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我兩年前(2022年8月左右)寫的文章,其實是當時的一些隨想,現在看到覺得還挺有意思的,現在我把這篇文章補齊了后半部分,發出來供大家參考。
老實說,當時我是沒想到兩年過去了消費還是這么低迷,我當時以為到2023年年底就會有好轉了,看來疫情對全社會的影響還是有所低估。
另外,文章前半段里面的時間點都是當時的,例如“今年”指的是2022年,請注意。
這兩年因為疫情的緣故,很多人的收入和生活受到了影響,
今年(2022年)前七個月的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數據顯示出來,現在大家都不敢花錢,即使靠刺激汽車消費,總體消費增長仍然低迷。7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5870億元,同比增長2.7%。其中,除汽車以外的消費品零售額32046億元,僅增長1.9%。
今年(2022年)1-2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6.7%,開局還是不錯的,但是3月消費下降3.5%,4月下降11.1%,5月下降6.7%,6月份增長3.1%,7月份也僅為2.7%,這樣預計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僅會增長2%左右,今年(2022年)經濟增長主要靠出口和投資拉動了。
今年(2022年)確實感覺有些寒氣,互聯網企業總體是不太行了,而華為這樣的巨頭企業已經被美國制裁三年了,營收在不斷下降,而智能手機市場也處于低迷,銷量在下滑,同時半導體行業在景氣了兩三年之后,也開始有到達頂峰的跡象。
而疫情現在也在反復,全國一些地區在不時的“靜態管理”。
總之從對未來的收入預期來看,我們總覺得面臨很多不確定性,內心感到不太放心。
作為個人,我們顯然是無法左右大環境的,我們不是那種能夠改變世界的精英,因此很大程度上我們只能去認識環境,適應環境,并使得自己在這個環境下生存最優。
最近我一直在思考資產如何配置的問題,我們掙到的錢,總不能都換成現金放在銀行,畢竟現在一個穩健的理財利息也就是兩三個百分點。
這個作為一個戰略備用金是可以的,但是收益比較低。
那么把錢放在A股呢,今年(2022年)以來的A股可是讓股民傷心吶,很多板塊跌的一塌糊涂,基金也是同理,很多基金表現很差。
那么把錢用來買房嗎?今年(2022年)很可能人口都要負增長了,而且現在這個經濟形勢,房價再漲的可能性也不大。而且從家庭資金安全的角度來講,不少人自己還背負著房貸,有的房貸還不少,萬一遇到了失業裁員,連還月供都是個挑戰,更不要說還要再買房子了。
今天我就說一下我的一些想法,僅供參考,如果有一句話來總結的話,就是“尋找值得持有一生的資產”,再說一次,想法有些意識流,僅供參考。
1:人最大的資產是什么,其實是自己的健康。
我時常在計算根據我現在持有的各種資金和不動產,是否足夠我不工作的情況下保持不錯的生活水平一直到進入墳墓,這樣的計算,我覺得大多數人都會對結果感到焦慮,那就是發現自己還無法躺平,必須繼續工作才行。
如果你手里有100萬現金,即使你能找到不錯的理財收益產品,一年也就是3-5萬人民幣的利息,這個顯然是不夠你不工作躺平的,于是必須打起精神繼續去工作。
但很多時候我們并未意識到,健康是我們的最大資產,我們對未來的最大恐懼,其實就是擔心自己年老之后身體得病以及走向衰弱,擔心有一天得病無法醫治,老了沒人照顧,正是因為對此的恐懼,所以我們拼命的儲蓄給自己攢下養老錢,但你有沒有想過,如果你的身體一直保持強健,其實這一切擔憂都沒有必要,你的生活可以過的很輕松。
為什么年輕人可以不存錢?因為年輕人身體好,很少得病,少有這方面的后顧之憂。
現代社會生產力水平已經非常高,在身體健康強健的情況下,你隨便找一個工作都能一個月掙兩三千,三四千人民幣。
即使不工作,年老之后退休金一個月只有兩三千,只要你身體健康有活力,也足夠你的生活開銷和生存,可能只有生命的最后兩三年醫療開銷高些。
