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不易。如果您喜歡本人的作品,歡迎點擊右上角的關注按鈕,您的鼓勵和支持是我創作最大的動力。
唐朝作為我國歷史上與漢朝齊名的強盛朝代,同樣也是“盛產”名將的一個武德充沛的朝代。初唐時期,李世民為了表彰那些為大唐做出了杰出貢獻的功臣們,專門建了一座“凌煙閣”,將二十四個功勛卓著的文臣武將們的形象繪入其中。然而,有一位堪稱初唐戰神的名將一開始卻不在此列,而到了后世他的形象甚至一度被一些文人墨客所抹黑。這位名將就是威震大唐邊疆的蘇定方。
守護家鄉的少年英雄
蘇定方本名蘇烈,字定方。但絕大多數人都對他的字更熟悉,從這個角度來看,蘇定方可以說是相當有個性了。
蘇定方年輕的時候,短命的大隋王朝就已經被一波波的農民起義敲響了喪鐘。
蘇定方家境不算太壞,父親在鄉里也有些聲望。在這個動亂的時代,他們一家人盡量本分地過著日子,但正所謂“你不去準備戰爭,戰爭就會奔你而來”,蘇家寧靜的生活還是被當時的義軍首領之一張金稱打破了。
大家知道,我國古代的農民起義因為沒有先進的理論指導,往往容易從一開始為生存而戰的正義斗爭發展成后來流竄作亂的強盜團伙。張金稱就是一個典型,此時的他已經成了冀州一帶的一大禍患,當地的老百姓都對他燒殺搶掠的行為恨之入骨。而蘇家作為當地最有名望的家族之一,就把當地的鄉勇給組織起來,投入到與張金稱的斗爭中。
在這一段時間,蘇定方初露鋒芒。年僅十五歲的他就沖在隊伍的最前面,以非凡的膽氣打得敵人落花流水,最后甚至成功斬殺了張金稱。這位英勇的少年英雄從此成了鄉里的保護神。
后來,在家鄉基本上安全后,渴望建功立業的蘇定方投靠到了冀州另一支規模更大的義軍中。這支義軍的領袖是大名鼎鼎的夏王竇建德,他麾下的一名大將非常喜歡他,甚至還將他收為養子。
在竇建德那里,蘇定方得到了很好的照顧。他通過不斷的學習和實戰,積累了越來越多的作戰經驗。
亂世中的身世浮沉
在亂世,個人的命運總是反復無常的。竇建德在對上強大的唐軍后被打得接連慘敗,最終戰敗被俘,慘遭處決。
竇建德死后,他的部將劉黑闥接管了他的軍隊,蘇定方用他過去積累的作戰經驗為劉黑闥立下了赫赫戰功。然而,蘇定方的個人能力再強,也不可能扭轉歷史大勢。劉黑闥軍隊的總體實力根本比不上唐軍,最終劉黑闥也落得了和他的老領導同樣的下場。
劉黑闥滅亡后,蘇定方感到心灰意冷。他決定不隨軍向唐軍投降,但也不負隅頑抗,而是獨自一人回到了老家,想要從此過上普通人的生活。
然而,早已過慣了疆場征戰生涯的蘇定方完全耐不住一個人種地的寂寞。農村的各種活他倒也不是做不來,但他干得一點也不得勁兒。看著那地里的秧苗就像那樣年年歲歲地那樣長,自己也年年歲歲地干著同樣的活兒,他一點也感受不到什么樂趣。相比起來,還是瞬息萬變的戰場更符合他的胃口些。
正所謂“是金子總會發光的”。貞觀初年,剛登基的李世民得到了他夢寐以求的萬里江山,但要治理好卻面臨著極大的麻煩。其中一個最大的問題就是大唐邊疆的各種不安定因素。
此時的唐朝,剛完成真正意義上的統一沒多久,國內還處于百廢待興的狀態。換了個皇帝,意味著在政治上又會出現一些變動。在這種情況下,邊境的一些蠢蠢欲動的異族人就會試圖趁虛而入。李世民為了一勞永逸地解決這些隱患,決定在全天下征召勇士去為大唐解決邊塞之憂。
這個消息很快也傳到了蘇定方的耳中。盡管他不太愿意為昔日的仇敵效力,但對沙場立功的渴望早已融入到了他的血液中。蘇定方最終還是應了李世民的征召,成了大唐軍隊的一名戰將。
