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村的原料深度測評系列又來啦!
這一期我們的主題是:面粉。
面粉是我們制作面包最重要的原材料。采訪過眾多精品烘焙門店的主理人/主廚后,我們也記錄了大家面對面粉選擇時的共同痛點:
●一直使用同一款面粉,想和其他店做出面團的差異化,但試錯成本高;
●面粉的操作性不強,店里的新人難上手,日常生產費精力;
●為了適配各種面團,面粉品牌多,庫存管理不方便......
我們可以看到,在大家越來越注重原材料的性能/參數的背景下,選擇一款可以長期使用,兼顧好用、好吃的面粉,并沒有看上去那么容易。
以近些年越來越受歡迎的歐式面包來舉例:不管是軟歐還是硬歐,法式面粉都成為制作歐式面包的第一選擇。
因此,我們選擇了市面上精品烘焙門店較常用的4款日本品牌的法式面粉,來為大家呈現本次面粉測評,幫助大家在“精品烘焙店的歐式面包如何兼顧好做&好吃”這個主題下,探索更多在生產層面運用面粉的思路~
測評產品則是這兩年烘焙門店必售,可本真質樸、也可風味多變的歐式面包:恰巴塔(含水量:約90%)。
配方和制程都非常簡單的恰巴塔,在所有條件都相同的制作情況下,操作手感、面團狀態和面包成品都有所差異。我們在下文測評都為大家整理出來了!
現在測評開始~
本次測評擁有多項維度,大家在閱讀時,可以參考以下測評目錄 。
測評目錄
1.感官對比
1.1 面粉粉質
2.操作測評
2.1 水解階段
2.2 攪拌階段
2.3 整形階段
●發酵翻面
●面團整形
2.5 烤焙階段
3.成品測評
3.1 外觀形態
3.2 風味口感
3.3 保濕性觀測
PS:受季節、溫度、機器、樣本批次(樣品量)、chef手感等多方面客觀、主觀因素的影響,本次測評結果及結論僅代表本次測評,且僅供參考。
1
感官對比
/面粉粉質 /
在說面粉的粉質之前,我們先來再復習一遍面粉的構成:即主要含有碳水化合物(淀粉)、蛋白質、水分、脂質、灰分等成分。
成分 含量 % 水分 13.0~15.0 蛋白質 6.0~15.0 碳水化合物 65.0~79.0 纖維素 0.2~1.0 脂質 0.6~2.0 灰分 0.3~2.0
▲小麥粉的成分:《面包學》
這里我們重點說一下灰分?;曳趾坎煌拿娣郏梢灾庇^地看出面粉顏色、粉質不同。
面粉的灰分含量,由制粉工藝決定:灰分由天然存在于小麥籽粒中的無機物質(礦物質鹽)組成,大部分來源于小麥的麩皮;在面粉研磨的過程中,越靠近外圍研磨出來的灰分會越高,而越靠近內芯則灰分就會越低。
即:較高的灰分可能意味著面粉含有的麩皮量高,則面粉粉質顏色會略微偏暗淡,麥香風味會較明顯。
▲ 日清百合花
▲ 日本制粉拿破侖
▲ 野赫中力粉
▲ 昭和CDC
這里由于光線與機器拍攝無法精準地呈現面粉粉質,我們以肉眼觀察到的呈現為準:
4款面粉粉質對比:
日清百合花:粉質細膩潔白。
日本制粉拿破侖:粉質較百合花偏黃暗 。
野赫中力粉:粉質與拿破侖接近。
昭和CDC:粉質相對最暗淡。
感官維度呈現出來的結果是:百合花的粉質偏潔白,其他3款面粉接近,均略微偏黃暗。此維度與面粉在實際生產中的運用關系不大,僅作為簡單延伸。
2
操作測評
剛才我們說了灰分,現在來說說面粉在操作維度最重要的指標——蛋白質含量。
蛋白質的定義這里再不贅述。我們需要知道的是——蛋白質含量高且質量好的面粉,對于面包制作來說,有著非常明顯的操作優勢:
吸水性:吸水性是面粉攪拌成團過程中面粉吸收水分的性能,往往吸水性越強越好。影響面粉吸水性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蛋白質的質與量,可以理解為:蛋白質含量越高,吸水性就越強。