總體而言,你的身體狀況越好,以后的醫療支出就越少,也就越是能減輕你現在的心理擔憂和工作強度,提高你現在的生活水平。
因為身體強健帶來的醫療支出減少,你也就沒有必要為了拼命存養老錢而減少你現在的生活開銷,從而降低了你當前的生活水平。
對未來的恐懼我覺得最多來自對健康的恐懼,
恐懼會讓我們拼命儲蓄,降低現在本來可以在個人享受方面的支出,有一個強健的身體可以大大減輕我們的恐懼,減少未來的實際醫療支出,也減輕當前的心理負擔。
因此即使我們現在苦于找不到提升收入的渠道,但是我們至少可以堅持鍛煉,
和家人朋友去爬山,去徒步,去打籃球,羽毛球,去露營,和孩子一起到戶外玩耍,在身心鍛煉和愉悅的同時,還可能減少未來的醫療支出,何樂而不為。
另外沒事不要生氣,郁悶,一切都是浮云,你可能工作中因為領導,同事而不斷生氣,郁悶,但當你離開這個工作時,會發現根本就無所謂了。
每年要堅持體檢一次,提前發現自己身體有沒有什么問題,也花不了多少錢。
我就每年堅持體檢 ,就發現了一些問題,可以提前進行反應,
另外就是牙齒的保健,定期的洗牙,在深圳洗牙也就是300元左右就能搞定,但是對于牙齒健康很有幫助,我以前長期牙齦出血,一直以為是缺乏某種維生素,但其實是牙周炎的緣故,洗牙之后就好了,再也沒有出過血。
雖然現在種植牙越來越便宜,但是畢竟不如原生的好啊。
另外,我出錢贊助父母出去旅游,父母年級大了,但幸而現在身體暫時還行,雖然他們有醫保,但生病了再醫治也會影響生活質量。
我發現我母親在家的時候就不愛運動,體重會迅速增加, 已經顯得肥胖了。周末叫她出去一起爬山什么的,也是爬到半路就爬不動了,我知道是體重太高的緣故,而且母親還有高血壓,雖然現在暫時沒什么問題。
而我父親則很想趁著現在還能走動,把全中國都走遍,我非常支持,因為往年母親每次隨同父親出去旅游一個月回來,體重就會減輕幾公斤。
于是今年從七月到八月,父母帶著孫輩到山西旅游了一個月左右,往返的交通,在當地的住宿都是我直接給他們預定了,大概一兩萬人民幣。
我覺得這個錢花的很值,而且我會作為未來每年的固定支出,我覺得這是對父母的健康投資, 畢竟如果父母身體不好,提前幾年進了醫院,那生活品質不好,而且花的錢也更多。
2:重視婚姻伴侶的選擇和對子女的陪伴
把家人稱為資產顯然不合適,但我沒有想到漢語中是不是有更適合的詞匯,總之我們的父母,伴侶和子女確實是我們個人最為寶貴的財富。
在這里我想尤其說一下婚姻伴侶和孩子,
當我在盤點我擁有的最大財富時,
我覺得除了身體健康之外,就是我的家人了。
尤其是孩子們,能在把你氣個半死的同時,又帶來很多歡樂。
這么說吧,一家四口,在極端情況下夫妻倆都沒有工作,被裁員了,兩個娃學習也很差,就完全不是讀書的料,大專或者本科畢業了也找不到有上升空間的白領工作。
就四個人在深圳跑個外賣,一個跑5000,四個人也能月入兩萬,如果跑的勤快點,人均月入6000,那就是2.4萬了,另外存款總還有些利息吧?日子還是能過下去。
即使不跑外賣,就在深圳找個餐廳當服務員,現在深圳起步也是4500一個月了,而幾年前的起步價還是3開頭。
隨著中國老齡化越來越嚴重,以后藍領工作的收入還會不斷提升,不會比白領差。 下圖是我今年中在深圳龍華拍的餐廳招聘服務員薪資。
總之,只要一家人齊心協力,有人就有辦法,而且比你一個人想到的辦法多,這兩天我在社交媒體上看到有個網友分享她的故事,
說她的姑姑(還是姑媽)當年只身一人闖法國,后來在法國開了中餐館,發現收入比國內高得多,于是就把國內的親戚朋友都帶出來幫忙,這個網友作為小輩也出來了,到現在整個家族200多人散布在法國,西班牙等地做小生意,而且互相保持著聯系和互相幫助。
所以對我們來說,經營家庭也很重要,重要性不比經營事業低。
婚姻這個制度的顯著特點,是在于它的分化,
低質量的婚姻能夠讓人幾十年的生活在不幸福,不開心之中,
而高質量的婚姻不僅能時時的讓人感到愉悅,而且還能極大的提高生活水平。
這個世界是在競爭中發展的,而組建家庭是在競爭中獲取優勢的常用手段,但是伴侶的選擇非常重要,差的伴侶光是各種語言暴力和否定,就足以讓你每天活在自我懷疑和陰郁之中,更不要說還有來自雙方原生家庭的各種磨合,而離婚又會付出很高的成本,不僅僅是孩子,還有經濟上的嚴重損失。
