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末有福利
相較于走過的其他城市,長春的咖啡文化整體起步較晚,但卻具有集合性,呈現出復古與潮流共存、精品與快消共立的狀態。長春市朝陽區的桂林路,正是長春咖啡產業的主要集合地,在這里,除了星巴克、瑞幸等連鎖品牌之外,還有許多獨立的精品咖啡店。
在這個街區,最早做起精品咖啡生意的是位于西康胡同1375號(現址)的GOIN ZHANG 光陰咖啡館,那年是2005年。九年后,長春的第一家星巴克入駐,以“每人,每杯,每個社區”和“?第三空間”的經營理念刺激著每個蠢蠢欲動的“準主理人”們,自此,創造屬于自己的社群便成為大家追逐的目標。這段期間,桂林路的精品咖啡店如雨后春筍般涌現,滋養著這片學生之地,海成也是其中一位。隨處可見面孔青雉的學生抱著學習資料,踏進屬于他們的“棲息地”。
2020年,疫情席卷整個地區,那年冬天,是東北最寂靜的冬天,大街上沒有四處閑逛的人,店門口的鈴鐺也不會發出聲響,只剩下陣陣哀嘆,隨之而來的是歇業關店。沒有幾家店挺到春天。
不過,春天還是會到來。
01 起點與領路人
GOIN ZHANG光陰咖啡館
長春咖啡行業領路人,復古搖滾時期的早咖夜酒
今天的故事,我們會走進長春第一家精品咖啡店GOIN ZHANG 光陰咖啡館,和他一起聽過去的CD,聊他的青澀回憶,再去從2018年堅持創業,抵過疫情,并作為長春第一家參加北京頤堤港咖啡節的33Coffeelab坐坐,見證屬于他們的抗疫戰果,最后推開春上咖啡的店門,聽聽屬于一朵的“長漂”故事。
GOIN ZHANG 光陰咖啡館,其前身是2001年開于吉林大學南校區北門北源郵局后二樓的“這里酒吧HERE BAR”。如今陪伴許多年輕人走過了23年的時光,無數青澀的回憶從這里開始,在這里發出萌芽、結出果實,春夏秋冬、光陰如梭,有的人變了,老張卻沒有變,一如既往的經營著這個“屬于大家的消遣空間”。
跟很多大學生一樣,畢業在即,心中充滿對友情的不舍和對事業的展望。主理人老張想要創造一個屬于自己和朋友們的空間,但是并沒想好具體要做什么。在機遇巧合下,他租下了桂林胡同1089號(舊址)這間一開始只有47平米的地方,開啟了他的酒吧生意和分享音樂之旅。現在店內保留了裝滿CD的陳列柜,如今已經是懷舊的產物。
主理人老張開咖啡店的契機是熱戀中的妻子對制作咖啡很感興趣,并且老張的表哥恰好學習了咖啡制作:索性買臺機器做“早咖夜酒”。在那個年代沒有這個概念,這么看來,老張真的是一個很前衛的人。
二十年載,有許多年輕人白天在光陰咖啡館里埋頭學習,晚上在樓下的酒吧里談情說愛,老張說這些年參與過太多人的故事,講也講不完。作為長春早期的本地咖啡品牌,在開咖啡店這方面,老張傾盡了許多心血。
堅持引進SOE單品豆,是屬于老張的執著。除此之外,老張還不斷地保持著門店的活力,并成為城市文化結構組織的有機要素,自創立以來一直以其特有的人文情懷和文藝氛圍吸引著這個城市里眾多的年輕人,并對他們產生著積極影響。
細節決定成敗,堅持優良咖啡品質的同時,專注于一切有意義的小事,希望通過他們讓更多的年輕人慢慢地開始關注那些不被關注的事情:關注環保、關注歷史、關注長春這座城的生活與環境和自我個體與這世界的關系。
每一杯咖啡的出品,會搭配一包特色鮮蔥酥餅干。
