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1
問界銷量爆發
“用一年時間干翻特斯拉,然后接著干掉奔馳寶馬奧迪。”
余承東在問界汽車的一次發布會上豪言壯語,當時大家根本沒當回事。
特斯拉不必多說,新能源車的扛把子;BBA雖然在電車領域有點反應遲鈍,然而品牌底蘊畢竟在那。
再說,余承東嘴巴大也是他這個人的特色。
在華為,余承東是任正非口中的“余瘋子”,更被封為華為“首席吹牛官”。
華為外,余承東又是吹牛界遙遙領先的“余大嘴”、“余大炮”!
余承東自己卻說:
“我確實沒有吹牛,頂多就是不謙虛。”
然而正是在余承東一聲又一聲的“遙遙領先”中,這一次,問界真的是遙遙領先了——
問界,賣爆了。
9月28日,問界官方發布了一張振奮人心的海報,宣布“國民SUV”——問界新M7上市后,短短12個月,交付量突破20萬輛大關。
這個數字,不僅標志著問界新M7在市場上強勁的競爭力,更創造了新勢力交付里程碑紀錄。
10月1日,問界公布9月交付數據:問界系列車型繼續領跑市場,9月共交付35560輛。
當天國慶節當天大定突破5200臺,其中智界R7大定突破2000臺,問界M9大定突破1500臺;10月2日,兩天時間累計大定突破8800臺。
很顯然,銷量爆了!這背后很大一部分的增量來自問界M9。
自從2月底正式開啟大規模交付以來,今年5月問界M9已累計售出36,734輛;
6月,問界M9交付量為17,241輛,
7月,累計大定突破110000輛,
9月,累計大定突破140000輛.......
已連續幾個月成為國內大型SUV細分市場和售價50萬元以上市場的銷冠。
想到之前問界老款M7上市的時候,月銷只有1000多輛,加上問界M5,才勉強賣到3000多輛,一度滑向邊緣品牌,面臨生死之劫。
然而從新款M7開始,華為把問界打造成為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中的另一個超級爆款,不得不說華為就是善于創造奇跡。
0 2
寶馬被干翻
長期以來,中大型SUV市場群雄爭霸,市場競爭激烈。
過去,這個細分市場是合資品牌與豪華品牌的天下,比如上汽大眾途昂、一汽-大眾攬巡、一汽豐田普拉多、長安福特探險者、凱迪拉克XT6、寶馬X5等。
中國本土企業要逆襲并不容易,早年間不僅沒有技術和人才,而且還面臨被合資品牌“圍剿”的局面。即便是入局較早的吉利和奇瑞,也不得不低著頭,扛著壓力在“夾縫中生存”。
反觀外企和合資車企它們憑借長期積累下來的品質與品牌影響力,牢牢占據市場核心地位,筑起了一道中國品牌難以逾越的防線。
但是經過一二十年的沉淀和發展,現在合資車都已經快跟不上國產車的腳步了,特別是國產車技術全面超越的新能源車市場,合資車一個能打的都沒有,國產電車全方位碾壓,日系大哥豐田至今沒有自己的核心三電技術
哪怕是黑科技滿滿的大眾新能源,跟國產車在同一起跑線比拼,也不可能占到便宜,更不用說技術和價格都沒有實現領先,到現在也就特斯拉稍微能看,其它全是國產品牌的天下。
高端的50萬以上的市場,現在也差不多要被問界給吃了。
“50萬+”領域的扛把子一向是寶馬X5,然而自從問界M9發售后被打慘了。
1月份,寶馬X5還保持著近12000臺的月銷量,展現出強勁的市場表現。
然而,隨著問界M9在2月份的正式上市,局勢急轉直下。寶馬X5的銷量驟降至6400余臺,而問界M9一上市就達到了5200多臺的銷量。
縱觀1月至8月的銷量走勢,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一個此消彼長的過程:寶馬X5呈現出持續下滑的趨勢,而問界M9則顯示出穩步上升的態勢。
兩款車的銷量之和與寶馬X5此前的單月銷量相當,看起來就是問界M9吃了寶馬X5的市場份額。
當然被打趴下的還不止寶馬一家。
問界M9的不少用戶就是曾經的寶馬X5、保時捷Cayenne的用戶。
今年上半年,保時捷的交付量為29551輛,同比下滑33%,屬實和寶馬成為難兄難弟了。
