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國貨彩妝品牌瑪麗黛佳的創始人,崔曉紅的一天始于800多條飛書機器人消息推送。
表單的內容五花八門,從退貨拆件時效到評價監控處理,瑪麗黛佳的產研銷等各種數據以小時為單位自動生成、流向對應的業務負責人,崔曉紅只需要抓其中的重大變化。
瑪麗黛佳創始人崔曉紅
今年是瑪麗黛佳成立的第16年。這家老國貨品牌經歷過人群和渠道巨變的洗禮,消費者從80后橫跨00后,銷售渠道從線下店一路鋪到抖音直播間,快速變化的過程中,對數字化與信息化的重視是其不變的內核。
美妝是中國電商競爭最殘酷的類目之一,發達的代工供應鏈與電商新渠道共同加速了下游品牌的迭代和競爭,一個直觀的體現是,瑪麗黛佳在抖音平臺的運營、分析與決策都是以小時為單位更新的。
競爭一路傳導至上游的各個環節,從個性化研發定制,到柔性快反生產,整個行業經歷著一輪巨大的變革,瑪麗黛佳背后的創元集團也受到巨大的考驗。
作為業內代表企業之一,創元集團不僅擁有瑪麗黛佳等知名品牌,業務范圍還覆蓋了化妝品設計、研發、制造、供應鏈管理等全產業鏈。這也意味著,這個龐然大物需要面對來自下游消費市場和上游產業市場的雙重挑戰。
數字化改革因此被提上日程。這既是一個轉型升級以及穿越代際的故事,也是一家化妝品集團的數字化實驗。
更高效地厚積薄發
2022年3月,創元集團CIO謝秀鵬入職第一天就發現了問題:公司的ERP系統太慢了。
經年累月的系統因為負荷過重,拉一條數據要等上十幾秒,用謝秀鵬的話來說,“轉不動了。”而當他略帶忐忑地找到董事長,后者與他幾乎同時提出:該換系統了。
創元的煩惱不只是一個ERP系統。很長一段時間里,這家大型化妝品集團的IT部門只有20人,軟件需求依賴外部采購,最多時有幾十個外部供應商,一度造成煙囪林立,協同困難的局面。
創元集團CIO謝秀鵬
2022年下半年,創元集團將數字化轉型提上日程,并為此成立了子公司“美礪科技”,每年上億級投入自建數字化服務能力,團隊規模也在短短兩年間拓展至上百人。
謝秀鵬帶著任務而來。作為行業老兵,他深知數字化轉型的過程是對企業財力與耐力的雙重考驗,不僅需要長時間、大規模的投入,產出結果也需要厚積薄發。
前幾年的中臺迷信就是一個例子,各行各業的CEO、老板們一拍腦袋上中臺,但誰也說不清中臺是什么、為什么而建。
2018年,曾有浙江有一家大型傳統制造企業斥資5000萬開展中臺建設,但五年規劃進展到第三年,整個項目以拆除中臺收尾。“大公司上中臺錢沒了,小公司上中臺公司沒了”的例子,在那幾年屢見不鮮。
因此在支持集團全線業務數字化轉型的過程中,美礪科技先是明確了兩個提高轉型效率的原則:
一是符合公司長期戰略的項目優先,謝秀鵬有個頗為形象的總結:“低頭走路的同時抬頭看天。”
二是在標準化環節引入成熟的工具與外部合作伙伴,比如ERP系統的改造升級就交給了甲骨文(Oracle),后者曾服務華為超過25年。
火山引擎同樣是集團轉型初期就引進的合作伙伴之一。2022下半年,美礪科技開始著手數據底層建設和后端數據統籌,為了提高數據基建的效率,采購了火山引擎湖倉一體分析服務LAS、大數據研發治理套件DataLeap、全域數據集成 DataSail、增長分析DataFinder等一系列產品。
外部供應商的長期合作經驗,與對自身業務需求的把握,讓美礪科技對于“好工具”自有一套標準:技術領先是最基本的要求,在此之上,一要敏捷,二要全面。
由于身處競爭激烈的彩妝行業、又覆蓋產業鏈上下游,創元集團的業務迭代速度極快,需要技術團隊更快地響應與按需調整。以火山引擎為例,謝秀鵬就發現,友商耗時幾個月才能跟進完成的需求變化,火山引擎最短只需要一周時間。
另一個讓謝秀鵬印象深刻的則是火山引擎的一站式服務能力。后者的數智平臺VeDI擁有完整的產品體系,比如湖倉一體LAS和DataFinder就分別滿足了集團內技術部門和業務部門的需求。
對于企業來說,內部“煙囪”越少,數字化工具與能力越是成體系,就越有利于企業積累數字資產。
這種工具協同效應不只局限在火山引擎的產品體系內。智能數據洞察DataWind就能通過創元集團日常辦公使用的飛書,打破時間和空間限制,幫助員工隨時隨地看數據、用數據;火山引擎數據產品與飛書產生1+1>2的生態協同效應,能夠共同幫助創元集團更好地實現數智化。
2023年,創元集團在火山引擎等合作伙伴的輔助下初步完成了數據基建。但一個名為產業互聯平臺的集團新業務中,謝秀鵬和美礪科技遇到了新的難題。
產業互聯平臺是一個面向B端的線上商城,火山引擎DataFinder為其提供了數據埋點服務。美礪科技與火山引擎團隊發現,由于業務團隊對數據敏感度低,埋點系統有勁使不出,采集的數據也無法反哺業務。
這其實是企業數字化轉型時最常見的難題——該怎么把數據用起來?
