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年我最大的感受是:錢似乎變得更值錢了。回想起我五六年前買車的時候,那是各種對比、看攻略,什么金九銀十,反正想方設法的抄底價,以為自己是大聰明,反正即便明年小改款,配置也就那樣?,F在看來我還是低估了汽車行業的利潤率,曾經三十萬的BBA,現在只要二十出頭,更不要提原先二十萬、現在只要十多萬即可落地的日系車。更可氣的是,AI交互還大幅度進步了,科技感十足,再看自己的老爺車,簡直就是上個世紀的古董。一言以蔽之,在經濟下行的當下,技術下放、降價換量,才是企業存活的核心法則。
而這,亦是我在深入體驗曠世之聲M15C一周后的真實感受。
隨著蘋果手機帶頭取消耳機接口,便攜解碼耳放小尾巴的爆火在許多人的意料之中,不過問題也隨之而來。與安卓設備不同的是,蘋果對于Lightning/C口的輸出功率和電流有著較為嚴格的限制,這就使得小尾巴的音質上限并不完全取決于自身的音頻性能,還要受前端的桎梏,很難發揮出全部的水平。
要知道,蘋果 MFi 許可認證挺難通過的,在音頻行業中獲得該認證的產品少之又少。M15C能獲得這一認證,意味著能夠完美支持iPhone/iPad和蘋果生態連接,符合蘋果公司對外部設備耗電、兼容性的嚴苛綜合要求,也避免了隨意搭配USB設備對手機和系統造成損壞的風險。
受影響最大的當屬動態范圍和聲音力度。聽流行音樂可能還感覺不出來,但是切換到大場面氣勢向的音樂時,你就會發現聲音很平直,缺乏起伏。解決的方法也很簡單,要么在小尾巴里面內置個鋰電池,起到補充電能的作用;要么就是老老實實給蘋果交MFi認證費,有了官方授權,一路綠燈,自然好辦事,就能在最大程度上榨干前端的供電能力。今天的主角,官方售價599元的M15C,選擇的就是后者。
OK,老規矩,先來簡單開個箱。
M15C的包裝并無太多新意,與前作M15/M15i保持一致,都是通體黑色+內部上下堆疊+本體硬泡沫保護的設計思路。
外觀方面也沒有大改,依舊是航空鋁CNC+透明視窗的包豪斯家族設計,只不過顏色從沉穩內斂的黑色變為時尚潮流的銀色。
曠世宣稱M15C的研發初衷,是為了回應消費者對于Cirrus Logic芯片的期待??紤]到CS43198的指標很高,性能符合旗艦級的標準,價格卻要比ESS系的芯片優惠許多,因此在保留M15系列的電流模放大器的基礎上,換芯降價的M15C,在性價比方面有著先天的優勢。
值得一提的是,M15C的4.4mm耳機接口升級為Pentaconn,兼容性更好,只是成本不菲,懂得都懂。
除此之外,高/低增益物理開關,數據狀態指示燈,這些依舊具備。音量物理按鍵仍然缺失,只能通過專業軟件(如海貝音樂等)才能實現細化的音量調整,若是用流媒體APP如QQ音樂,網易云音樂等,則可能出現大一格音量太吵鬧,小一格音量聽不清的問題。
聲音方面。大的框架上,M15C是一款主打純凈透明、活潑俏皮,偏剛毅迅猛、飽滿順暢的雜食向小尾巴。第一感受,M15C的聲音符合我對CS43198的絕大多數認知,素質感很強,線條感凌厲,聲線硬朗清晰,很強調速度感。直來直往,通透明亮,絲毫不會拖泥帶水,是下限相當高的全能型調音。
M15C打動我的地方,主要在于以下兩點:
其一是超越價位的素質表現。我常說,如果一個品牌高中低端產品聽起來都一個味兒,只能說明工程師偷懶了。換言之,音樂不分高低,但演繹的方式是存在高級感和接地氣的差別的,在不同價位的產品做出不同的傾向性和差異化,且都能被消費者認可,才是真正成功的企業。
從這個角度來說,我會覺得M15C的風格頗有些順勢而為的意思。拋開CS和ESS芯片本身取向的不同,M15C很神奇的實現了,與M15/M15i處于同一素質水平的前提下,兩種截然不同的樂感和聲底:相同的是,寬廣宏偉的聲場依舊在,扎實沉穩的結像依舊在,只不過相比較溫暖厚實、主打醇厚韻味的M15/M15i,M15C更加透明無染,緊致迅速,更注重英姿颯爽的干練和清新脫俗的細膩。
具體來說,M15C的低頻量感并不算特別多,凝聚緊實,有著不錯的打擊面積和落地感,彈性稍微有些直給,回彈嚼勁稍欠,亦沒有漫天彌散的回甘,而是在保證歡愉和輕松的氛圍下,起輔助作用的點綴向低頻??赡馨袥]那么重口,但至少不會給人下半身殘廢的缺失感。
中頻人聲清晰銳利,齒音順滑悅耳,距離合理略近,口型大而飽滿,厚度適中偏薄,是相當有感情、且有一定女毒傾向的互動向人聲,在立體開揚的空間感加持下,很有小資怡情的安定感。
高頻細節頗多,亮度亦是可圈可點,延展并不過分追求極致的余音繞梁,更多是以柔和耐聽為前提的華麗,對于樂器的音色還原和定位亦是精準,很聰明舒適的調校。
其二是堆料加成的動態范圍。M15C內置了M15/M15i同款兩顆四組SiP電流模放大器模組,推力強悍,卻不力大聲粗,依舊有著不錯的細膩度。在精密電源管理系統加持下,主觀感受上已經將CS43198的潛力發揮的相當全面,尤其是在動態范圍這種同價位小尾巴不太會關注、可能費力不討好的高階參數,M15C體現出了不俗的磅礴氣勢。難能可貴的是,這還是在不以低頻量感為主的討巧思路下營造出的開合感,是實打實的硬素質,很適合歌單雜食、偶爾還會聆聽OST和大小編制古典音樂的朋友。
回到標題。我本以為M15C只是換了個顏色而已,實際體驗過后,我發現M15C的的確確是一款全新的產品,并非換皮那么簡單。與M15/M15i的差別堪稱一耳朵可聞,是更現代、更符合年輕人口味的那個。
總的來說,考慮到M15C只要599元的售價,如同開頭的故事一樣,我屬實覺得M15C能擁有如此出色的音質,是有些不可思議的,只能用大環境不好來解釋了。
那么,M15C 的出現對于 1599 元的 M15i 來說意味著什么呢?客觀來講,兩者雖然風格不同,但音質差距遠沒有價格差距那么大。正如前文所說,這是由于芯片成本以及發布的時代背景不同所致。就好比我買車的案例一樣,不同時期的產品有不同的特點和價格定位,這是很正常的情況,只能說早買早享受,晚買享折扣了。
一句話總結我對M15C的認可:那些始終沉得住氣,按著預算一直沒出手的朋友們,這次你們是真的可以下單了!
以上
By鐵西遲之謙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