在多個領域進行積極傳播、探索與參與,老張將咖啡、獨立音樂、本土文化、創意、環保、公益等元素進行多元結合,并不斷吸收新晉元素,將健康、自然、自由、簡單的生活理念,慢慢融入其中,讓更多的年輕人在這里認識生活,并開始熱愛生活。
桂林路,一個長春年輕人的聚集地,在這里,能見到許多新鮮的血液,東師的高中生、吉藝的大學生,這里作為長春年輕血液的主要生活場所,自然流動著屬于這些年輕人們的血脈。
那時候胡同里什么都還沒有,很安靜,街面上就一家裁縫店,夏天時綠樹成蔭,可以坐在門口看來往的人,等待那些有意思的人在這里駐足,讓他們在這里找到那些來源于生活,簡單而平淡的快樂,并留下美好的回憶。
這就是光陰咖啡館最初的樣子。
老張說:光陰咖啡館最初只是我一個人用來收藏兒時夢想的地方,碰巧被大家所喜歡,然后又幫著大家承載了一些他們夢想的故事。在這里,有咖啡有酒,有音樂有朋友。現在的光陰咖啡館已經并不是單一意義上的咖啡館,而是一個多元的內容豐富包羅萬象的自由之所、開放之所,提供給每一個人。引用法國詩人伊夫·博納富瓦的詩:“愿有一地備給遠方來客,一個冰冷的無家可歸的人,一個給燈聲所誘惑的人,在孤屋之光亮門檻上。”
光陰咖啡館便是這樣的地方,愿城市里那些游蕩無所的人來到這里,喝杯咖啡或酒,然后認識和他們一樣的人,并給彼此一絲溫暖。我們愿意在這為每一個孤獨的人留一盞燈。我們就是一間“城市角落里的咖啡館”,來與不來,都會靜靜地在城市的角落里等你。
長春的咖啡故事還在繼續。
02 新生力量,叛逆蓬勃
33Coffeelab
穿著背帶褲的北極熊邀請你進店坐坐,喝杯咖啡
迪斯科的燈球照射著咖啡吧臺,搭配R&B音樂,使得整個店面沉醉在了音符里。令人放松的音樂和忙碌的吧臺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來到33Coffeelab的客人絡繹不絕,藤木編織的凳子上積攢著熱情,不曾降溫。
踏上東北的柏油馬路,雨滴浸濕了店門口的竹葉,推開門,淡淡的咖啡香氣和來自咖啡師的親切問候,讓那份歸屬感更加深刻。
2018年,33Coffeelab在西康胡同立了招牌。一只穿著背帶褲的北極熊就此成為陪伴每一位食客的朋友。那個時候在東北,做咖啡生意是一件很“冒險”的事情。長春的第一家星巴克連鎖店在2014年入駐,自此之后,長春的咖啡節奏變快,但是相比其他城市,還是慢了許多。愈來愈多的人想要嘗試開店,海成也是其中的一位。
這只穿背帶褲的北極熊是33Coffeelab的logo,是海成在開店之后才決定好的。北極熊作為瀕危動物,恰恰代表了長春咖啡店的普遍現狀:正在面對大市場的經營危機。北極熊強壯,但卻離不開冰與雪,而長春作為冰雪之都,自然有屬于它的堅毅品質。
在這里,隨處可見這只北極熊的身影。它似乎在向所有人宣告:我將在雪落下的城市帶來更好的咖啡。
跟老張一樣,對于海成來說,開咖啡店是一個社交的過程,在屬于咖啡人的“青年旅舍”里招待來自四面八方的朋友,大家在旅社的大廳沙發上交流生活感受,交換旅行的情報,相約一起出發或者再見。
從不守舊,與時俱進才是開店秘籍,是屬于海成的執著。對于他來說,雖然入行已經十年、開業也已經六年快七年的時間了,還是不太習慣去以“一家老店自居”,他覺得老就是守舊,就是不再進步,不再變化的感覺。他們更希望自己可以保持一種可以隨時推翻過去,隨時可以再出發去嘗試新鮮的東西的勇氣感!