而好的伴侶則可以讓人每天身心愉快,而且能互相在經濟上,心理上給予極大的支持,在經濟形勢不好,一方失去工作時,另一方還能繼續工作支持家用,提升穩定性。
尋找合適的伴侶,當然是在單身的時候就多花精力和時間。
理論上,你在某件事情上付出的努力越多,則獲得的回報越大,這是一個普遍性的原理。
如果你要尋找另一半,首先就要讓自己有獨特性。
比如尋找一個合適自己的穿衣風格和發型(這個最簡單,也很重要,多換幾個理發店多找不同的理發師,就能找到最合適自己的發型);
比如堅持鍛煉,練出型男/女身材,想一下為什么賈玲減肥了會上熱搜;
經營好自己的社交媒體,比如學習一個音樂技能,把自己邊彈邊唱的視頻發在自己的社交媒體上,搞不好就被和你相親的女生看到了;
比如說要相親了,把自己家里簡單裝修下,自己動手清理下屋頂,粉刷下墻壁,網上淘一些設計現代的二手家具,收拾的整潔漂亮,農村小院里多種點鮮花,總之顯示出自己的獨特性。
如果身邊沒有合適的又對你感興趣的異性,那就積極主動的認識更多的異性,
即使你再沒有異性緣,100個里面有1個合適的也夠了,那你的任務就是見夠100個人,不過現實中,往往是見了三五個就覺得好難,不想繼續了。
這就跟買房一樣,買到好房子的唯一秘訣就是多看,多看房一定能找到你心動的又買得起的房子,為啥房產中介比我們專業,而且老中介普遍有房,無它,看的房子多,了解的信息更多。
以上種種,都要求你要勤快,多花時間。
我記得林彪總結如何當好師長,其中一條就是指揮員一定要勤快,里面是這么說的:
“要勤快,不勤快的人辦不好事情,不能當好軍事指揮員。應該自己干的事情一定要親自過問,親自動手。
比如,應該上去看的山頭就要爬上去,應該自己了解的事情就要及時了解,應該檢查的問題就要嚴格檢查,不能懶,軍事指揮員切記懶,因為懶會帶來危險,帶來失敗。
又比方說,一個軍事指揮員,到了宿營地就進房子,搞水洗腳洗臉,搞雞蛋煮面吃,吃飽了就睡大覺。他對住的村子有多大,再什么位置,附近有幾個山頭,周圍有幾條路,敵情怎么樣,群眾條件怎么樣,可能發生什么情況,部隊到齊了沒有,哨位在什么地方都不知道,發生緊急情況的處理方案如何都不過問,都不知道,這樣,如果三更半夜發生了情況,敵人來個突然襲擊,就沒有辦法了。
到那時候,即使平時很勇敢的指揮員,也會束手無策,只好三十六計,走為上策。結果變成一個機會主義者。”
重視對子女的陪伴亦然,孩子是能夠感受到你的陪伴的,孩子對你的感情也和你陪伴的時間和質量成正比。
這篇文章寫于兩年前(2022年),那時候我長期不在深圳,因此和子女的關系我感覺還是有疏遠的,但是現在回頭再看,我換了工作回到深圳后,周末帶著孩子出去玩,
每天早上我騎著小電動送孩子上學,晚上有時間的時候輔導下作業,假期帶著去爬山,吃糖水鋪,玩卡丁車,或者平時偷偷帶著他們出去吃一些媽媽平時不讓吃的東西。
孩子們有時候會過來抱著我撒嬌讓我帶他們出門去玩,
而我只需要花100元就能讓他們在充氣城堡快樂的玩上一個半小時,這樣一個晚上就過去了。
或者花上40元多點就能在他們愛吃的甜品店吃上夏天的冷飲。
看著孩子們開心的樣子,作為父親真的是滿滿的成就感, 我感覺很快樂,娃也很快樂。
我也知道,娃再大一點,就不愿意理我了,小學及以前是培養親子關系的最關鍵時期,良好的陪伴對孩子的心理成長也最好。
我身邊有一些人,他們年齡也五六十歲了,但親子關系遇到了很大問題,
平時基本無溝通,他們說什么孩子也不聽,孩子也不愿意選擇工作居住和他們同一個城市,試圖親近和孩子的感情也不知道怎么做,但他們也無力改變了,因為孩子此時已經成年了。
無法從家庭獲得快樂,于是他們就只能繼續醉心工作了。
我的讀者里面男性還是居多,建議大家平時多花點時間陪孩子,不只是帶出去玩,也輔導下作業,不要不耐煩,把孩子的作業看成是你日常工作的一部分,每天看下微信群里面老師給孩子布置了什么作業,回家帶著孩子做,當你真的沉浸進去的時候,會發現其實并不難,孩子反而覺得有些崇拜你。
3:要把持有能長期持續產生現金收益的資產作為目標,但不要成為執念
能持續產生現金收益的資產,對于普通人來說無非就是房子和股票,買入是必須做的事情,你唯一需要決策的是買入時間。
不要糾結于過程中的損失,因為你不可能每一步都走對,你一定要目標堅定的達成結果。
達不成結果給你的損失才是最大的,而不是過程中的損失。