延展性: 優質的蛋白質會在攪拌中形成強勁的面筋網絡,能使面團在經受長時間的攪拌和發酵后,依然能夠保持良好的彈性和強度,便于操作。
烤焙彈性:蛋白質越優質,越能攪拌出完美的面筋,烤焙彈性就越強,膨脹力也越強。
至于保濕性(抗老化性),我們后面再聊~
/水解階段 /
將面粉混合配方中的適當水量攪拌進行水解,靜置一段時間后可根據面團的狀態,觀察面粉的筋性狀態,并判斷吸水性。
*這里我們再總結一下面粉的吸水性:吸水性強的面粉可以在吸收更大量水份、便于面粉成團的同時,還能保證面團的支撐性好,且操作性強,可以使成品表現更優秀、面包的保濕時間更久(老化速度變慢)。
操作方式:將4款面粉各取2000g,與1300g水混合攪拌,室溫環境下靜置30分鐘。
▲ 日清百合花
▲ 日本制粉拿破侖
▲ 野赫中力粉
▲ 昭和CDC
4款面粉水解狀態測評:
日清百合花:水解后面團 狀態偏稀軟。
日本制粉拿破侖:水解后面團 狀態偏干,可以吸收再多量的水。
野赫中力粉:水解后面團 狀態偏干,可以吸收再多量的水,面筋強度較優。
昭和CDC:水解后面團狀態偏干,可以吸收再多量的水,面筋強度較優。
整體來看,拿破侖、野赫中力粉和昭和CDC狀態相似,都在水解過程中得到了較強的面筋,百合花由于蛋白質含量偏低,在這一階段的表現較弱。
/攪拌階段 /
將水解后的面團入缸攪拌,觀察并記錄攪打過程中及完成后的狀態(攪拌時間、出缸溫度、出缸狀態等),此測評維度可展現不同面粉的耐攪打性、可操作性等,優勢者更利于大量生產且利于新手操作。
操作方式:將水解后的面團與14g鮮酵母、6g麥芽精、40g鹽、300g魯邦種、500g后加水(分次加入)在攪拌缸中進行攪拌,全部吸收后再加入100g橄欖油,面團吸收后出缸。
▲ 日清百合花
▲ 日本制粉拿破侖
▲ 野赫中力粉
▲ 昭和CDC
*在攪拌階段,百合花面粉由于蛋白質含量偏低,吸水表現明顯有別于其他3個品牌,呈現為吸水速度慢(后加水加到一半時面團有癱軟趨勢,攪拌10分鐘后才能繼續加水) 、攪拌時間長、面團狀態偏稀軟。我們根據該款面團的實際情況,調整了液體配方加入的時機與順序來完成攪拌。
4款面粉攪拌狀態測評:
日清百合花:面團抱團速度較慢,水量加入一半時,面團已經較為癱軟;面團吃水速度慢,水量超出承受范圍,出缸時面團黏著性強,在面團攪拌階段操作性不強。
攪拌時間:23min22s/出缸溫度:23.8℃
日本制粉拿破侖:面團抱團速度尚可,吃水速度較快,加水后攪拌時間較長;出缸基本不黏手,在面團攪拌階段操作性不錯。
攪拌時間:22min/出缸溫度:22.6℃
野赫中力粉:面團抱團速度快,吃水速度較快,加水后攪拌時間偏長,出缸不黏手,根據狀態判斷,還可以加更多水;在面團攪拌階段操作性較優秀。
攪拌時間:26min/出缸溫度:23℃
昭和CDC:面團 抱團速度尚可, 吃水速度不錯,攪拌時間較短;出缸基本不黏手,在面團攪拌階段操作性不錯。
攪拌時間:18min22s/出缸溫度:21.6℃
可以總結為:在攪拌階段,百合花依舊在吸水部分偏弱,其它3款面粉整體相似,但也有各自特色:如野赫中力粉的吸水性非常強,明顯可以再提高水量;昭和CDC的攪拌速度非??斓?/strong>。
/整形階段 /
A/發酵翻面
面粉本身的品質與發酵狀態關系不大,更多與發酵相關的是酵母的質與量和糖的用量。
但是在發酵階段,淀粉和蛋白質都在酶的作用下被分解,使面團更具伸展性,推進氧化作用。而面團在發酵過程中最重要的變化就是產生氣體并且包裹氣體,使自身體積膨脹。
▲ 發酵前
▲ 發酵后
影響面團持氣力的關鍵因素就在于面粉中蛋白質的質與量:蛋白質質量越好,含量越多,持氣力就越強。
操作方式:在基礎發酵階段,將出缸的面團先在室溫發酵1小時,再進行翻面,翻面后再發酵1小時。
▲ 日清百合花
▲ 日本制粉拿破侖
