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中正作為國民政府主席,中國民國總統,甚至位高至二戰中同盟國中國戰區最高統帥,領導國民政府長達半個世紀,政治生涯橫跨北洋軍閥、抗日戰爭、解放戰爭等,他的存在無疑是在中國近現代史中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老蔣的發家離不開兩大原因,一是黃埔軍校,二是娶了宋家出身的宋美齡。
黃埔軍校人才濟濟,許多在抗日戰爭中力挽狂瀾的名將都是出生這個學校,而老蔣便曾經擔任過黃埔軍校的校長。至于宋美齡則是老蔣的得力助手,不提宋美齡本身依靠宋家,給老蔣提供了大量的人脈關系,同時她還幫老蔣爭取來了大量的政治資源。
然而在歷史上,曾有這么一個人差點當了黃埔軍校校長,并且還有機會娶宋美齡為妻,可以說老蔣的事業跟嬌妻都差點落入此人手中;然而他最后婉拒了去黃埔軍校當校長,而且不僅拒絕了宋美齡,還給老蔣牽線搭橋,可謂是江山美人盡數送給了老蔣。
如果他當時的想法有那么一丁點的動搖,或許我國的近代史又會是另一番不同的走向,這個人就是“湖湘三公子”之一的譚延闿。
譚延闿的父親譚鐘麟曾是滿清咸豐年間的進士,官職兩廣總督,作為手握一方大權的封疆大吏,在朝廷中的地位非常高。孫先生早年曾在廣東一代發動起義,當時譚鐘麟正好擔任兩廣總督,身為清廷政要自然得發兵鎮壓起義。
只不過譚鐘麟可能也沒想到,自己的兒子譚鐘麟后來居然和孫先生關系匪淺。譚延闿曾參加了清末1904年最后一次科舉,并且恰好在這次考試中中了進士,只不過沒幾年滿清就被推翻了,譚延闿也沒在滿清朝廷里當到什么大官。
后來武昌起義,譚延闿因為德高望重而被推舉為湖南省都督,隨后不久就正式加入了國民黨。袁世凱任民國大總統之后卻行獨斷專行之事,企圖竊據革命果實,武裝消滅中國男方地區的革命勢力;譚延闿見狀便專門發布了一篇《討袁檄文》,呼吁大家二次起義,主張武力討伐袁世凱,并在袁世凱稱帝后組織參與了護國運動。
譚延闿和孫先生的私人關系很好,孫先生有一次不幸落難,譚延闿積極援救,這使得孫先生大為感激;再加上譚延闿本身能力極強,因此在1924年黃埔軍校創辦時,孫先生首先想到的就是邀請德高望重的譚延闿來出任校長一職。
但是譚延闿本人卻認為自己是個儒生,不適合去軍校任職,所以謝絕了孫先生的好意,并且還給孫先生推薦了老蔣去當校長。
拒絕了事業上的提拔,對于婚姻生活上的關心譚延闿也是多為推脫。當時宋美齡剛從美國留學歸來,孫先生準備介紹的宋美齡和譚延闿認識,締結一段良緣。
然而譚延闿是個癡情漢子,他很反感封建禮教,并且對原配妻子情深義重,所以發過誓絕不納妾,他的原配夫人病重,譚延闿在病榻前表示自己此生只愛夫人一人,夫人死后也絕不會再娶,所以此時面對孫先生的說媒,譚延闿婉言謝絕。
不過雖然沒有娶了宋美齡,但他還是和宋美齡保持著普通朋友關系,并將宋美齡介紹給了老蔣,后來老蔣和宋美齡結婚,譚延闿功不可沒。
雖然在我們看來譚延闿可謂是將江山美人都對老蔣拱手相讓,但當時老蔣可不這么覺得,他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一直把譚延闿視為自己的對手,直到發現譚延闿此人是真名士哪怕曾任國民政府主席,實際上卻也對權勢很是無所謂,這才轉變了態度對譚延闿感激了起來,并且在1930年譚延闿死后安排了國葬級別的禮遇。
順便一說,譚延闿的女兒譚祥跟宋美齡與老蔣一家關系特別好,認了宋美齡當干媽,順便被老蔣介紹給了另一個國民黨高官陳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