就舉個例子,上一個好大學,會讓你付出很大的代價,眼睛也近視了,犧牲了大量玩樂的時間,高中還會長期睡眠不足,這就是你過程中的代價,但最終結果達成是收益極大的。
相反如果你不考大學,那么的確這些過程中的損失就沒有了,但是沒有上大學這個結果沒有達成,本身就是巨大的損失。
2024年9月底的限購放寬,已經非常明確的表明了中國的房產哪里才是核心資產,到現在(2024年10月)還在限購的:
北京:對外地人購房資格仍有限制(社保和個稅連續繳納年限),但五環內和五環外年限不同。
上海:對外地人購房資格仍有限購(社保和個稅連續繳納年限),但外環內和外環外年限不同。
深圳:僅市區(福田,羅湖,南山,寶安區新安街道,西鄉街道)對外地人購房資格有限制,非市區對外地人沒有資格限制。
廣州:已經全面放開了。
或者進一步說:上海外環內,北京五環內,深圳市區。
這里不是說一定要這些區域內才是核心資產,而是說要找到你身邊的核心資產,就是平時多跑多看,找那種能持續產生收益的房產,別老是玩手機。
雖然大A股像是賭場,但是長期有穩定分紅的股票是有的,網上一搜隨便就能搜到,把過去十年A股高分紅股票的前30名都搜索出來,做個表格分析一下有哪些特征。
像能源,銀行類的央企國企就有不少,而且我覺得能源和金融是萬年產業,人類永遠需要。不知道什么時候買入,就逐漸分批用閑錢買入,覺得貴的時候就不買或者少買(例如買個幾百元,一兩千元)。
你是普通人,不要想著在股市賺大錢,你的目標只是兩個,
一是有公司會一直每年給你分紅,二是把資產多元化分散配置。
不要著急達成目標,長期保持關注,等待確定性比較大的機會更重要,畢竟普通人財力有限,并沒有太多試錯的機會。
資產多元化配置為啥很重要(要有現金,要有能保值的房產,要有能分紅的股票,要有娃),我總覺得從改革開放四十多年,尤其是2001年加入WTO以來,中國人享受了歷史上最好的一段持續經濟增長的時光,但是嘛再美好的時光也不會永遠持續。
其實歷史的發展變化起來是可以很快的,從清朝滅亡到改革開放也就67年而已。
4:達不到目標也沒關系,畢竟有錢人未必就多快樂,知足才常樂
我覺得收入與快樂的關系并不是完全成正比,并不是一個一直向上的曲線,
當你收入很低的時候,隨著收入增加你的快樂會增加的比較多,但終究有一個臨界值收入,超過這個收入,你的快樂并不會增加,甚至可能會逐漸減少。
原因我覺得是以下四個,在超過“快樂臨界值收入”之后,
1) 收入越高就越忙,屬于自己的時間就越少,人生都給了工作,給自己給家人的時間都少了,連好不容易出去露營也得參加各種電話會議;
2) 收入越高,原來的朋友就逐漸疏遠了,而又很難交到新的朋友,這個也非常重要,人類作為群居動物,家庭以外最大的快樂就是來自一群好朋友;
3) 收入越高,需要處理的人際關系越多,越復雜,你的公司老總,你的公司股東,你的投資人對你的期望會更高,你能沒有壓力嗎?隨便看下上市公司的總經理,每年都有不少人被換掉。公司里面還有人覬覦你的位子,你能不擔心嗎?
4) 收入越高,欲望會越膨脹,一旦投資得到的失敗就越慘重,這個例子也很典型,這幾年在深圳花一兩千萬,兩三千萬,甚至三四千萬買房的應該很有體會,隨便幾百萬就跌沒了,心理其實很沮喪又肉痛。
2016年8月的時候,媒體報道說馬云在內部會議說:
“在中國最幸福的人,是一個月有兩三萬塊錢,三四萬塊錢,有個小房子,有個車,有個好家庭,沒有比這更幸福了,那是幸福生活”
“超過一兩千萬,麻煩就來了,你要考慮增值,是買股票好呢,買債券好呢,還是買房地產好,超過一兩個億的時候麻煩就大了,超過十個億,這是社會對你的信任,人家讓你幫他管錢而已,你千萬不要以為這是你的錢”
這番話在當時受到了網友的嘲諷,但是我卻是比較認同馬云的話背后的含義的,淡定一些, 或許你當下的狀態就是最好的狀態,誰知道呢。
不過當我寫完這篇的時候,我又看了下這四點,發現唯有第四點我做起來最難,內心總有個聲音在說,
繼續折騰!把當前持有的資產出手,再加杠桿買入更好的優質資產!
反正不僅自己享受了,而且以后還可以給自己的孩子, 因此而增加的負債就再多奮斗幾年把它還掉 !
唉,這該死的上進心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