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年,提到五城區,不少對成都樓市了解不深的人,都會冒出幾個詞:
“老舊”、“破敗”、“臟亂”!
包括現在,依然還有人認為,五城區就是老破小,聚集著大量老年人,甚至把一些老小區稱之為“貧民窟”。
其實,隨著五城區新板塊的快速開發和老板塊的更新改造,街道建筑面貌都得到了改善,還能算是破敗、臟亂的區域,已經很少了。
至于老舊,由于發展建設早,大量價格便宜的老小區必然存在。
但我要說的是,五城區老小區多,但并不意味著五城區老人就多。
我的觀點是:“年輕人向五城區回流和加快聚集是未來趨勢,核心城區會成為年輕人居住的主要聚集地。”
因為年輕人的工作、社交娛樂,變動性、多樣性遠大于老年人。
而成都的城市環境,就決定了,只有核心城區才能滿足他們的多變性和多樣性需求。
要知道,我們的城市擴展機制與西方有很大的區別。
人口方面,主要不是人口從中心向外遷移,而是外來人口流入導致外圍人口增加,五城區近幾年人口不僅沒減少,反而在持續增加。
產業方面,主要不是新增,更多是轉移和疏解,要么產業層次偏低所以轉移,要么是不適宜核心城區所以疏解。
本質上,核心城區無論是人口,還是產業、配套都占據著絕對主導地位。
前幾年,因為城市的快速擴張,很多年輕人熱衷于到城市界面新的郊區買房。
以天府新區為首,的確是涌入了大批的年輕購房者。
很多人當時都喜歡說,年輕人都聚集在天府新區。
不過在我看來,這種情況只是城市擴張時期,階段性的現象。
短期的現象,并不能影響長期的趨勢。
之所以會這么說,是因為郊區有兩點問題是幾乎不能解決的:
1、交通輻射差,快速交通配套較弱,除非你長期確定工作在所購買的郊區周邊,不然但凡有工作變動,就極容易存在極端通勤,社交也同樣如此。
2、配套短板明顯,樣樣通樣樣松,基礎的配套看似什么都有,但要么不方便,要么配套水平差,做不到核心城區這樣的密集且優質,而在小眾配套和文娛方面,劣勢表現尤為明顯,因為人口不足以支持小眾配套需求。
看一下成都的城市開發邊界就能明顯地看出來,成都的城市格局,只有核心城區是在城市最中間的位置,郊區的位置短板太突出了。
前幾年大家是都在考慮投資,并沒有更深入的去了解居住,特別是年輕人,對很多居住的認識還停留在基礎的表面。
年輕人是喜歡新,但不只是新。
如果說現在整個成都真正能算是年輕人扎堆的,可能不是天府新區的某些板塊,應該是成華區的東郊記憶。
為什么?
不僅是城市界面顏值新,關鍵是還有通達的交通網絡,豐富的配套和文娛。
對于成都而言,未來郊區的新城拓展和擴張速度放慢是趨勢,前二十年的城鎮化大踏步已經翻篇了。
一方面,人口增長速度變慢了,老齡化趨勢明顯。
另一方面,房地產大拆、大建、大漲的時代也已經是過去式了。
不敢說長了,起碼我認為未來的十年,像成都這樣的核心城市,價值回歸核心城區是趨勢。
近兩年的舊城改造,城市更新的城市發展大背景,也基本上點明了未來的趨勢,不少市中心的核心地段價值,會重塑輝煌。
無論郊區的新城如何繁榮,其源頭大部分還是來自于核心城區的價值外溢。
前幾年成都買房最吃虧的,無非是高價買入郊區房。
用昂貴的價格,買生活成本最貴的房子,既承擔了價格的高風險,又要被迫接受居住的極其不便利。
人總要成長,以前上當,不能以后還上當吧?
(對成都樓市有興趣的朋友,建議到微信公眾號“不魚說房”看歷史文章,里面有很多成都樓市的分析和成都規劃信息,很有幫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