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來,伊朗已經是等不及俄羅斯的蘇35重型戰斗機了,迫切需要便宜又實用的梟龍戰機來撐場子,但是,他們為何不接著考慮更先進的殲10C?
自從2015年安理會解除了對伊朗的制裁之后,按理說他們最應該要做的,就是趕緊升級他們的主戰裝備,尤其是空軍主戰裝備。
但是,磨磨蹭蹭了快10年,伊朗愣是沒有獲得一架先進戰機。是他們沒有采購嗎?并不是,而是他們選錯了對象!
伊朗曾考察了許多個機型,包括我們的殲10C在內,伊朗都曾表現出興趣,但最終經過權衡,他們還是選擇和俄羅斯進行合作,采購俄羅斯的蘇35戰斗機。
伊朗這么大個國土面積的國家,蘇35這樣的重型機,航程遠載彈量大,的確是更合適他們的需求。
但是,讓各方都沒想到的是,隨著2022年俄烏戰事的打響,伊朗獲得蘇35戰機的時間是一推再推,一直拖到了現在都沒得到。
原因無他,因為隨著戰事越拖越久,俄軍的裝備需求也非常迫切,所以俄羅斯只能優先滿足自己的需求。
在剛開始的時候,這也無妨,因為伊朗的需求也不是很迫切,但是從去年開始,伊朗和以色列之間的摩擦,是日益緊張,面對擁有一大批F15、F16乃至F35隱身戰機的以色列空軍,伊朗的防空壓力非常巨大。
他們只能讓早就該退役的F14機群和米格29機群,繼續保持高度的戰備狀態,來對付隨時可能偷襲的F35戰機。
攻防雙方的機型對比,代差很大,就很像咱們當年那樣,用殲8對付F22一樣。
咱們當年還幻想著,利用10架殲8換一架F22也值得了,但伊朗可沒有辦法復刻這樣的打法,他們沒有這么多的F14和米格29,沒有完整的航空制造能力,只能通過向外采購才能補充機群損失。
所以在現在日趨緊張的壓力下,遲遲得不到蘇35補充的伊朗,只能另選他路。
據《印度防務新聞》10月11日的消息,伊朗現在居然對中巴聯合研制的梟龍戰機感興趣了!據悉,目前伊朗已經和巴基斯坦進行了接觸,商討采購梟龍戰機的可能性。
這說明,伊朗現在是真的等不上蘇35了,他們是真的迫切需要一款能夠支撐起他們防空網的先進戰機。
而縱觀全球,他們沒有別的選擇,只有東方的殲10C和梟龍戰機。
但是,他們為什么不選擇更先進的殲10C呢?
殲10C作為一款能力突出的多用途機型,最大飛行速度1.8馬赫,在采用3個副油箱,2近2中程導彈模式下,最大航程能達到3200公里,作戰半徑1250公里。
伊朗要是用于防衛需求的話,其實也夠了,但是他們不考慮殲10C,最重要的應該是價格問題。
殲10C的外銷價格沒有太多的參考物,至今也只有外銷巴基斯坦這一例,但巴基斯坦那是友情價,算上導彈下來的單機價格,也只有約5600萬美元。
那么即便是按照友情價6000萬美元計算,伊朗首批最少怎么也得需要兩個中隊吧?24架也就是14.4億美元。
而伊朗采購的首批20架蘇35,要是按照當年埃及采購的價格算,單價約8300萬美元,20架就是16.6億美元。
這樣算下來,采購24架殲10C和20架蘇35的價格,其實也差不了多少。這也凸顯出了殲10C的性價比并不高,不及蘇35。
但是,梟龍就不一樣了,改進后的梟龍block3,換裝了新型的KLJ-7A型有源相控陣火控雷達,與F35的雷達性能差不多,對隱身戰機的發現能力也大大提升。
梟龍block3還支持發射最大射程145公里的PL15E中遠程空空導彈,性能比擬美軍主力AIM-120D型中距彈,能給伊朗帶來不俗的超視距空戰能力。
在巴基斯坦去年所進行的“印度河之盾”多國演習中,梟龍block3相繼擊敗了F16C/D和F15SA,展現出了讓外界驚嘆的能力。
就是航程和載彈量上有點不足,可也足夠伊朗用于防衛目的,畢竟梟龍只是輕型戰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