讓懂業務的人先上
論對數據的敏銳,崔曉紅在團隊里鮮有敵手。
瑪麗黛佳推行數字化理念后,崔曉紅曾經在各個部門群里高強度巡邏,專找無效的數據和看板,“看起來很漂亮,但實際上不能秒級歸因,就不要出來污染大家的眼睛。”
最近的一次是評估云倉效率時,業務提交了一份記錄員工工時的表單,但崔曉紅認為,衡量配送效率的核心指標應該是人均單量、單均配送時長,而不是每人每天上班幾小時。
這種無效表單和看板的背后,暗藏著企業數字化轉型的進階難題——數字資產和業務應用兩相割裂,通常來說不外乎兩種情況:
一種是在起步階段,業務需求與能力建設之間盲婚啞嫁。跨部門協作本就存在阻力和摩擦,許多企業建中臺時,還會遇到業務不知道中臺有啥、中臺不知道業務要啥的尷尬。
另一種是在應用階段,數據中臺按需求建成了,但數據沒有真正流動到業務中,公司決策還是老板拍腦袋。
創元集團的解決方案說來簡單:讓懂行的人先上,鼓勵業務部門更多參與乃至主導數字化改造的過程。
比如本輪轉型重點之一——ERP系統的升級,就由業務出身的崔曉紅出任項目經理,謝秀鵬和美礪科技則作為技術部門在后端提供支持。
業務先行的一大好處是讓數字化能力建設貼合貼合業務。崔曉紅對此深有體會,瑪麗黛佳曾遇到過這樣一個問題:有直播間趁著公司運營下班,凌晨三點開播、大肆破價賣貨,“我又不能專門招個人上夜班。”
瑪麗黛佳于是找到了技術團隊,建立了反制裁措施——后臺自動監測與實時修改庫存,一旦監測到惡意破價的直播間,立刻將庫存改為1件。
這種只有干過直播運營才懂的痛點,是謝秀鵬與團隊很難憑空想象的。
業務的發展為數字化建設設立了清晰的路標,數字化建設本身又將助推業務的前進。崔曉紅對瑪麗黛佳內部提出的兩個原則——數據找人與決策閉環——本質上都是讓數據流動到日常的業務決策中去。
瑪麗黛佳自產品研發階段就會用到多維度的數據分析,比如根據市場銷售數據和“輕戶外場景”的搜索熱度,打造出一款以12小時持久防蹭防汗的底妝神器——爆款種籽氣墊;消費者購買后留下的評論等數據,又將被抓取和反哺于產研環節。
同樣在業務和數據之間形成正向循環的,還有新上線的產業互聯平臺2.0版本,后者在火山引擎的輔助下,數據敏感度已經顯著提升,未來,創元集團還將進一步參考火山引擎的經驗,用數據為產業互聯平臺帶來更多業務洞察和賦能。
從瑪麗黛佳到產業互聯平臺,創元集團的數字化轉型之路,與火山引擎提出的數據飛輪理念不謀而合。
數據消費是這一模式的起點。數據消費本身能夠加速業務決策,數據對業務的賦能又將推動更多、更頻繁的數據消費行為——這是一個飛輪。
與此同時,業務的蓬勃發展也帶來了更大規模的數據,而隨著數據資產的積累和建設,數據研發的效率也會相應提高。數據產品越好、越快,業務自然就越愿意使用——這是第二個飛輪。
最終,企業圍繞數據消費、在數據資產與業務應用之間形成雙向正循環。
數據飛輪
如今在創元集團的內部,無效的看板在減少,有效的數據消費和業務決策在增加。在數據飛輪的驅動下,無論是ToC的瑪麗黛佳,還是ToB的產業互聯平臺,銷售數據都有較大提升。
而數據飛輪給創元集團帶來的想象空間,還遠遠不止于此。
像做科研一樣做生意
謝秀鵬和美礪科技最近的工作重心之一,是幫助產業互聯平臺把業務邊界做得更寬一些。
這個面向B端經銷商、線下網點的線上商城,起初采用自營模式,但在今年一季度上線新版本后,變成平臺模式,上架銷售第三方品牌商品。
謝秀鵬表示,未來產業互聯平臺還將向上游產業端延伸,比如創元集團的代工業務,將產能產線作為產品打包上架,讓歐萊雅等品牌客戶通過產業互聯平臺預約產能。
產業互聯平臺一定程度上代表著創元集團的野心。如果說創元集團的數字化1.0階段是在集團內部形成類似數據飛輪的正向循環,那么2.0階段則是要將其延伸至外部生態,打造一個從消費互聯到產業互聯的,全產業鏈的、端到端的平臺。
創元集團設想的數字化2.0階段,是各個業務單元和外部廠商都可以在美礪產業互聯平臺上進行注冊、使用多個商城業務。平臺既可做為賣方提供某種產品或服務,也可做為買方購買產品和服務,并支持實時分帳和結算。
在謝秀鵬看來,創元集團對于數字化建設的重視與投入源于兩個方面:
一方面是基于自身經營管理半徑需要。集團業務橫跨國內、日韓、歐洲等地,擁有原料采集基地、配方設備研發平臺、智能工廠制造平臺、質量檢驗檢測平臺等多個子公司,指揮與管理這樣一個龐然大物,數字化與信息化必不可少。
另一方面則是與化妝品行業趨勢有關。作為中國電商競爭最激烈的品類之一,彩妝品牌經歷了內容電商的洗禮,消費者的種草來得快去得也快,對于品牌們而言,每一次銷量爆發都憂喜參半。
當下游消費端的不確定性愈發突出,對上游產業鏈的柔性能力要求就越高。
事實上,這場數字化變革不只發生在化妝品行業,還在潤物無聲地席卷著消費、金融、汽車、文旅等各個行業場景。跑馬圈地的高增長時代揮手自茲去,用數字化提升經營質量正在成為一種跨行業共識。
數據的重要性顯而易見,其一度被拿來與土地、勞動力、資本和技術并稱五大生產要素,但據 Gartner 的研究報告,68% 的企業數據沒有被用來分析、使用;高達 82%的企業仍處于數據孤島之中。
順應旺盛的市場需求缺口,火山引擎早在2022年就發布了數智平臺 VeDI,將“數據驅動”的理念注入易用的產品,降低業務人員消費數據的門檻。去年4月,火山引擎又進一步更新“工具箱”,升級湖倉一體分析服務 LAS,Serverless流式計算Flink服務,并發布新品管理駕駛艙 Plus。
開箱即用的產品迅速在各個行業場景落地應用。
來自歐洲的博西家電,早在2014年就建立了數字化轉型部門,但直到2021年,在許多具體業務環節上還是“半自動、半人工”的模式。后來在與火山引擎的合作中,博西家電借助后者的增長分析DataFinder、A/B測試DataTester等產品大幅提高業務效率。
同樣用A/B測試提高效率的,還有金融領域的平安銀行。如今在平安銀行內部,A/B測試已經全面推廣應用,對接到如信用卡運營、App平臺運營、活動積分等14個業務平臺,以分流實驗的方式,實現數字驅動的決策。
但火山引擎提供的不只工具,而是“產品工具+方案+咨詢”一整套解決方案,并在落地過程中根據企業需求靈活調整。
比如在創元集團的案例中,由于企業自身的IT能力較強,火山引擎負責提供“工具箱”,對應的研發和開發工作就由美礪科技完成,雙方還會共建低代碼。
謝秀鵬相信,未來美礪科技可以像火山引擎一樣,服務外部客戶——這也是創元集團的野心之一,讓IT從服務部門變成一個利潤部門。
在企業數字化這個經久不衰的命題上,這家老牌化妝品集團交出了一份嶄新的答案。
尾聲
1942年,通用汽車邀請教授德魯克去通用汽車調研,德魯克在通用待了18個月,熬出了一本《公司的概念》。“管理學”首次成為一門單獨的學科,德魯克也成為組織理論的開山鼻祖。
德魯克的核心理念之一是:“現代組織中,每一位知識工作者都是管理者。”懂專業、懂業務的人,應該擔起貢獻的責任,直接影響組織的績效和成果。
彼時距離第一臺電腦誕生還有6年,企業們圍著財務的三張表和進銷存賬薄做生意,德魯克的理念像是天方夜譚,甚至受到通用高層的不滿抵制。
但不到一個世紀,互聯網的觸角就已經延伸至每個行業。企業在編碼字符中重塑了生命形態,數據在體系里輸入、輸出、匯聚,有如一座流動的富礦,成為一種全新的生產要素。
變幻莫測的時代里,數字化是為數不多的確定性。從數據驅動決策的亞馬遜,到手把手教員工讀公司財報的Netflix,世界上最敏捷的那批企業都已是德魯克的忠實門徒,并以各自的方式探索著數字化的最優解。
數據飛輪也是其中之一,它的內核可以如此概括:即使是最基層的員工,也能將數據用成一把趁手武器。火山引擎有個更直觀的標準——80% 的企業員工能夠使用數據產品實現數據消費;數據資產能覆蓋80%的業務日常分析場景。
當人們在飛輪中告別單調與低效,利用數據自主決策發揮更大創造力時,這世上就能少一位被管理學、成功學迫害的CEO,多一家好公司、一個好組織。
無數學者和高管為之煩惱的現代企業管理之謎,有時候就是這么簡單。
作者:黎錚
編輯:李墨天
視覺設計:疏睿
責任編輯:李墨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