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平記憶粉絲福利群
期待你的加入
添加記憶君微信
邀請入群
本篇文章轉自
SMART度假產業平臺等
在此表示深深地感謝
2024年
北京城市更新論壇-兒童友好主題分論壇
暨昌平城市更新論壇
將于10月15日開幕
2024年“北京城市更新論壇-兒童友好主題分論壇暨昌平城市更新論壇”在前兩屆昌平城市更新論壇取得豐碩成果和顯著的社會、經濟效應基礎上升級再現。
聚焦“科學城”區域功能定位,以戶外活動 + 兒童友好作為催化劑,以高品質新場景吸引群眾參與城市更新進程,打造戶外友好型藝術科技創意城市IP。
城市共創季共三場展覽,以“超鏈接”為主題,計劃在10月15日至10月20日期間,分別在:中車北京智匯港馬池口園區、昌平特色主題口袋公園三角地公園、白浮泉公園橋下空間舉辦。
展覽涉及產業園區更新轉型、兒童友好城市、社區營造與市民參與、橋下閑置空間激活等多個城市更新議題,展開豐富的城市治理案例、創造城市文化與各種問答活絡的現場,與群眾一同探究昌平城市樣態與生活形式,這是一場圍繞城市更新的文化運動!
展覽符號:超鏈接藝術裝置
本次活動邀請亞洲首家獲得B Corp認證的建筑設計機構——眾建筑(其作品榮獲多屆美國A+ Awards、德國紅點獎等獎項),為本次展覽定制“超鏈塔”“超鏈星”“超鏈體”,除了藝術裝置的觀賞性與藝術性之外,同時設計了兒童友好的互動性玩法,落位三個場地,作為昌平區城市更新三場展覽的標志性藝術符號,彰顯昌平城市更新內涵。
超鏈塔 {中車北京智匯港馬池口園區}
馬池口是對昌平城市更新的歷史總結以及案例回顧,超鏈塔用中國傳統塔的意向,暗示了過去昌平發展的豐碑。
超鏈星 {三角地公園}
三角地公園位于昌平城區,對應昌平城市更新的“現在”,改造成果卓然,猶如星星閃耀,廣場人流如織。
超鏈體 {白浮泉公園橋下空間}
大橋下的場景是對未來的一種設想,超鏈體有著未來的科幻屬性,在橋下上下鼎力,代表著對昌平城市更新未來的暢想。
中車北京智匯港(馬池口園區)前身為鐵道兵橋梁廠,1960年建廠,在這里曾為國家鐵路和城建等國民經濟建設提供重要技術裝備。
期間工廠圓滿完成預制構件、龍門式、橋式吊車,輪式裝載機等生產任務,后期工廠步入機車車輛工業系統,伴隨著國民經濟快速發展的號角,迎接著改革開放拍岸浪潮的沖擊,為鐵路貨車、客車制動系統默默無聞地奉獻。
展覽一共分為三大展區,由點到面講述昌平更新的{新質變展}。
第一展區“中車智匯港·產業融合”以東方紅火車頭作為整個展覽的起點,將大家帶入火車行進的情景。以中車智匯港(馬池口園區)的產業升級為原點,向外延展到以馬池口工業區為代表的傳統工業區轉型向智慧產業高地的優秀項目展示。
第二展區“量變新個體·產城融合”,在工業區的基礎上再次向外輻射至整個昌平區,與2024年昌平區城市更新工作要點相結合,將新質產業帶動城市更新的優秀案例展出,產、城、人和諧共生,共同探索出一條可持續的城市發展路徑。
第三展區“更新共創季·可持續生長”,精選中車科技周“巧手趣作 智啟未來——我的交通強國夢”主題兒童繪畫,市婦兒“我眼中的友好北京”主體兒童繪畫,共同描繪兒童筆下的未來城市,激發無限暢想。
展覽亮點
東方紅{火車頭}
昌平城市更新{優秀案例展}
可持續生長{兒童友好畫展}
展覽時間:
10月15—20日
三角地公園,昌平區的記憶之窗,見證了幾代人的歲月流轉與城市變遷,承載著幾代人的記憶與情感。它自街心花園蝶變為城市更新典范,它的變遷見證了昌平區從傳統到現代的跨越式發展。
展區“漸進式·城市記憶畫展”回溯昌平城市更新記憶,政府街沿途的西關環島、三角地公園、城隍廟、文廟、昌平站,將它們更新過程中的大事件融入居民生活畫卷,繪制成插畫,加強人與城的共感記憶。
同時設立市民互動留言區,通過與市民互動的方式強調市民參與治理的重要性,為未來城市更新方向收集昌平人的寶貴意見。
展覽亮點
昌平城市更新{插畫展}
市民互動{留言板}
展覽時間:
