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一些省屬211憑借優越的地理位置,吸引力空前高漲,每年有一大批放棄985,選擇了蘇州大學、上海大學、北京工業大學。
當然,和部屬高校相比,省屬高校的劣勢也比較明顯,例如保研率,蘇州大學只有12%,處于中下流211水平。
而錄取分數與蘇州大學相近的985吉林大學,保研率約24%,幾乎是蘇大的兩倍。
談起吉大,我們都知道在本世紀初,在高校合并浪潮中,它合并了省內多所重點大學,例如211吉林工業大學、長春郵電學院、地質大學、白求恩醫科大學……
因此,如今的吉林大學,綜合實力非常強大,在整個東北地區,很難找到與它相提并論的高校。
或許你會提一嘴c9高校——哈工大。
誠然,哈工大的工科實力非常強勁,全國前五,但醫學、文科、理科等等,與吉大相比,高下立判。
不過,拋開哈工大威海校區不談,本部和深圳校區的錄取分數很高,因此生源質量與吉林大學沒有什么交集。
吉林大學生源質量,與蘇州大學、上海大學、深圳大學、北京工業大學有交集,下限或許吉林大學要低一些,畢竟它有考古等冷門專業,但上限也是吉林大學高,因為它有法學、醫學等熱門王牌專業。
那么,不選蘇州大學,選擇吉林大學的那些人,值得嗎?
一種觀點認為“
如果問我在吉大就讀的體驗,我最想說是自由,四年本科加兩年的研究生生活,我感受到最多的是自由,自然這是優點可能也是缺點,我雖不是放蕩不羈的人,卻也喜歡不受過多約束的生活,在自由的環境中,做幾件自己喜歡的事情,四年的本科生活讓我成了一個中庸的人,做人不滿不虧,我不是學習最拔尖的那種學霸,倒也不是不至于淪落到學渣的地步,不做學生活動滿天飛的積極學生工作者,倒也不是陶醉在自己小世界里的世外高人。
兩年短暫的研究生生活又給我的人生帶來了重要的體驗,讀研之后人生境界果真開闊了許多,不過勸那些為了尋一份好工作而繼續讀研的學弟學妹們慎重考慮,讀研之后你不一定就比本科的同學發展得更好,不過讀研是一種新的人生體驗,只在于你是否能夠正確把握。
四月初回家找工作的時候結識了幾個TJU和NKU的學生(畢竟不是夸人家,名字不好太直接),都在奔忙著找工作,急著簽三方,我不解,答曰學校一直逼著交三方,我倒吸一口冷氣,三方對于學校,不過關乎所謂的就業率,我吉大從來沒有人逼著我們簽一份自己不滿意的三方,雖然官方的就業率和眼見的實在有差,但關于三方協議,在吉大你永遠可以選擇不簽,永遠不會有人逼你,這也許是所謂自由的最好的詮釋。
在吉大就讀到底是怎樣一番體驗呢,我想應該是你能夠成為你想成為的人,你若想成為學霸,吉大圖書館24小時為你開放,你若想讀書,圖書館的書不夠的話,博士書店、學人書店從不缺少你想要的看的書,你若一心想畢業后進名企拼搏,吉大的各類求職社團也不會辜負你的期望,不要說什么長春實習機會少,你的寒暑假還有大四研二都是空著的,沒有老師會因為你大四去北京實習而給你掛科的成績,關鍵是你想成為什么樣的人。
在吉大六年,認識了我愛的人和愛我的人,有三五知己,有欣賞自己的師長。
到現在還以為自己是在放暑假,八月一過便會有一張返長的車票,其實,我再也不會真正意義上回到吉大了,愿還在吉大的小伙伴們好好珍惜。
另外一種觀點認為“
初來吉林大學是在2001年,以那個時候我的眼光來看吉林大學就是一個神一樣的存在各種高大上。
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對母校的看法也在不斷的發生著變化,抱怨過,失望過,感激過,但用現在的眼光看,吉林大學就是吉林大學,無論你怎么看待她,她就在那里,未曾改變。
記得初上學來的時候,校大南區還沒有像現在這么大,幾棟樓手指腳指剛剛夠。
著名的寢室樓文苑身后就是食堂。
在食堂(貌似當時是三,現在已經變成學業中心的)墻正中心,寫著一句話:“今日你以學校為榮,明日學校以你為榮。”
這樣一句話,我一直記得,這就是學校在我心中應該的位置。
誠然,吉大不是清華北大,不是劍橋牛津這樣的神校。
她只是一所學校,一群人,一段經歷,幾許青春,她就是我生命的一部分,你也是她生命的一部分。
她是什么樣子的?
不可否認,那其中必有一小部分是你來建筑的。
不知道萃文樓是否還留有當年考研之時寫在墻上的勵志之言,不知道外語樓外柳樹上是否還留有失戀時用刀砍下的痕跡,不知道經信樓中從教室偷出來的椅子還沒還回去,不知道圖書館里某書中畫的小人還在不在·…
這里有太多太多的回憶。
總體來看,往大里說,吉林大學是中國社會的縮影。
往小里說,吉林大學是一個典型的中國大學。
就像中國的旅游景點,你去的多了就會發現,其實在某種意義上,她們都一個樣。
一樣的團,一樣的人,一樣的小攤……
在吉大讀大學,與在別的學校讀大學不會有什么本質差別,唯一的差別可能就是校園大點,有地方溜達,如此而已。
一個個天真幼稚的人進入到這個大雜燴,傻笑,驚呼,痛哭,然后變成一個更完整的人。
在這樣一個校園中值得感謝的(或者說值得憤恨的)就是那么多的人與事,經歷了很多之后,這些人他們有的成為了至死不渝的哥們,有的則成了老死不相往來的路人。
對于從2001年來到學校,本科畢業,研究生畢業,工作以后又回到這里,現在仍然是吉大學生的我來說,對這里是有感情的,對這里是超熟悉的。
如果你要問我在吉林大學就讀是怎樣一番體驗?
我只能說,這里真的不錯,但還要自己體會。
對學校的抱怨真是沒意思的,學校是個開放的場所,人才是最關鍵的因素。
你看她不好,哪兒都不好,你看她好,她真的優點很多。
從這里出去,當院士也沒有人認為你寒酸。
但是可惜的是,如果你去擺攤賣肉,不好意思啊,北大的去會上報紙,吉大的去,那是太正常不過了。
你要記得,“學校以你為榮”,榮譽是自己爭的,不是別人給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