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丑2:雙重妄想》于今天在內地正式上映,電影講述了小丑被關入阿卡姆精神病院后,與Lady Gaga飾演的哈莉·奎茵建立了扭曲的浪漫關系,同時需要分辨人生幻象和現實的故事。
你有沒有把這部影片加入到近期的觀影計劃里?雖然電影之前在國外已經“撲街”,但由小丑特質延伸出的時尚美學——小丑core (Clowncore),在這些年已經成為不少人的時尚靈感和萬圣節cosplay首選。
飾演小丑女哈莉·奎茵的兩位演員在片中造型上就盡顯小丑core的時尚風格。
Margot Robbie的撞色雙馬尾,選擇了小丑core中最有象征性的紅和藍,搭配相同撞色的眼妝和上衣,俏皮性感又很瘋,是無數人在萬圣節時爭相選擇的形象。
Lady Gaga的造型突出了眼妝,經典的馬戲團小丑放射性星星圖案頗為醒目,鮮紅西裝+黑白菱格內搭,把小丑core演繹得更加成熟嫵媚。
aespa成員Giselle在萬圣節就cos過小丑女,狠狠拿捏住其中的精髓,復刻全身撞色,瘋感十足,冷艷炫酷。
宋雨琦的小丑女造型則更多了一份活潑可愛,融合了舒適的運動服裝,選擇了少女風發飾和項鏈,把小丑core穿出了自己的特點。
今年在全球爆紅的歌手插排姐Chappell Roan在專輯造型上呈現了小丑core的不少元素,比如大膽多彩的眼妝、夸張蓬松的濃密卷發。
龔俊在綜藝里也有馬戲團小丑的造型。鮮艷的卷毛假發,配上多彩菱格圖案的紅色寬大上衣,非常醒目~
那么問題來了,小丑core為什么在時尚圈”瘋“了這么多年?這種風格有什么獨到之處,依然經久不衰呢?
首先,不妨先從藝術角度來看看。
兩個世紀以來,關于小丑的作品頻繁進入人們的視野。比如西班牙著名畫家巴勃羅·畢加索(Pablo Picasso)就創作出不少以小丑為主題的畫作。
Harlequin leaning, 1901 - Pablo Picasso
Acrobat and young harlequin, 1905 - Pablo Picasso
Harlequin with guitar, 1918 - Pablo Picasso
法國著名畫家保羅·塞尚(Paul Cézanne)和西班牙著名畫家拉斐爾·薩巴萊塔 (Rafael Zabaleta)都有關于小丑主題的作品。這些作品著色大膽艷麗、極具表現力,但能感受到畫面情緒并不高漲,更多是彌漫著惆悵和憂傷。
Harlequin, 1890 - Paul Cézanne
Harlequin and clown with mask, 1942 - Rafael Zabaleta
在這些作品中,我們能看到許多鮮艷的色彩、夸張的菱格、醒目的頭飾、濃艷的妝容,這些都是在小丑身上最具代表性的元素。在后來,它們也體現于Clowncore的時尚風格中。
而來自漫畫中的小丑(The Joker)是DC宇宙中一個重要且特別的角色。作為舉世聞名的反英雄(Anti-Hero),他的形象怪誕,有著慘白的面容、濃烈的血紅微笑、一頭詭異綠發,但他智商超群,總是做出瘋狂離奇的舉動,引起哥譚市不少混亂動蕩。
他和蝙蝠俠(Batman)是多年宿敵,與蝙蝠俠的種種對抗永遠是哥譚市的頭條。小丑是徹頭徹尾的大反派,他殘忍恐怖,放蕩不羈。小丑在IGN的“史上最偉大漫畫反派角色”排行榜上穩居第一,可謂實至名歸。
電影《蝙蝠俠:黑暗騎士》劇照
然而,我們在現實世界里熟悉的那個小丑是馬戲團中引人發笑的喜劇角色,總覺得他們是帶來無限歡樂的人。撲克牌中俗稱“大小王”的“Joker”,就來自馬戲團中的小丑形象。
小丑們常被貼上“滑稽”、“娛樂”的標簽,因為他們總用自己的丑態博觀眾一笑。即使身不由己,也要以笑容示人,以樂襯哀,更顯凄涼。扮演馬戲團小丑的大多是社會底層的人,迫于生計而以此謀生。工作中,要始終保持高強度的積極狀態,有巨大的心理壓力,不能流露真實感受,容易精神分裂。
