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國成立后,國家一切都處于百廢待興的狀態,農業要恢復,生產要發展,人民的生活要保障,因此那些在戰時為國家,為人民流血流淚的戰士們的功績只能先暫放,這并非國家跟人民忘了他們,這不,在1955年的時候,最要緊的那些民生問題得到了基本安排后,就有了五五授銜儀式。
五五授銜儀式其實就是根據我國軍隊中的士兵們以及將領們,在努力解放中國的這段歲月中的功績進行授銜,這是具有中國特色的中國人民解放軍軍銜制,共分為六等十九級,六等分別為元帥、將官、校官、尉官、軍士、兵。
細化的十九級分別是元帥分為大元帥跟元帥;將官分為大將、上將、中將、少將;校官同樣為大校、上校、中校、少校;尉官除開大尉、上尉、中尉、少尉外,還有個臨時的準尉;軍士則為上士,中士,下士;兵分上等兵與列兵。
那么在五五授銜以上的開國將領中,誰的戰功能排第一呢?由于其他級別的人數太多,礙于文章篇幅無法一一介紹,這里就只分析一下十大元帥的戰功(大元帥大家都懂,不用介紹了)。
十大元帥分別為朱總、彭總、林總、劉總、賀總、陳總、羅總、徐總、聶總、葉總(出于某些原因一般不會直呼其名)。其中陳總一般負責軍政工作,葉總擅長參謀統戰方面,羅總主要是發展根據地很有一手,聶總主要也是負責軍政以及根據地相關的工作,劉總則是軍事理論方面尤其突出。
徐總的戰功比較集中在紅軍長征時期,要知道能從土地革命時期的師參謀長,一路升到紅四方面軍總指揮,紅軍右路軍總指揮、西路軍軍政委員會副主席,徐總的功績可都是真刀實槍拼出來的。
林總從南昌起義開始就在參與革命,長征時期巧渡金沙江、強渡大渡河、飛奪瀘定橋等我們耳熟能詳的戰役都是出自他的指揮,抗日戰爭時期的平型關大捷出自他與聶帥之手,解放戰爭時期更是四處征戰,從北打到南,成為了四野司令,從十萬士兵發展到百萬大軍,戰績過硬。
賀總全家都是搞革命的,妹妹賀滿姑跟賀英乃是大名鼎鼎的女英雄,就連小侄子向軒都是年齡最小的紅軍,7歲參軍9歲開始長征。南昌起義賀總就開始擔任領導,湘鄂川黔地區的解放他是奠基者,抗日戰爭時期更是率領120師挺進冀中。
朱總的戰功赫赫,八一南昌起義,湘南起義都是他領導的,后上井岡山勝利會師,紅四軍就此成立,朱總擔任紅四軍軍長,后成為紅軍總司令;抗日戰爭時期朱總任八路軍總指揮,負責在晉察冀魯豫等省建立跟擴大根據地;解放戰爭時期同樣擔任總司令,遼沈戰役、淮海戰役、平津戰役這三大戰役都有其功勞。
彭總最擅長打什么?最擅長打外戰,不論是抗日戰爭還是抗美援朝,他率領的軍隊都像是一柄最鋒利的劍,直接斬入敵軍。抗戰時期的華北抗戰根據地,深入敵軍的游擊戰,后來的百團大戰,都是彭總的戰功,之后又在抗美援朝時期擔任司令員,粉碎了美國的陰謀,保住了我國邊境,也幫助了我們的鄰居。
因此如果從戰略指揮上來看,朱總是當之無愧的第一,但如果從直接帶兵打仗來看,彭總在抗日戰爭以及抗美援朝時的表現,戰功當論第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