者”的人生意義。
【四】、丹心不倦仁心惠百姓
本可含飴弄孫的夏廷毅,卻仍隨時隨地在“戰斗”。
其實,文章開頭的侯女士,無論是開胸還是腔鏡手術,都是有創切除,存在麻醉、出血、感染等風險,一些高齡、患內科疾病無法手術或者恐懼手術的人更是不知所措。他們又該如何選擇治療呢?
貴州的李先生就因選擇而變得幸運。2023年7月,李先生被查出左肺有3.5mm×2.5mm的腫塊,疑為早期肺癌,醫生建議立即手術。但做手術風險大,其有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的基礎病,還有急性腦梗病史可能加速顱內出血;而不做手術,病情則可能加劇惡化……做與不做,好像只是死法不一樣而已!李先生和家人無比煎熬,最終拒絕了手術,決定重找機會。
李先生來到416醫院,敲開了中核名醫精準放療中心的大門。丹心不倦的夏廷毅詼諧地說:“與其討論如何死法,不如探討更好的活法!你肺上這么弱小的恐怖分子,用核彈劑量把它摧毀易如反掌。”
李先生在416醫院輕松完成治療,回家后吃得香睡得好,每天徒步15000步,鄰里都說,“他的身體,看起來比普通人還要健康強壯。”
“為人民服務”是夏廷毅的初心,留學讀博不忘國家和父母,所以回國斗士般攻堅放療事業。
“讓放療偉大起來!”他高舉旗幟,沖鋒在前!
他是抗癌戰線上的顛覆者;他是不忘初心的共產主義戰士;他向斗牛士一樣,向學術派閥斗,向落后觀念斗,向癌細胞斗!隨時隨地都在為病人的健康而“戰斗”。
丹心不倦的夏廷毅,放棄北京優渥生活來到地方,較之在職時更忙。夏廷毅一臉剛毅:“啟蒙教育、科技喚醒,雖然道路蜿蜒,但能讓更多老百姓少遭罪,少掏錢而得到高質量的醫療服務,我在所不惜。”
(張樟 金世彬)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