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漢末年,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將漢獻帝劉協控制在自己的手中,已達到號令天下諸侯的作用,而漢獻帝此時也淪為傀儡,實權全部掌握在曹家之手;曹操死后,繼位魏王的曹丕更是直接逼迫漢獻帝禪讓,自己稱帝,以魏代漢,并將漢獻帝封為山陽公,讓其搬到山陽居住。之后,劉協和他的后代一直在山陽生活,但是到了劉協的玄孫一代時,天下已經由司馬家掌控,司馬炎篡魏建立了西晉王朝;此時劉協的后代分成了兩個分支,一部分繼續留在山陽生活;另一部分人效仿秦國的徐福,以求取仙丹之名,乘船東渡,去到了倭國(即日本),在日本開枝散葉。
東渡的這支劉邦的后人的帶頭人是劉協的玄孫劉阿知。當時西晉篡魏,他意識到天下將亂,就對他的舊臣說:“我久在此地,恐有覆滅之禍。聽說倭國較為安定,我決定率家族東渡。”而后劉阿知就帶領著一部分族人共2040人,以求取仙丹之名,乘船東渡,經過四個多月的艱難航行,歷盡磨難,九死一生,終于到達了倭國。
因劉阿知和他的族人都是漢朝子孫,而漢朝在當時的日本人心中有著極高的地位,所以他們在日本很順利的安定了下來。劉阿知和他的族人在日本落戶后,建立了一個部族,被當地人稱為“渡來人”。由于當時的日本非常的落后,劉阿知憑借著從漢朝帶來的先進的文化和生產技術,迅速地在日本站穩了腳跟,并成為了日本的一個地位頗高的新貴族。日本史學家坂本太郎在《日本史概說》這樣評價這群“渡來人”:劉阿知一族及其后裔傳入日本的漢文化,無論在精神上還是在物質方面,都給日本文化以劃時代的影響。
劉阿知的兒子劉都賀因帶來了中國的紡織技術被封都賀王,并賜信直。因為劉阿知的后人對日本作出了很大的貢獻,先后又被賜姓坂上,大藏;后又衍生出丹波,秋月,高橋,波多江,江上等姓氏。到了日本朱雀天皇時代,劉阿知后代也是劉邦的第35代孫大藏春實因平定“天慶之亂”有功被封為征西將軍。而后大藏春實在九州原田筑城,此后居住在這里的劉邦后人就以原田為姓,漸漸就形成了現在日本著名的原田家族。
這支由劉邦后人建立的原田家族,至今已傳到了劉邦的93代,他們保留了代代相傳的族譜,并注明自己是劉邦的后人。他們還在九州島福岡市修建了漢太公廟,按照傳統禮節到漢太公廟對劉邦等劉姓祖先進行定期祭拜。1988年,他們更是專程由日本到中國祭拜他們的祖先劉邦等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