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后臺回復書名一鍵免費閱讀 : 明朝那些事兒 | 我與地壇 | 滄浪之水 | 長安的荔枝 | 生死疲勞 | 三體全集 | ……
在希臘神話里有這樣一個故事:
為了協助愛人忒修斯完成斬殺彌諾陶洛斯的偉大任務,阿里阿德涅給他提供了一把劍和一個逃跑的辦法,以確保她的愛人能夠歸來。
然而,忒修斯在完成任務后,竟毅然決然地把阿里阿德涅拋棄在納克索斯島上。我們不禁要問:這樣的愛情,究竟是童話?還是噩夢?
作為美國國家圖書評論家協會成員的卡梅拉·丘拉魯曾說:“一個人的生命并不比另一個低,當代的婚姻在理想狀況下應該是平等的。”
點擊圖片,購買《作家背后的妻子們》
她在其新書《作家背后的妻子們》中,分享了20世紀五段文學婚姻的故事,以詼諧、煽動性的視角帶領讀者審視五位作家紛亂的婚姻,揭示了創作過程以及金錢、權力和名譽在這種復雜而迷人的關系中所扮演的角色。
這是一本開墾、彌補的書,卡梅拉·丘拉魯為這些女人正名,并贊揚她們在婚姻中幸存下來的勇氣和韌性。
01
順從:滋養控制欲的溫床
在《作家背后的妻子們》一書中,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對同性情侶——烏娜·喬布里琪和瑞克里芙·霍爾。
1915年,兩人在倫敦的一次下午茶聚會上相遇,隨后她們公開過著“婚后”生活,隨心所欲。她們雖然有著世俗上最“不尋常”的關系屬性,卻有著婚姻上最“尋常”的角色定位。喬布里琪自愿承擔“順從妻子”的角色,而霍爾穿著考究的男士西裝,扮演“控制狂丈夫”。
曾經的喬布里琪是一個早熟的孩子,立志要成為畫家。年輕時她嫁給了一個比自己大25歲的海軍軍官。她痛恨做妻子,痛恨丈夫壓抑她的創作沖動。
可是當她為了霍爾離開丈夫時,喬布里琪乖乖接受了順從的角色,沒有一絲仇恨或嫉妒。其實從一開始她們的關系就是不對稱的,勞動的事全被丟給喬布里琪。
但她享受作為守門員的權利,比如:控制霍爾的日程表和與他人的溝通、管理家中工作人員、保護霍爾不受負面評價的傷害……
偶爾,她也會做一些翻譯工作,尋找自己的興趣,但是作為妻子的責任總是優先的。
喬布里琪全力支持丈夫的寫作,把霍爾乏味的書名改成更有趣的名字——從《斯蒂芬》改成了《孤獨之井》。
可獲得的回報卻傷了她的心,霍爾愛上了一個年輕的女子。其實喬布里琪做出的最大犧牲是她擱置了自己的創作抱負。
她死后幾十年,在理查德·奧姆羅德寫的傳記書評論里,讀者這樣寫道:
點擊圖片,購買《作家背后的妻子們》
“多迷人的一個女人啊!她似乎只想被當作瑞克里芙·霍爾的朋友銘記,但是她完全可以作為雕塑家、畫家、翻譯家擁有自己的事業。她有著極其慷慨的靈魂和熱情、充滿愛的本性……讀過她的故事后,我感覺我很想認識她!”
但話說回來,如果在這兩個人的世界里,喬布里琪覺得自己值得付出那么多,那她就肯定值得。
卡梅拉·丘拉魯在書中說:“喬布里琪和霍爾之間的‘婚姻’并非沒有許多心碎,只是兩個女人都是對方的‘北極星’。”她們之間的關系持續了近三十年,直到1943年霍爾去世。失去一生摯愛之后,喬布里琪成了霍爾遺作的忠誠守護者。
在本書記錄的五段婚姻中,她們的關系是唯一一段得以持續的。
02
冷暴力:無聲的精神虐待
本書的第二對夫妻是意大利小說家艾爾莎·莫蘭黛和阿爾貝托·莫拉維亞,他們的婚姻從一開始就不穩定。
莫蘭黛與本書中的其他妻子不同,她是最不會犧牲自我、奉獻他人的。但她依然是一個被著名的、多產的丈夫埋沒星光的女人,她也經歷了丈夫沒有經歷的關于創意野心的掙扎。
莫蘭黛像許多作家的妻子一樣,也經常覺得自己的丈夫忽略她、不想要她,她的付出都被當作理所當然。
她渴望丈夫的關注,但是丈夫從來都不那么投入。雖然這對夫婦在智力上旗鼓相當,但他們在性生活方面不和諧,從來沒有相愛過。因為他們關系中無法逾越的問題使得這段婚姻幾乎沒有存續的可能性。
不穩定的莫蘭黛經常對丈夫有攻擊行為,比如在公共場合斥責他、羞辱他。作為回應,莫拉維亞則冷酷、漠然,情緒價值跟一塊石頭沒什么區別。
