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中國消費者來說,巴黎車展在近幾年并沒有太多搶眼的消息。但近日的一則消息提示人們:又一家中國新勢力企業,正在高調攻入「歐洲高地」。
10月14日,零跑汽車在巴黎車展上展示了其B系列首款全球化車型——B10,據悉該車將于明年在全球范圍內上市。
其實,在巴黎車展的前一個月,零跑已經實現了出海的關鍵進展——9月24日,零跑C10和T03在海外正式上市,歐洲13國渠道全面開始銷售,同時,一場全球媒體試駕體驗也隨即展開。這些媒體包括意大利、西班牙等多個國家。可以看出,零跑以C10為卒,在海外布開了一盤大棋。
憑什么入場?
大家對歐洲市場的固有印象,還是「小車的天下」。的確,從2024上半年歐洲車市銷量來看,排名前三的都是小型/緊湊型車,Top1就是達契亞·桑德羅。
但同時,位于第八位的特斯拉Model Y,也代表了另一用戶群體的崛起。
從海外多家媒體的評論也可以看到,大家也都在將其與Model Y進行比較。
“如果對比Model Y的性價比,以及比亞迪 ATTO 3的實用性,那么起售價36400歐元的零跑C10,意義就在于為那些尋找家用SUV的人,提供一個真正負擔得起的選項。”澳大利亞專業汽車媒體Carsauce如此評價:
“Stellantis已經意識到,這些中國電動車會擁有非常強大的市場。”
這是因為,即便是在小車遍地的歐洲,還是會有特定人群對于家庭出游和出行體驗有著更高的需求,對于這一市場來說,零跑C10具備3個潛在賣點:空間大、價格低,配置高。
首先,從歐洲的競品車型來看,零跑C10的空間比大眾ID.4、斯柯達柯迪亞克等SUV相比,具有絕對優勢。另外,作為競爭者之一的現代IONIQ,雖然能做到將長軸距放在短車身里,但其實際座艙長度還是緊湊型SUV水平,依舊比C10小一個級別;而且IONIQ拉長軸距讓出來的空間,也基本都被儀表臺占用了。
“相比之下,C10提供了令人驚訝的寬敞空間,舒適感也拉滿了,是城市家庭出行的理想解決方案…它會對歐洲電動汽車市場產生重大影響。”一家意大利媒體評價道。
在電動化層面,零跑C10入門版就提供了高出競品12-18 kW/h的大電池,在歐洲人喜歡的露營等場景優勢大。
而且,就算該車型用上了大電機,其續航也比ID.4和IONIQ要高,只有柯迪亞克用了超小功率電機,才能做到509km續航。
可否拉平中歐差異?
相較于歐洲等海外市場,中國新勢力正在經歷著另一種緊張局勢。
眾所周知,如今中國新勢力品牌的銷量PK,已經到了以周計算的頻率。8-9月,零跑一直位居周榜Top3,月均銷量超過3萬臺。其中,C系列交付占比高達72%,C10在9月貢獻了過萬的訂單。
到了最近一周(10.7-10.13),零跑也是以8700輛的銷量躋身新勢力榜第二位。
其實,C10在國內受到青睞的原因,和外媒分析的觀點大同小異——空間、價格,舒適度。不過,每個市場當然都存在其獨特性,中國也不例外:比如15-20萬元的層級是相對集中的消費區間,再比如對智能化功能的獨特需求等等。
但對于零跑C10的設計、技術,配置等硬指標來說,如今應該說已經通過了這一全球最大、最嚴苛市場的初步考核。
而且,作為產品力的烘托,「價格」在任何區域都是關鍵性的一點。
今年年初,一位叫Gregory Brudny的俄羅斯人,將22臺中國產的大眾ID系列車型從天津港倒賣到了德國,企圖賺取高額差價,結果被大眾發現并要求立刻銷毀。
此事引發歐洲網友熱議,因為大家發現這些車型如果運至德國,居然售價能翻出一倍,紛紛吐槽稱大眾堪比「搶劫」。
通過這一事件,可以看出歐洲消費者對于價格同樣非常敏感。一旦市場出現了配置更佳、設計符合審美,價格還更低的產品,都將成為攪動渾水的鯰魚。
“目前來說,歐洲的利潤要比國內好,但從長期來看其實也會越來越卷。目前歐洲很多車企已經開始卷起來了,不管是價格上還是技術上、產品上。”零跑汽車高級副總裁曹力近日說道。
雖然歐洲市場給人的印象是「成熟固化」,但實際上也是暗流涌動——在自海外競爭者以及歐盟碳排放目標等因素的影響下,多家歐洲汽車巨頭今年接連宣布下調利潤預期,銷量也降到了三年來的最低水平,多家主機廠及供應商企業宣布裁員計劃。
如今,中國車進入歐洲,似乎有點類似上世紀70年代,日本車進入美國的情景:當時的美國遭遇石油危機,而如今的歐洲則面臨能源轉型,二者都需要對原有汽車技術改革,但都拿不出順應時勢的強大產品,。
彼時,日本依靠超低油耗車型迅速打開市場,而美國本土品牌卻發展遲緩,白白把機會讓給了外來者。
如今,中國已經做到油電同價,甚至電比油低。像零跑C10這種「新物種」,在各個方面都體現了新的標準,在歐洲市場說不準能帶動一波內卷。
上一個抓住這種機會的品牌,還是碾壓電動車市場的特斯拉。
如何應對「試煉」?
