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老鐵都在問:牛還在嗎?答案是肯定的!只是從瘋牛,變成了慢牛。從周末發布會就能看得出來,大家不要低估了上面的決心。
慢牛的結果必然是分化,市場都是權重搭臺,題材唱戲,接下來選對板塊和標的才是關鍵。如果你不知道接下來題材的方向,可以去看看圈內頂級大佬老喬的操作。遠的不說,之前帶領粉絲操作的銀z杰、東方cf全都翻番,并且在10月8號明確提出情緒高點,讓大家輕倉。吃到了利潤還規避了風險。這些全都是公眾號文章提前發布,妥妥的馬前炮。
大家可以點擊下方名片關注老喬的操作,真誠推薦!
2024年諾貝爾文學獎頒給了韓國作家韓江,這一點都不意外,因為日韓的文學藝術一直處于亞洲的前列。
我特別喜歡看韓國電影,尤其是他們拍的現實題材,描寫政客黑暗腐敗的,一針見血,而且上不封頂,連總統都逃不過鏡頭的批判。當然,我國也有反貪片,但怎么說呢,打老虎上升到某個階層就戛然而止了,上面全都是好人,頗有點刑不上大夫那味。
韓國這次的文化大爆發,其實早在2017年就出現端倪了,那一年他們推出了一部非常優秀的影片,叫《出租車司機》,是由演技派宋康昊主演的。
這是一部以“光州事件”為題材的電影——這一段獨裁歷史是韓國人喜歡反復提起的陣痛,講訴渺小的個人在無意中卷入了政治漩渦,在目睹了一系列的社會不公之后,覺醒了公民意識,開啟了追尋自由之路。
《出租車司機》是韓國送審奧斯卡的片子,那一年我們送審奧斯卡的是《戰狼2》。
其實《出租車司機》在同類型的電影中并不算最出彩的,同樣是宋康昊主演的《辯護人》也是以“光州事件”為背景,我個人認為更為優秀一些。但奇怪的是,《出租車司機》在我國各大視頻網站都沒有上架,就連豆瓣上也刪除了這部電影的條目,導致很多人都跑去在一部國產的同名電影下面瘋狂打五星。
韓國電影的綻放也經歷過陣痛,1962年,?樸正熙政府制定了《?電影法》,進一步加強了對電影內容的控制。1988年,隨著民主化的推進,電影審查制度逐漸松動,但仍然存在嚴格的審查。直到1996年,韓國憲法法院裁定電影事前審議制度違憲,完全廢除了電影審查制度,從那以后,韓國電影才得到了起飛。
畢竟沒有人可以戴著枷鎖跳舞。
所以這次韓國作家韓江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并不令人意外。但我只是有點擔心,韓江拿獎之后,會不會被韓國人罵成“韓奸”?畢竟莫言就曾經享受過這個待遇。
這個女作家韓江可不是什么正能量雞湯寫手,她的作品大多辛辣而諷刺,比如她也寫過一部以“光州事件”為背景的小說,叫《少年來了》。
小說以一位名叫董浩的學生為切入點,講述了個體與暴政之間的聯系和思考。諾貝爾評委會給出的獲獎說明是:直面歷史創傷,揭露人類生命之脆弱。
可見,這部《少年來了》是她拿獎的關鍵作品之一。
那么問題來了,像韓江這種專門揭歷史瘡疤,描寫社會陰暗的行徑,真的沒問題嗎?韓國人真的能容下他嗎?她真的不會被罵成“韓奸”嗎?
真的不會有人去法院起訴韓江,代表五千萬韓國人,一人向她索賠一元錢嗎?
畢竟這些事情不久前都發生過,還歷歷在目啊。
我不知道韓江會在諾貝爾領獎現場說什么,但莫言當年領獎時的演講,我現在還記得其中一句:
“當眾人都哭時,應該允許有的人不哭。當哭成為一種表演時,更應該允許有的人不哭。”
莫言是一個偉大的作家,只是有太多的人配不上他。
歷屆諾貝爾文學獎得主都有一個真誠且勇敢的靈魂,有的甚至因此流亡他國。你不知道這個獎項帶來的到底是榮譽,還是詆毀;到底是可以暢快地發聲,還是從此以后永遠緘默。
總之,我為韓江捏把汗。
慢牛行情已經開始,如果你對接下來的操作拿不準方向,那么強烈建議一定要去關注老喬,看看大佬這波切換的思路,即便是不抄作業,也能提升對市場的認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