可想而知,丈夫的漠不關心和軟弱只會讓妻子更加憤怒。據說,莫蘭黛還對女人懷有敵意。有一次,她邀請她的編輯——著名小說家娜塔利婭·金茲伯格出去吃晚餐,結果卻告訴金茲伯格寫的新戲劇“愚蠢、白癡、甜膩、做作、虛假”。
莫蘭黛的情緒非常不穩定,她有時確實惡毒、難以相處,尤其是面對她最親近的人時。但莫拉維亞還是為她著迷,他這樣描述莫蘭黛:“她的性格里有一種極端的、令人心碎的、充滿熱情的品質。”他對妻子作品的欣賞從未褪去。
莫蘭黛也欣賞丈夫作為一個作家的能力,但她討厭被人叫做“莫拉維亞太太”,拒絕跟他分享自己正在進行中的寫作。
他們的婚姻在二十年之后結束,但他們依然友好,保持聯系。其實他們的關系給彼此都帶來意想不到的東西,莫蘭黛在結婚期間獲得了名氣:她寫出了她最強也最暢銷的小說,獲得了重大文學獎項,最終成為意大利戰后最重要的作家之一。
03
假裝:被迫藏起來的痛苦
歷史長河中,很多女人不僅充當了創意伙伴的角色,同時還要保證伴侶的每一個需求都得到滿足,不論他們的需求有多么世俗、瑣碎、荒謬。
這些女人中很多人在被貶低、折磨、虐待的時候依然保持忠誠,而她們的丈夫試圖操縱、摧毀她們。
英國評論家肯尼斯·泰南曾鼓勵他的美國妻子依琳·鄧迪寫作,對她的才華表示贊賞,但是當妻子的首部小說成為暢銷書時,他勃然大怒。
他威脅妻子要離婚,警告她不許再出版下一部書。其實泰南一直是一個脾氣暴躁、以自我為中心的暴君,甚至是個虐待狂,他曾打斷了妻子的鼻子,威脅她不許寫作。
但作為回應,鄧迪第二天早晨就開始寫一部新的小說。無獨有偶,羅爾德·達爾享受他魅力十足的電影明星妻子帕德里夏·尼爾所帶來的星光,直到他開始痛恨妻子比他更加富有,將他埋沒在星光中的事實。
更讓人覺得荒唐的是,他的一個朋友還建議尼爾,如果想要修復他們的婚姻,尼爾可以繼續做家里的經濟頂梁柱,只要讓丈夫控制銀行賬戶就行,而且妻子尼爾還必須承擔所有做飯、打掃的責任。
點擊圖片,購買《作家背后的妻子們》
面對類似的狀況,伊麗莎白·簡·霍華德選擇跟金斯利·艾米斯離婚,逃離他令人窒息的需求,以投入她自己的寫作事業中。
在他們婚姻存續期間,霍華德欣賞丈夫的效率,認為他的紀律性是“一個無比優秀的例子”,但她也曾承認說:“我沒有同樣的時間去做那樣的事。”
她的精力被丈夫的需求侵占,她只得將園藝作為她的主要創作出口。
這是《作家背后的妻子們》一書中的另外三對夫妻,其實這三對伴侶都完美得令人羨慕,都嫻熟地掌握了假裝的技巧,可以藏起婚姻中關上門后的那份痛苦。
我們不禁要問:為什么這些女性選擇了嫁給那樣的人?為什么那些作家又覺得自己有權那樣對待女性?
本書作者卡梅拉·丘拉魯解釋說:“這些文學雄獅的自我像一個小國家那么大,在紙上非常強大,但在日常生活中他們就像無助的小貓,依賴妻子去給他們折傘、接電話、貼郵票。”
因為他們覺得自己是天才,無需學習如何煮雞蛋。
04
在《圣經》中,我們都知道夏娃的誕生是用亞當的肋骨做成的。
于是,“女人來自男人”構建了一個概念:女人的存在完全依托于一個占主導地位的男性,也只能靠他來認證。
點擊圖片,購買《作家背后的妻子們》
但在這本《作家背后的妻子們》中,作者卡梅拉·丘拉魯告訴我們:“每一段婚姻都承載著自己的秘密,有著自己的節奏和共識,以及特別的妥協。婚姻本就復雜,隨著時間還會發生難以捉摸的變化。每一段婚姻都是獨特的。”
因此,我們在研究著名作家的生活時,是時候重新定位妻子了。這些偉大的妻子都擁有一種和解的天賦,而這種天賦通常出現在女人而不是男人身上。
通過本書中這些非凡女性的故事,希望我們能夠反思平等婚姻該有的樣子,進而激勵當代女性的自我覺醒與成長。
圖片來源于互聯網,若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在歷史上,很多女性都曾遭到貶低、中傷、噤聲,而現在她們終于有了“實現自我價值”的希望,那就是“勇氣”。
只有勇敢地追求自己的夢想,不畏懼挑戰與犧牲,才能學會在家庭、事業與自我之間找到平衡,最終實現自我價值。
在婚姻中該如何定義妻子?
在評論區留言
編輯大大將選出3位最走心的留言
贈送《作家背后的妻子們》書籍1本
包郵寄送。
留言截止時間:10月22日中午12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