用特調紀念重要的事情,堅定自己的咖啡態度。
去年夏天,店里做了一款季節性特調叫“在路上on the road”是海成在云南咖啡產地自駕時候得到的靈感。還有一款叫做“33 years old”,一款用青梅、楊梅等果物發酵制作的特調,紀念海成的三十三歲生日。一口酸澀下肚,留下的回味卻清爽,意在將那些困難克服,只留下美好的回憶。
一開始,海成受到杭州主理人的邀請,想共同創立一個咖啡品牌,在反復斟酌之后,他放棄了當時資源更好、人脈更廣的東南名郡,毅然決然的回到了東北,回到了他的家鄉,開始了創業之路。
對于當時的海成來說,這是一件叛逆的事情,就如店里的那杯特調一樣:“叛逆”,永不下線。
“叛逆”在菜單停留了6年多。這杯特調從這個城市咖啡荒漠的年代穿越到現在的這六年,一起經歷了很多。這杯咖啡的口號是“叛逆是需要力量的”。
海成說:我個人很喜歡speakeasy風格的雞尾酒吧文化,我有一款很愛的經典雞尾酒叫“大都會”,叛逆是我那時候用蔓越莓果汁,焦糖,和冷萃咖啡,威士忌,和新鮮橙皮風味搭配在一起做的一款特調,它在我心中的地位就像一杯經典雞尾酒一樣。
叛逆是一杯咖啡,也是一種態度。擁有同樣態度的,還有一朵。
03 長春咖啡的
“新成員”
春上咖啡
沒有春天會永駐,但永遠有春天在路上
推開門,穿堂風推著風鈴叮當作響,映入眼簾的是屬于春上咖啡的獨特秋景。春上,是長春和上海兩個城市的名稱融合,一朵打趣地說:總不能叫長海吧。
跟海成一樣,一朵也有一顆叛逆的心。從上海義無反顧的來到能看雪的長春,在這里遇到了相愛的人,膝下一兒一女兩狗一貓,還有一家咖啡店,是大部分人都向往的結局。
2022年,春上咖啡創立,這是一家難得在疫情還沒完全結束時就開業的咖啡店。
這家店位于立信街,相較于其他在同志街西側“抱團取暖”的其他店鋪,一朵卻選擇了安靜一點的東側。店的門口總是聽著一輛黃色的甲殼蟲,和一輛黃色的電動車,不曾挪動。
作為地道的上海人,一朵選擇在長春開店,還有一個原因是:如果把開店作為一個經營闖關類游戲,在“新手村”,結局無論是什么都不重要,重要的是過程,攢夠經驗就可以升級。
一朵說,想要做一個溫暖的小店,不止用焦糖芝士蛋糕的焦化層來溫暖口腔,也要用細節去溫暖每個顧客的心。從每日準備新鮮的黃瓜檸檬水,到迎合季節變換特殊設計的裝飾品,見證了細節決定成敗。
跟更多人創造更多可能性,是屬于一朵的執著。作為新晉咖啡店,一朵還有很多需要做的,但是以四季為節點,每個季節都會有一個店休日,用來重新裝修店面,來營造“室內版”的春夏秋冬。
賓至如歸,用真誠的服務打動顧客。在店內,咖啡師和甜品師總是掛著一抹笑容,來傾聽每一位顧客的訴求,對于咖啡小白來說,喝什么總是一道難題,每每這時,咖啡師都會耐心的根據客人的體質和口味偏好來推薦咖啡。
人人平等,不只是咖啡,還有咖啡師。一朵曾聘用一位聽障學生作為咖啡店的兼職咖啡師,他們作為殘障人士,不僅需要克服心理上的困難,還需要克服外界的困難,而在春上,他們得到了每一個人的尊重,不僅是對他本人的尊重,還有對他工作的尊重。
埋在他心里的那顆種子,終究會在春天開花。
對一朵來說,長春是個陌生的城市,但僅僅兩年多的時間,一朵的“東北味”越來越濃,但是屬于她獨有的細心卻從來不會因為入鄉隨俗而減淡。生活態度是這樣,對待咖啡更是如此。用心的對待每一杯咖啡,每一位客人,是她的經營底線。
或許用心不一定能被所有人看見,但是一定會有人帶著“紅腸”來回饋那份用心。
一朵說:我的半個家都在這里,作為長春咖啡發展路上的新成員,我正在努力尋找著屬于春上的方向和節奏。期待能和更多的藝術家合作,一同開啟聯名時代。
結語
如今的老張已經不在長春這個城市生活,但是他的青春和回憶仍舊影響著一代又一代人,海成也曾是光陰咖啡店的常客。在長春這座城市,除了冰與雪,還有許多能夠融化冰與雪的熱情的人們。
希望春天永駐,花蕾結在藤蔓上,一直蔓延到桂林路的每一處街角。行走在長春、這片黑土地上,咖啡的香氣還會縈繞更久,更遠。
撰稿/采訪:軒軒
策劃:高雪
版權所有??行走與咖啡
聊聊你的家鄉咖啡店,有哪些店是歷經時代洗禮,依然長久存在的?
與我們留言互動,將會抽出5位粉絲,贈出咖啡掛耳包一份!如果喜歡本期內容,別忘了給我們點贊和擴散哦!
READ MORE
白塔寺咖啡社區探訪|熱門、內卷?除了白塔露臺,每家店都有“殺手锏”
從沈陽到上海,他們把“東北泡澡咖啡”的chill玩明白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