事到如今,進入歐洲市場就像一場試煉。其中原因不光是歐盟對中國電動車的施壓,還要參考一些前車之鑒。
根據施密特汽車研究機構(Schmidt Automotive Research)的統計,2024年上半年,小鵬汽車在18家西歐市場的純電動汽車注冊量為2223輛,占純電動汽車的市場份額為0.2%。而蔚來僅有796輛,占0.1%的份額。
相比之下,比亞迪今年前4個月的注冊量接近一萬輛。
*數據來源:施密特汽車研究機構
「新勢力品牌影響力不夠」、「歐洲能源危機」「商業方案欠佳」等理由,是業界反思時常提及的問題。
但如果從產品定位來看,其實小鵬和蔚來的車型在歐洲存在明確的競品——小鵬出口的最低價車型P7,在德國的起售價為4.69萬歐元,但Model 3才4.099萬歐元(7月價格)。另外,由于沒有采集資質,小鵬的智能化能力在歐洲也難以施展。
而蔚來所處的高端車市場,需要面對BBA等大量老牌豪華車型,同時還受制于電力成本,難以鋪開換電站。
再看C10在其所處的細分市場中,除了品牌力外,其他幾乎都占了上風。就算潛在消費者沒有電動車剛需,面對這樣的配置和價格,也難免不讓人心動。
更何況,C10后續還會提供增程車型,更適合歐洲用戶的旅行需求。
另一方面,其實自從特斯拉入場后,愿意嘗鮮智能化的海外用戶正在逐漸增長,零跑C10可以帶來更為新鮮的的智能化體驗。
在多家海外媒體的評測中,都對其智能座艙表達了極大的興趣。雖然他們普遍還不會細究什么背后的芯片與算力,但都對其14.6英寸屏幕的智能及娛樂功能留下了極深的印象。
從馬來西亞汽車資訊平臺Auto Buzz的內容來看,即便用帶有馬來口音的英語接連發出指令,C10也都能正確識別并執行。
“你除了可以省去喚醒詞,甚至部分指令都不需要固定的關鍵詞,它就能理解你的意思。”測試者表示。
同時,Carsauce也對Leap 3.0平臺也表達了驚嘆:“零跑雖然非常年輕,但該平臺已經進行了幾次關鍵迭代,這表明中國人的技術迭代速度非常超前,這很神奇。”
與其他出海車型不同的是,零跑C10從一開始,就是作為全球化車型來設計的。除了設計語言和整體框架外,零跑的產品還會根據各地需求進行變化。例如,C10的底盤就經過了零跑與瑪莎拉蒂團隊的聯合調校,駕駛風格更適合歐洲用戶。
產品之外的爆款「引線」
C10作為出海的零跑旗艦車型,也將為后續的多款產品引進做好鋪墊。
“我們要穩扎穩打,不急著一窩蜂出海。”曹力強調稱,要先利用C10展示零跑的技術和智能基因,強化優勢標簽。
產品能否成為「爆款」,除了本身的競爭力,自然也還要看市場策略,乃至地利人和。
和其他品牌相比,零跑無疑擁有一位強大的「護航者」——零跑C10、T03將借助Stellantis 集團在全球的分銷渠道,零跑計劃在年底完成全球350家(歐洲200家)銷售網點的拓展,并于2026年將銷售網絡拓展至500家。
就像零跑汽車創始人、董事長,CEO-朱江明近日所說的:“零跑國際的海外營銷,打的是陣地戰,而不是貿易型銷售。”
同時,零跑國際從Stellantis集團在歐洲的成熟零部件物流體系中,挑選了近140個物流中心用以配送零跑汽車的零備件,以保障歐洲區域的售后服務。
總體看來,C10將是零跑進入海外市場的樣板。后續,它還會進入零跑也正在南美、亞太,及中東非等多個國家。但是一旦攻下至關重要的歐洲「高地」,由這款產品領銜的出海新范式也將得以受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