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青州,古代九州故地,歷史底蘊厚重豐富,特別是在青州古城及周邊,古跡更加豐富。走在古城旁的玲瓏山路,你會發現路邊有塊國保碑,旁邊有兩座十分精美的石牌坊,想要走近一看端倪,卻發現牌坊圈在學校里面,門口保安守衛,可別就此打住,你直接往里走就行,保安攔住就說進去看牌坊,最多登記一下,或許保安也不會理你,直接進去就行。
明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明憲宗朱見深封第七子朱祐楎為衡王,明弘治年間(1488年—1505年)在青州南陽城興建衡王府,明嘉靖十九年(1540年)至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第二代衡王莊王朱厚燆在位時,修建衡王府兩座石牌坊。后衡王在青州傳六世七王,直至明亡。
朝代變更,清初衡王府兩次被查抄,衡王家族分崩離析,王府建筑被拆,部分材料建造了山東巡撫院署大堂和法慶寺,只留下這兩座石牌坊。
衡王府石坊國保碑在公路邊,牌坊被圈進了濰坊護理職業學院內,大大方方告訴保安你要進去看牌坊就行,一般都沒問題。
牌坊有兩座,形制相同,均為四柱三間式結構,南北相距43.5米,每坊各由32塊巨石構筑而成。
牌坊每柱南北兩面各鑲立式透雕麒麟一只,高1.95米,每坊8只,昂首蹲立,極具威嚴之氣。
中門上方各嵌巨石匾額,陽文楷書,南坊為“樂善遺風”、“象賢永譽”,北坊為“孝友寬仁”、“大雅不群”,相傳題字為明代奸臣嚴嵩所書。
匾額四周均飾浮雕二龍戲珠和斗拱圖案,我認真數了數這個龍的爪子,確實是五爪,不像網上說的是四爪,其實在明朝,并沒有嚴格的五爪龍與四爪蟒的區分?!拔遄辇?,四爪為蟒”,以及嚴格的使用規定,其實是到了清朝才有的。
據資料記載衡王府在建筑風格、內部裝飾和人員配備上,都仿自北京皇宮,只是規模小些,人員少些罷了。
但規模其實小也是相對而言,據說整個王府占地有二十一個足球場那么大,足可見當時明代藩王的奢華,明朝不亡也確實不應該。
據《池北偶談》記載:“丙午(1666年)丁未(1667年)間,周中丞有德建撫署,乃即德藩廢宮故址,移衡藩木石以構之,落成壯麗甚。而衡藩故宮鞠為茂草矣!”也就是1666年至1667年,山東巡撫周有德下令拆除衡王府,拆下的木石構件被運往濟南修建巡撫衙門。
除了兩座石牌坊,青州博物館里還有“有鄰衡王府——衡王府歷史文化專題廳”,陳列了一些衡王府遺址搬遷而來的古遺存,比如八卦紋銅鐘、龍鈕銅鐘等。
衡王府的大名,其實在名著中曾屢屢出現,《紅樓夢》第七十八回中,賈政就先是為眾人講了一個林四娘為主人恒王(衡王)報仇,討伐起義軍反被殺死的故事,《聊齋志異》中的女鬼林四娘,原為衡王的宮嬪,可見衡王府歷史上的名氣很大。
衡王府石坊就在青州古城旁邊,由于不在古城里面,很多沒做攻略的游客都會錯過,青州古城主干道上有好幾座牌坊,但沒有一座是古跡,全是現代打造旅游的產物,而青州真正的兩座明代牌坊藏在學校的角落里,絕大多數游客卻并不知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