▲ 野赫中力粉
▲ 昭和CDC
4款面粉發酵翻面狀態測評:
日清百合花:面團略癱軟,缺乏彈性 ,翻面時黏著性強。
日本制粉拿破侖:面團的彈性、延展性較好,質感Q彈,翻面不黏手。
野赫中力粉:面團的彈性、延展性強,質感Q彈,翻面不黏手。
昭和CDC:面團的彈性、延展性較好,質感Q彈,翻面不黏手。
B/面團整形
將發酵后的面團進行整形,在整形過程中感受并記錄面團的彈性/操作性。
操作方式:在基礎發酵后,整理面團,撒手粉,分割為180g/個,收成扁平形,再最終發酵20分鐘。
▲ 日清百合花
▲ 日本制粉拿破侖
▲ 野赫中力粉
▲ 昭和CDC
4款面粉整形狀態測評:
日清百合花:(為了達到合適的發酵狀態,多發酵了20分鐘)面筋結構偏軟,彈性偏弱;操作性一般。
日本制粉拿破侖:面筋結構良好,彈性較強 ,好操作。
野赫中力粉:面筋結構良好,彈性較強 ,好操作。
昭和CDC:面筋結構不錯,彈性較弱于拿破侖和野赫中力粉,優于百合花,較好操作。
與此前結論相同:除百合花外的3款面粉在整形階段手感相似,面團彈性較強,較好操作。
/烤焙階段 /
在烤焙階段,面團的爆發力與面粉本身的蛋白質含量和面團的吸水性均有關系:
蛋白質含量高(更重要的是質量好),攪拌出完美的面筋(最終制作出有彈力和伸展性的面筋膜),能結實地保持住二氧化碳,則烤焙彈性(膨脹力)強,面包體積會更加膨大。
操作方式:將最終發酵好的恰巴塔面團以上火250℃、下火230℃烘烤16分鐘(烘烤前噴3秒鐘蒸汽),觀察烘烤過程及完成后的面團膨脹狀態。
▲ 日清百合花
▲ 日本制粉拿破侖
▲ 野赫中力粉
▲ 昭和CDC
▲ 從左至右分別是: 日清百合花、日本制粉拿破侖、野赫中力粉、昭和CDC
4款面粉烤焙階段測評:
日清百合花:烤焙彈力較差,爆發力不強。
日本制粉拿破侖:爆發力不錯。
野赫中力粉:爆發力較為優秀,恰巴塔成品高度最飽滿。
昭和CDC:爆發力不錯。
在烤焙過程中及烤焙完成階段,可以觀察到野赫中力粉制作的恰巴塔外形最為高脹、爆發性強。
3
成品測評
怎樣的恰巴塔成品,算是優秀(符合亞洲人的飲食偏好)?
讓我們根據測評表現和結論,一起來看看吧!
/外觀形態
剖面組織/
面包展示柜中的產品的大小、烤色都是影響消費者選擇的因素。尤其是沒有其他風味食材添加的原味恰巴塔,經由同樣配方工序制作出來,差別還是較明顯的。
操作方式:觀察恰巴塔成品的外觀,以及切開后的剖面,對比測評。
看外觀——膨脹、烤色、表皮脆感及輕盈度
看剖面——不規則均勻的氣孔結構,濕潤而柔軟的組織感
▲ 日清百合花
▲ 日本制粉拿破侖
▲ 野赫中力粉
▲ 昭和CDC
4款恰巴塔成品外觀測評:
日清百合花:整體較扁平, 烤色略有不均,外皮較厚,氣孔較不均勻。
日本制粉拿破侖:膨脹性較好, 烤色均勻焦黃,外皮較厚,氣孔較不均勻。
野赫中力粉:膨脹性較好, 烤色均勻,外皮較薄,氣孔均勻。
昭和CDC:膨脹性較好, 烤色偏白,外皮較厚,氣孔較不均勻。
在外形評鑒階段,雖然由于水量過高,百合花此前的狀態略有不佳,但成品呈現及格;其他3款恰巴塔成品也各有特色。
*/發酵香氣/
在這里,我們還 剖開恰巴塔,細嗅并感受天然風土及發酵香氣,但是由于發現其呈現出來的氣味受配方中的魯邦種的影響較大,因此不做過多展開。
結論為:幾款恰巴塔在細嗅時均呈現程度不一的淡淡酸味,拿破侖面粉制作的恰巴塔酸味最淡,其他幾款較為相近。
/風味口感/
與外形測評維度一樣,由于沒有風味食材加入,原味恰巴塔在品鑒時,味覺的感官系統沒有受到太多影響,因此樸實的麥香味主導的風味會比較突出。
我們將通過風味和口感2個維度來品鑒。
操作方式:仔細品鑒恰巴塔成品的風味,對比測評。
風味——品鑒多款恰巴塔的麥香味濃淡及咀嚼愉悅感等
口感——品鑒多款恰巴塔的外皮、內芯等口感區別