“雷霆手段,菩薩心腸”
公元659年冬,蘇定方剛在烏海擊敗吐蕃人,就又接到了新的命令。蔥嶺的都曼又勾結了三個國家發動叛亂,此時李世民已經去世,如今的皇帝是唐高宗李治,他派蘇定方西征,平定都曼的叛亂。
此時的蘇定方已經為大唐立下了無數的汗馬功勞,他打過頡利,救過新羅,滅了突厥,深得朝廷的信任。基本上一出現較大規模的對外戰爭,朝廷第一個想到的就是蘇定方。
蘇定方一點都沒有推脫,休息時間一長他就感到無聊。一聽到有新的戰事,他從來都只會感到更興奮。
在率兵抵達葉葉水后,蘇定方就已經制定好了作戰計劃。他挑選了一萬三千名精銳士兵千里奔襲都曼的營地,以令人難以置信的速度迅速趕到了目的地。都曼被打得措手不及,只得退回城內據守。
蘇定方一點也沒放松,帶著他的精銳部隊開始了猛攻。都曼看對方人不多,一開始還抱有僥幸心理,覺得自己可以抵擋住蘇定方的進攻。然而對方的精兵猛將讓龜縮在城內的他毫無還手之力,就這樣一直僵持到唐朝的援軍到來。援軍一到,各種先進的攻城器械輪番上陣,把城里攪得雞犬不寧。
“投降吧,都曼!陛下有旨,你若自縛出城,親自請罪,便可饒你不死!”蘇定方朝城內喊道。
城里沒有任何回應。
“聽到沒,都曼!我們要你親自投降!若你不是自己把自己綁起來,而是要我們‘幫’你綁起來,你就死定了!不僅是你,你的三族恐怕都難保!”蘇定方接著喊道。
城里還是沒有回應。
蘇定方見還是沒有效果,便找了一個會點當地語言的士兵,超城里大喊道:“都曼,蘇將軍有令,你要是再不出來投降的話,等我們攻進城去,城里的男女老幼一個不留!”
見城里還沒回應,蘇定方便示意士兵繼續喊話:“城里的人若有獻出都曼的,無論死活,大唐朝廷都重重有賞!”
“別喊了!都曼愿降!”城里傳出來回話,隨著城門緩緩打開,都曼自己五花大綁著出來了,“都曼死不足惜,但愿蘇將軍能放過我這滿城軍民!”
“你放心,我大唐是禮儀之邦,說到的事一定會做到的。”蘇定方笑笑,派人將都曼押上了囚車。
勝利班師回到洛陽后,都曼被押到了乾陽殿。在那里,李治親自出席了受降儀式。
儀式中,有人勸李治:“都曼此人生性頑劣,留著始終是個禍患。望陛下將他處死,免生后患。”
蘇定方聽后,當即跪下向皇帝叩起了響頭,說道:“都曼確是有罪,但臣已將陛下旨意傳達給了敵方。若是殺了都曼,恐怕會失信于天下,我大唐王朝的威望也會受損。屆時邊疆的外敵人人自危,個個死戰,這恐怕更是后患無窮!”
李治非常佩服蘇定方的遠見,最終赦免了都曼。
結語
蘇定方作為初唐的一代名將,在平定邊塞戰亂的過程中屢建奇功,甚至還有一人滅三國的輝煌戰績。他最終死在了前線,馬革裹尸而還,實現了他自己最大的夢想。盡管在貞觀年間他因為默默無聞沒有被李世民題入凌煙閣,但他后來的杰出表現使得凌煙閣內最終有了他的位置。
可惜的是,蘇定方逝世后卻遭到無數人非議,在小說《隋唐演義》中,他更是被刻畫成了一副殘害忠良的奸賊形象,作者甚至安排他親手殺死了自己原創的人氣角色羅成。究其原因,可能還是因為他不夠“純粹”地符合封建道德標準,沒有堅定地恪守“不事二主”的規矩,投靠了舊主的死敵,使得其在封建文人們的春秋筆法下成了極其糟糕的模樣。
而到了現代,這一樁歷史“冤案”,也該到平反的時候了。
本文系作者自己收集、整理創作。如有侵權,請聯系作者刪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