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拍是攝影界的一種專業(yè)術語,指的是從空中拍攝地球面貌,這樣獲得的俯瞰圖會顯得更加震撼,也能夠更加真實、準確的顯示出某一時刻某一處景致的最為全面的畫面。航拍的手段多種多樣,如今很多博主或者攝影師都喜歡利用無人機等設備進行航拍,拍攝出來的照片既好看又穩(wěn)定。
但無人機的出現(xiàn)時間并不長,在幾十年前想要獲得俯瞰圖,大部分都是通過飛機等設備自上而下進行拍攝,比如說在1936年的時候,一位德國飛行員在中國拍攝下來的這組當時從未有人見過的中國俯瞰圖。如今你來看看這八十多年前的老照片,會是什么感受呢?
拍攝者名為格拉夫·楚·卡斯特,來自于德國漢莎航空公司。
我們都知道德國一向以嚴謹著稱,在軍工產(chǎn)品上具有很強的優(yōu)勢,可以說在二戰(zhàn)之前,德國算是當時歐美最強的國家之一。漢莎航空是德國最大的航空公司,還是屬于國家的那種,如果單看載客量跟機組規(guī)模來看,甚至是歐洲最大的航空公司,成立于1926年。
當時距飛機發(fā)明不過二十多年的時間,但德國已經(jīng)第一時間抓住了飛機運輸?shù)囊c,開始鋪設起全球范圍內(nèi)的航空規(guī)劃,中國自然也在漢莎航空公司的考慮范圍內(nèi)。1931年,漢莎航空公司跟當時的民國政府達成合作關系,共同建設了歐亞航空公司,漢莎航空派遣了部分飛行員來中國進行指導工作,格拉夫·楚·卡斯特就是被派到中國來的飛行員之一。
格拉夫·楚·卡斯特1933年來到中國,一共呆了3年,負責航空飛行線路的規(guī)劃等工作,因此經(jīng)常駕駛飛機在中國上空飛行。長時間的飛行過程是枯燥的,卡斯特在不斷的飛行過程中萌生了一個想法,他覺得自己難得出國一趟,為何不用照片將自己飛過的地方一一記錄下來呢?
抱著這樣的念頭,他開始拍攝自己飛行過的諸多地方,像是西北地區(qū)的丹霞地貌,從空中俯瞰的黃土山坡,北京頤和園、故宮等經(jīng)典建筑,還有已經(jīng)被拆除掉了的古城墻,廣西的喀斯特地貌,層層疊疊的梯田,河南的平原地區(qū),甚至包括被皚皚白雪覆蓋著的昆侖山脈……
這一張張照片對卡斯特來說不過是人生路上的一段經(jīng)過,但對我們中國來說,卻是從未見過的,還未被抗日戰(zhàn)爭所摧毀的大好河山,是我們美麗的祖國。
這些照片我不知你們看過后是什么感受,當我第一次看時不僅有震撼,也有唏噓,這就是八十年前的祖國!我們雖然不可能通過時光隧道穿梭回山清水秀的當時,但通過這一張張照片,我們卻好像能夠觸碰到那時的中國。
這些照片反映了最為真實的上個世紀三十年代的中國風俗民情與地貌景觀,后來出版成了書籍《中國飛行》,訴說著曾經(jīng)的故事。幾年前我國曾特地以"飛越中國"為主題,在國家境內(nèi)舉辦了有關于這套攝影作品的展覽,讓更多人能夠看到,了解到這些照片,帶給了觀眾極大震撼。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