4款恰巴塔成品風味口感測評:
日清百合花:麥香微酸;斷口性一般,外皮柔韌且較厚,較難咀嚼。
日本制粉拿破侖:麥香較淡; 斷口性較好,口感Q彈,外皮在咀嚼時略費牙。
野赫中力粉:麥香微酸; 斷口性好,皮薄好咀嚼,膠質感豐富,咀嚼時輕盈度佳。
昭和CDC:麥香微酸;斷口性好,皮薄好咀嚼,輕盈度不及野赫中力粉。
在風味口感維度,野赫中力粉制作的恰巴塔突出表現為外皮偏薄且輕盈,咀嚼愉悅感強,與其他幾款恰巴塔相比,有比較大的差異化和記憶點。
/ 保濕性觀測/
面包出爐的幾小時后,就會隨著失水而逐步開始老化,表現為整體失去彈性、變干,內部變得硬、脆,切割時掉屑明顯。
選用蛋白質含量高的優質面粉對延緩面包的老化有一定的作用,這還是因為其蛋白質質量好,吸水量相對較多,面筋結構強;在相對比例上,淀粉含量少,面包硬老化的速度就相對緩慢了。
對于恰巴塔(尤其是原味恰巴塔)來說,主流的吃法之一就是將其加工為早餐三明治,經常會遇到需要隔 夜再吃的情況。因此觀測恰巴塔第二天的食用狀態,是非常有必要的。
操作方式:常溫密封保存4款恰巴塔,第二天(24小時后),從觸覺、味覺2個維度對面包進行老化程度的觀測。
4款恰巴塔成品保濕性測評:
日清百合花:內芯觸感較濕,彈性不強;外皮和內芯嘗起來略干。
日本制粉拿破侖:內芯觸感偏干;外皮厚而存在感強,外皮和內芯嘗起來略干。
野赫中力粉:內芯觸感偏濕彈;外皮薄的特色仍較明顯,內芯的膠質感依然存在。
昭和CDC:內芯觸感偏干;外皮較厚,內芯仍有一定的膠質感。
測評結束,我們可以較清楚地看到除了百合花因為配方含水量高,吸水性能有所欠缺以外,其他3款面粉的攪拌狀態、操作手感在整體相似中有著部分差異,在成品品鑒時也各有特色。
▲ 左上:日清百合花、右上:日本制粉拿破侖
左下:野赫中力粉、右下:昭和CDC
幾款法式面粉制作恰巴塔的操作&呈現總結,我們也整理出來,供大家參考:
日清制粉·百合花:90%的含水量對于百合花來說有些偏高,體現為面粉吸水較有難度,面團可操作性不強;烘烤時爆發性有所欠缺,成品外皮偏厚韌,較難咀嚼,斷口性不佳;保濕性尚可。
日本制粉·拿破侖:90%的含水量對于拿破侖來說無壓力,面團可操作性不錯;烘烤時爆發性不錯,成品外皮較厚,斷口性尚可,略微有咀嚼難度;保濕性有所欠缺。
野赫·中力粉:90%的含水量對于野赫中力粉來說無壓力,可以繼續提高水量,面團可操作性比較優秀;烘烤時爆發性強,成品外皮薄,斷口性較好,咀嚼時輕盈度佳(賞味愉悅感最佳,有比較明顯的口感優勢);保濕性佳。
昭和制粉·CDC:同樣地,90%的含水量對于CDC來說無壓力,面團可操作性不錯(攪拌時間最快);烘烤時爆發性不錯,成品外皮較厚,斷口性尚可,略微有咀嚼難度;保濕性不錯。
最后再補充一個點:
吸水性強的面粉,在以上說過的操作優勢之外,還可以在生產時降低面包的面粉使用成本:
比如說,同樣是1000g面粉,一款面粉可以吸收650g的水,另一款面粉可以吸收800g的水,那么吸收800g水的面粉,就可以使用更少的面粉、更多的水(降低成本),達到和另一款面粉同樣乃至更好的面團效果。如此一來,不但可以降低面粉使用的成本,面包的品質也可以得到提升了(面包會更加柔軟、保濕)。
在精品烘焙發展到一定的程度的現在,我們不但要關注面粉本身的可操作性,也要注重通過選擇面粉來在面團的本質上進行改變(升級“食感”),使面包成品擁有能夠讓顧客記憶深刻的咀嚼特點,與其他同品類面包做出差異化。
你最常使用哪款面粉來做歐式面 包?使用感受怎么樣?有沒有換粉的計劃?
在評論區里聊聊吧!
參考資料:
1、《烘焙原理》,保拉·菲戈尼著
2、《面包學》,竹谷光司著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