這些處于底層被壓迫太久的人中,總有人被現實逼到極限,不得不通過極端方式展現自己,掙脫桎梏,哪怕手段狠毒瘋狂,而電影藝術的夸張手法可以讓此發生,并具有戲劇化色彩——這也解釋了為什么DC宇宙中的小丑會成為經典角色,因為他的殘酷與復雜,正來自于社會與人性。
《小丑2:雙重妄想》是先前于2019年上映的《小丑》的續集,主人公小丑由華金·菲尼克斯(Joaquin Phoenix)扮演。我們所熟知的另外兩版經典的小丑,一個來自2008年的電影《蝙蝠俠:黑暗騎士》;另一個來自《X特遣隊》和《扎克·施奈德版正義聯盟》。
《蝙蝠俠:黑暗騎士》中的小丑,由希斯·萊杰(Heath Ledger)飾演
《X特遣隊》中的小丑,由杰瑞德·萊托(Jared Leto)飾演
有趣的是,三位演員皆是奧斯卡獎得主。菲尼克斯和萊杰都憑借小丑一角獲得目前手中唯一的奧斯卡獎杯。這個復雜的角色需要對人性極度細膩的洞察,該“瘋”的時候就要徹底“瘋”起來,還不能缺少獨特鮮明的人物氣質。可以說,演好小丑,絕非易事。
小丑core的起源可追溯到19世紀60年代,它誕生于馬戲團、啞劇、喜劇等美學環境。這種風格善用鮮艷色彩,通過夸張古怪的造型與裝扮,打破社會的嚴肅規則,體現幽默張揚的美學主義風格。
和之前提到的電影角色小丑有所不同,小丑core所代表的更多是一種明亮、有趣和孩子氣的美學內容,與Rainbowcore和Kidcore息息相關。縱然人們忍不住會聯想到那位著名反派,但這也讓這種風格的層次更加豐富,多了些許神秘和怪誕。
小丑core里最常見的時尚元素有菱格、條紋和波點的幾何紋樣,紅白菱格、彩虹條紋以及各種波點都非常典型。彩虹、星星和氣球這樣的童趣圖案也很符合小丑core的思路。馬戲團的緊身衣、童趣的背帶褲和工裝褲、貝雷帽、各種浮夸的飾品、高筒襪、褲襪都是關鍵的服飾參考。
怎么一眼辨別出小丑core?比如派對帽或者小丑帽、鮮艷的厚底鞋、偏白的底妝+小丑眼妝+團狀腮紅、蓬蓬頭或爆炸頭、泡泡袖和蕾絲花邊,都和Clowncore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
Meadham Kirchhoff 在2012年的成衣秀上,就完全拿捏住了小丑core的核心美學要義。雖然已經過去了十多年,但對小丑core的詮釋依舊十分貼切。
小丑core的風靡,早就成為了現象級事件,不少藝人都紛紛致敬了這種美學風格。
歌手Doja Cat用濃眼妝來詮釋Clowncore的彩妝美學,這種妝可鮮艷可黑白,看你想表達什么心情,但眼下形似淚水的形狀才是點睛之筆。別忘了臉頰上的團狀腮紅,也是極具小丑core特點的部分。
歌手Harry Styles在表演中穿上小丑戲服。繁復的蕾絲鏤空花邊頗具宮廷風意味,讓小丑服復古又奢華,星星月亮的大型圖案和挺闊的長褲則是非常典型的小丑core元素。
喻言化身DC中的小丑,身穿紅西裝、黃馬甲和綠襯衫,直接致敬了電影中的經典造型。
從時尚角度看,小丑core是一種大膽的藝術表達。但小丑core不僅是為了展現時髦的穿搭與造型,還有著更深的內涵與精神意義。
小丑core并非現實社會的主流文化,作為一種獨特的亞文化,蘊含著呼之欲出的強烈反叛精神。
影視作品中的小丑,被理解為瘋狂和對社會秩序的挑戰。他作為混沌的代表,是一眾反叛者的領袖。小丑漠視權威和顛覆傳統的舉動,與亞文化中的反叛精神不謀而合。
小丑core對主流文化構成了挑戰,因為它打破了傳統審美和道德觀念的束縛,提倡個性、自由和多樣性。其實這也反映了人群的心理狀態。在越來越多的內卷與壓力下,人們會心生迷茫、無助和孤獨。小丑core作為美學和時尚的表達方式,提供了宣泄的途徑。
今年萬圣節,不如把小丑core加入你的cosplay計劃中,經典不出錯還可以隨心所欲,讓這種美學風格帶你好好“瘋”一把!
編輯Mago
撰文Lexie
視覺設計冰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