寶馬和保時捷被問界傷透了心。
反觀和華為合作搞出問界的賽力斯,今年上半年營收同比增長490%(二季度548%),達到650.44億元;上半年毛利潤增幅2327%(二季度更是達到4263%),達到162.87億元;上半年凈利潤扭虧為盈,達到16.25億元。
一系列數據的“瘋狂”增長,都歸功于問界M9的熱銷。
這回還真成了“遙遙領先”。
一百多萬的仰望、八十萬的蔚來、七十萬的極氪、六十萬的騰勢、五十萬的問界,襯的BBA就像個新兵蛋子。
0 3
科技屬性背后的隱憂
現在中國和外國傳統的汽車廠商明顯走兩條不同的路子,后者繼續深入打造自己的品牌文化,而前者是一直在強化自身的科技屬性。
之前,華為在芯片上吃過一次虧,這回看來是要在智能汽車上扳回來。
但問界能否擔當的起這個重任,還得打個問號。
不可否認有了華為的加持,問界的科技屬性確實拉滿了,但相比其他造車沉淀比較久的廠商,問界的品控、質量一直備受質疑。
以前車友們常說比亞迪的質量不行,不是在修車就是在修車路上。但是今年上半年,比亞迪從投訴榜的前排慢慢走下來了,換了問界上去。
車質網6月投訴榜新晉王者問界M7,投訴量達到了137輛,排名第二,與上個月相比增加了58輛。
主要的投訴原因是新舊款迭代糾紛,車身共振。迭代糾紛就是價格變動,這個不予理會,屬于當今新能源車的普遍問題,迭代太快;比如極氪半年多的時間就出新款,老車主意見很大。
而車身共振就是明顯的做工問題了。
比如一位問界M7用戶的投訴,自稱他購買的問界M7有“低頻共振”的問題。
“在時速20公里-60公里的區間,在顛簸粗糙路面上,車廂內會有‘咚咚’的噪音和‘嗡嗡’的噪音,導致駕乘人員頭昏,耳膜壓迫感,俗稱‘轟頭壓耳’,如此完全失去了駕駛的舒適感,同時危害駕駛安全。”
有好多車友都出現了這個問題,賽力斯卻沒有任何有效的解決方案。
所以這就牽扯出一個疑問,問界M7在出廠時有沒有做聲學測試,如果測試合格,為什么剛買問界M7,就有車主發現有“低頻共振”問題?在收到的投訴中,華車網注意到,很多都是在2024年買的問界M7車型。
當然車身共振只是問界問題的冰山一角。
今年5月,河北一名車主去鴻蒙智行授權用戶中心·石家莊國際汽車貿易園提新車問界M9,驗車時發現后座的調節電鍵沒有反應,經現場人員維修也未恢復正常,被告知可能要拆卸維修。
新車還沒出交付中心,就提一輛“故障車”給大家都開了眼,以科技為賣點的問界居然出這種問題,實在讓人懷疑他們的質量是否可靠。
此外,最近上了熱搜榜的商會副會長駕乘問界M9遭遇車禍,致1死2傷的新聞也值得關注。
10月14日,賽力斯官方發布事故聲明:
對于事故中的人員傷亡,其深表痛心。經過數據分析,事故發生前車輛已退出智駕,車輛制動、轉向及加速功能正常。公司正在積極配合當地交警部門開展事故調查,對車主及其家屬提供一切可能的支持。
湖北江西商會會員群的微信群聊天截圖顯示,該會長在醫院緊急搶救清醒后特地微信秘書處,提醒大家買了問界M9車的要注意行車安全,特別注意謹慎使用自動駕駛功能。
近兩年,疑似智駕導致的車輛事故頻發。僅問界品牌今年已出現多次疑似智駕失靈導致事故的案例。武漢問界M9事故發生的前兩天,一輛開啟智駕功能的問界新M5汽車在行駛至高速公路一彎道時,未緊急制動撞死了誤闖超車道的11只羊,隨后又撞擊護欄,繼續向前行駛了100余米。最后車主腳踩剎車才得以停下。
說明用于問界的很多技術,很有可能存在可靠性的缺陷,安全系數也許并不高!
需要特別注意的是,問界現在發生了“去華為化”的一個趨勢。
華為在7月2日以25億元的價格出售了問界所有資產給賽力斯。
沒有了華為坐鎮把關,未來問界車型是否會有更多問題暴露出來,仍是未知數。
對于華為來說,“牽手”的汽車品牌和車型越來越多,和賽力斯合作的問界雖是長子,可“兒子”卻越來越多,問界的前途沒有想象中的那么好。
| 金投研好文推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