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雨姐怎么也想不到,有一天,自己會以一條獨特賽道,走進央視新聞。
這一次,她算是在全國徹底出名了。
可惜,出的是壞名。
紅薯粉條翻車事件,沸沸揚揚鬧了快一個月。
我們終于等來了大結局。
直播中雨姐是這樣說的:
嘎嘎干凈,除了紅薯淀粉,飲用水,食用明礬,啥都沒有。
檢測結果卻是這樣的:
送檢樣品未檢出紅薯源性成分,檢出木薯源性成分。
口口聲聲貨真價實,實則又是一場虛假騙局。
紅薯粉里沒紅薯。
2024年,比老婆餅里沒老婆更大的笑話,終歸是誕生了。
當地監管局,已經對其進行了行政處罰。
165萬元的罰單,放翻車之前,估計雨姐開播半場就給補上了。
你以為就紅薯粉條是假的。
事實是,除了農村,一切都是假的。
多少人羨慕的視頻里充滿煙火氣的小院子。
如今,已經人去房空。
因為,房子是租的拍攝場地。
熱鬧的生活,都是一條條剪出來的。
出鏡的貓貓狗狗,都不過是“道具”。
更可笑的是什么?
當地村民告訴記者,東北雨姐,壓根兒就不是當地的村民。
徒弟們,團隊很多人只是在村里租了房子。
平時大家都不住這,只有拍視頻,開直播時過來。
“這些人并不是在記錄農村生活,而是在表演農村生活。”
果然,勤勞能干也好,淳樸善良也罷。
我們看到的,都是別人想要我們看到的。
有些人的成功不是偶然,而是專業的。
虛假人設,虛假表演,虛假產品。
到底還有什么是真的?
坐擁兩千萬多粉絲,本本份份也能盆滿缽滿。
非要把做人底線丟下,基本誠信良知也不要。
到頭來,這出精心編制的“大戲”中。
最大的受害者,不過是被騙的團團轉,還在幫雨姐們數錢的“家人們”。
不過是每一個在直播間,視頻下,真情實感過的我們。
2
有段時間,真的喜歡看雨姐的視頻。
那里沒有勾心斗角,只有鄰里間溫暖互助。
那里沒有俊男靚女,卻有難得的淳樸敦厚。
工作忙碌一天,看著雨姐雷厲風行的干農活,聽著節奏鮮明的背景音樂,突然渾身就充滿了勁兒。
可誰能想到,還是眼看她起高樓,眼看她樓塌了。
2000多萬的粉絲,讓她發現了表演干農活兒,比真正干農活收益多得多的可悲事實。
每天輕輕松松日進斗金的收益,也讓她逐漸忘卻了初心。
這不是雨姐第一次帶貨翻車。
第一次,是她賣99元一只的東北大鵝。
如此低價,眾人紛紛質疑是非洲雁冒充的走地鵝。
在其避重就輕的解釋下,這次不了了之了。
第二次,是她帶貨盤錦稻田蟹。
打著正宗的旗號,結果,所謂稻田蟹,就是把河蟹抓起來放到稻田里。
在其巧妙的自辯下,這次還是化險為夷了。
第三次,就是這回的紅薯粉條事件了。
被打假博主曝光后,一會哭著道歉,淚灑直播間,看著比被打了的博主還委屈。
一會發表聲明,產品符合安全標準,就是不正面回答,大家最關心的里面是不是只有紅薯成分。
以為避重就輕,偷換概念,就能如前兩次一樣蒙混過關,什么事都沒有。
可這次不能如其所愿了。
再一再二還再三。
虛假宣傳的罪名是怎么認定的?165萬的罰單是怎么開出來的?
是因為調查人員發現了關鍵證據。
東北雨姐,明知配料表有問題,依然在直播間大肆宣傳叫賣,睜眼說瞎話的證據。
知假售假。
把粉絲,把家人們當傻子。
真正聰明的,180個心眼子的,只有視頻里看似憨厚老實的雨姐一家。
如果不是找到關鍵證據,我們還要被騙多少次呢?
以為他們住著毛坯房,過著最淳樸的生活。
實際上,他們背后,不只有一個強大的團隊,還有20多家公司組成的商業網。
大公司遼寧雨姐電商直播孵化基地,注冊資金就有300萬。
四層大樓房,看著也不失氣派。
招牌上紅布專門蓋著的“雨姐”二字,實屬掩耳盜鈴。
小公司們則負責分擔風險,化整為零,成功避稅。
可惜,算盤打得有多響,這次摔的就有多慘。
掉粉200萬是小,被官媒央視多次點名。
東北雨姐,這次真的危險了。
以后還能不能翻身,也要畫上一個問號了。
3
互聯網時代,流量為王。
有藝術家曾預言,在未來社會,“每個人都能在15分鐘內出名”,“每個人都能出名15分鐘”。
他怎么也想不到的是。
比15分鐘定律更可怕的,會是15秒定律。
一個短視頻,多少人一夜爆火,一夜暴富。
這幾個月,爆火如深夜懸疑劇場“聽泉鑒寶”,如反差抽象帶貨派“K總”。
前者一個月漲粉近千萬。
后者一個月漲粉超千萬。
流量不停造神。
逃不過的定律卻是,你方唱罷我登場。
風頭正盛的關頭,在輿論漩渦下。
10月9號,聽泉鑒寶宣布短暫停播。
今天的熱榜上,K總也宣布了要沉淀一段時間。
具體原因不得而知,只能說,爆紅落到個人身上,真不是誰都能平穩持續給接住。
如果沒有德行,學識,認知為基石。
再大風光無限,也只能過眼云煙。
如果沒有真心,真誠,真實為依托。
再多潑天富貴,也只能罵名收場。
從小楊哥到東北雨姐。
從樊小慧到王蓉三娃媽。
什么時候,網紅的歸宿,能不是翻車?
什么時候,我們付出的真情實感,能不變成笑話?
說到底,這世界就是一個巨大的楚門的世界。
不想以身入局,一定謹記以下兩點:
第一,不要輕易相信苦難人設。
尤其坐擁百萬粉絲,日子還比你過的苦的。同情他們,會讓我們輸的很慘。
多少三農人設大網紅。
記錄的不是真實生活,而是欺世盜名的證據。
表面吃苦,背地開路虎。
視頻里住著毛坯房,視頻外住著大別墅。
國家努力扶持,卻讓有心之人鉆了空子。
更該憤怒的是什么?
當這些演繹的窮苦占據視線,真實的苦難就隱入塵埃了。
第二,學會祛魅,是互聯網世界必須掌握的技能。
網絡世界,五花八門,看似有我們羨慕,想要寄托的一切。
內里的丑惡復雜,卻是我們普通人難以想象。
那些拿著日入百萬的紅人,你根本不知道錢是怎么來的。
那些看似牛逼哄哄的人生,你根本不知道幾分真幾分假。
去掉對任何人的光環效應,才能看到我們自己。
回歸現實生活,才是我們真實的歸宿。
愛我們身邊具體的人,才是我們最終的使命。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