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840年鴉片戰爭開始,神州大陸就開始陷入接連不斷的戰亂,列國入侵,軍閥混戰,抗日戰爭,解放戰爭,直到1949年中華人民才終于迎來了新世紀的曙光,建立起屬于自己的新中國。中國人從此再也不用害怕來自帝國主義的威脅,一切曾在人民頭上作威作福的殖民者統統被趕出了這片土地。
我們不能遺忘那些為了這個國家做出巨大貢獻的偉人們,沒有他們的努力哪有今天的輝煌盛世?經過數年時間修生養息、恢復生產,我們國家終于自上而下煥然一新,人們的生活重新回歸正常秩序。
在這種情況下,新中國的各項規章制度也相繼出爐,理所應當的也到了表彰人民英雄的時刻,在1955年的時候我國軍銜制度正式誕生,并在九月份進行了首度授銜,一般這次授銜儀式被大家稱為"五五授銜儀式"。
那么在五五授銜儀式上評選出來的眾多元帥、大將、上將、中將和少將中,分別能夠擔任各個軍銜第一人的分別是誰?今天就讓我們來看看那些革命先輩們的風采。
第一元帥 朱德
元帥是我國軍銜制度中除大元帥外最高一級的,一共有10人,稱為十大元帥。能夠擔任十大元帥的都是在建國前那段歲月中最勞苦功高的領袖,其中不乏有林總、林總這樣的軍神級別人物,但要評選誰是元帥中的第一,還是非朱總莫屬。
其他人被評為元帥,是因為他們的戰功配得上元帥這個軍銜;而朱總被評為元帥,是因為將領們的最高軍銜只到元帥為止。他是工農紅軍的締造者,從清政府尚未滅亡之際就跟隨孫先生一同搞革命,辛亥革命、反對袁世凱稱帝、護法戰爭、南昌起義、井岡山會師……可以說朱老總的人生軌跡,每一步都踩在了我國革命道路之上,是當之無愧的第一元帥。
第一大將 粟裕
除開十大元帥外,緊隨其后的就是十大上將,而在十大上將中,個人認為粟裕將軍應當能算作是第一大將。
粟裕將軍自1927開始就是組織的一份子,他的軍事能力、軍事天賦均屬于超世之杰級別。從南昌起義到解放戰爭,粟裕的戰績極其耀眼,屢屢打出足以載入軍事史級別的漂亮勝仗。更讓人驚訝的是,粟裕尤其擅長打險仗、惡仗,且總是能夠做到化腐朽為神奇,在大將中已經沒有其他人能夠和粟裕比肩,唯有元帥中林總和粟裕一同被后人稱之為戰神。
第一上將 蕭克
蕭克將軍是黃埔軍校出來的高材生,是科班出身的職業軍官,軍事理論和軍事知識相當扎實。他參加了北伐戰爭和南昌起義,從資歷上來看儼然已經和許多元帥、大將并駕齊驅??谷諔馉幤陂g擔任一二零師師長,在山西痛擊日寇,并建立了晉西北革命根據地。解放戰爭期間擔任四野參謀長,參與殲滅了中南地區白崇禧手下四十多萬人的反革命武裝。
除開戰功赫赫外,蕭克還是難得的"儒將",寫得一首好詩,如果不是因為戰爭,他可能會成為文壇中一顆明亮的新星。蕭克本應該被評選為大將,但是他為人謙虛,主動讓出了有限的大將名額,所以最終成為了公認的第一上將。
第一中將 徐立清
徐立清在1929年便加入了紅軍,在漫長的革命生涯中他參與了反圍剿、長征等諸多影響我軍命運的關鍵性軍事行動。
徐立清在軍事政治方面功績相當出眾,曾在解放戰爭中爭取到了一支三千多人的國民黨部隊起義。他的功績其實和上將相當,也是唯一一名正兵團級的中將。
第一少將 解方
解方原本是東北軍中的高級軍官,但在1936年秘密加入了組織,成為了一名光榮的革命人士。
他在抗美援朝戰爭中出任志愿軍第一參謀長,憑借過人的謀略和細膩的戰術屢屢在戰場上打得敵軍抱頭鼠竄。就連彭總也贊揚解方簡直是"諸葛亮"再世,足見其用兵如神,多智近妖。如果只評戰績,解方還能更上一層樓。
解方位列八百少將之首,其實彭總曾經對這個排名很不滿意,表示:"解方只授少將的話,我最多授中將"。但是解方吃了資歷的虧,那些中將上將個個都是二十年代就開始搞革命,解方是直到抗日戰爭前夕才加入的組織。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