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躲開了海鮮啤酒和各種紅肉時,一定還要注意這幾種廚房調味品,因為它們號稱“嘌呤代表”,做飯少用。
01蠔油
蠔油是用蠔(牡蠣)熬制而成的調味料。取新鮮蠔肉煮汁,取汁不斷攪拌熬制,加輔料精制而成。它味道極其鮮美,已逐漸成為老百姓家中常見的調味品。
也正是因為蠔油的濃縮制作工藝,使其嘌呤含量遠超正常水平。即便是加一小勺進入菜中,也相當于一小盤海鮮的嘌呤攝入量。
02鮑魚汁
鮑魚汁是發制鮑魚時所得的原汁,成品具有色澤深褐、油潤爽口、味道鮮美、香氣濃郁的特點,是粵菜的重要調味品之一。
鮑魚汁的嘌呤含量沒有蠔油那么高,但也不容小覷。愛吃"胡建人"的廣東人,如有高尿酸問題,還是少吃為妙。
03醬油
大部分醬油是用黃豆釀制的,經過制備過程,醬油中所含的嘌呤并不高,而且是植物性嘌呤,所以高尿酸、痛風需要考慮的是醬油中的“隱形鹽”問題。
根據資料顯示,6~10g醬油的含鈉量與1g鹽相當,如果醬油攝入過多也就相當于鹽攝入過量。
建議將醬油中的含鈉量也要計算在每日攝入鈉的總量里,如果菜品的調味料中已經有醬油,那么就需要相應的減少食鹽的量,另外也不能過多使用調味醬油。
04黃酒
黃酒是料酒中的一種,在平時做飯時適當加入一些黃酒,能夠起到調味去腥的作用,但是黃酒中也含有一定量的酒精成分,攝入體內過多也會加劇痛風癥狀。
黃酒中的嘌呤含量是比較高的,尿酸偏高的人群如果經常攝入黃酒這種調味料,會導致體內堆積過多乳酸,阻礙尿酸的正常代謝,使尿酸不斷沉積,形成尿酸結晶,加劇痛風癥狀。
所以像這類調味料一定要少吃,以防痛風癥狀越來越嚴重,加重腎臟的負擔。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