10月15—20日
本次展覽,精心遴選了多個具有代表性和創新性的案例,涵蓋了戶外運動、公共藝術空間、兒童友好設計等多種類型,旨在為“昌平模式”的城市發展提供新思路與借鑒。
通過10個典型的橋下空間改造案例,展覽全面展示了空間再利用的多樣性和無限可能。每一個案例都通過其獨特的設計語言,連接了城市中曾被割裂的空間,將被遺忘的角落重新注入活力,成為市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這些案例展示了橋下空間如何通過創意設計與社區功能的結合,煥發出新的生命力,激發了關于城市發展和空間再利用的思考與討論,對物理空間的簡單改變,更是城市生活方式、社區互動以及人與自然關系的深刻重塑。
其中,《時空之橋:昌平的舞蹈敘事》是由中央戲劇學院長夏戲劇工作室演出,他們是一支充滿活力與創新精神的戲劇團隊,來自昌平高校中央戲劇學院的優秀舞者組成。致力于探索古典舞、芭蕾與現代舞的無限可能,將傳統舞蹈元素與現代藝術形式相結合,創造出獨特的舞蹈語言。
演出從昌平的歷史文化出發,經過城市更新的演變,最終指向未來的光明。演員通過肢體語言模擬長城的蜿蜒起伏,展現昌平的地域特色和歷史傳承。本次橋下空間舞劇展演是城市文化空間更新的探尋,是城市公共空間新利用的探索,也是一場穿越時空的舞蹈之旅。
展覽亮點
世界{橋下更新案例展}
兒童友好{花車裝置}
舞劇展演《時空之橋:昌平的舞蹈敘事》
展覽時間:
10月15—18日
昌平區是北京市建設國際科創中心的重要承載區,近年來昌平區以服務首都發展為統領,積極落實新時代首都發展要求,堅持規劃引領,圍繞“四區”建設,聚焦打造高端產業集群和民生保障新高地,積極探索老舊小區改造多主體籌建新模式,傳統商圈綜合改造升級新方式和閑置空間盤活利用新形式,打造了一批優秀實踐案例,取得了優化城市功能布局、促進區域經濟發展、提升民生保障能力的實效。
01
回龍觀街道“兩廟一街”項目
2009年回龍觀村舊村改造,該街區重新規劃建設,是回龍觀街道最為年輕的街區。“兩廟”指的是建于元末明初、清代曾修葺的玉光寺和建于清初的菩薩廟。玉光寺(南廟)和菩薩廟(北廟)是兩處區級文物保護單位。回龍觀村舊改后,兩廟進行了修繕,但長期閑置未能活化利用,龍域東一路因綠化帶阻隔,商業氛圍不足,經營情況遠未達到與其區位相適應的水平。
回龍觀街道對此深入調研,最終形成了整體提升概念:玉光寺升級為回龍觀城市會客廳,又名“寺錦”,寓意“似錦年華,有寺錦陪伴”,以共創、共建、共享為核心理念,打造回龍觀街道的形象展示平臺;菩薩廟升級為“廟趣·回龍觀文脈閃回園”,定位于潮流文化生活聚集地,通過組織開展多種新潮、時尚、有趣的文化活動,解鎖各年齡層市民的社交力、生活力、藝術力、表達力和創造力;沿著龍域東一路構建多元化社交空間,打造運動主題的“芯動龍域”街區公園。圍繞“鄰里”,營造全時全齡化生活場景,最終形成寺錦城市會客廳、草坪講堂、跳蚤市場、童趣樂園、元氣廣場、龍域書堂和廟趣·回龍觀文脈閃回園等,成為周邊8萬居民共聚共享的活力街區。同時,該項目也榮獲2024年度“北京最佳實踐項目”。
02
沙河鎮北科嬰幼學苑項目
北科嬰幼學苑原是80年代北京二毛紡織集團沙河毛條廠的制條車間。為落實國務院《關于促進3歲以下嬰幼兒照護服務發展的指導意見》,2020年初,北京大華啟元托育服務集團有限公司通過立項,將老舊廠房依據“生命、生活、生態”的理念改造成北科嬰幼學苑項目。
更新后占地面積8166㎡,嬰幼兒活動及輔助用房面積5098㎡,戶外活動場地面積3068㎡,可同時容納380名嬰幼兒同時開展教養活動,是全國規模最大的托育園、北京市示范園。同時,該項目也榮獲2024年度“北京最佳實踐項目”。
03
清華國重基地項目
清華國重基地項目位于昌平區南口鎮。項目以清華大學14個全國重點實驗室集中落地為契機,通過對老舊廠房升級改造,實現了從老舊閑置廠房到發展科技創新高精尖產業的產業升級。在改造思路上,項目綜合運用“留、改、拆”并舉方式,按照留好拆破、留大拆小、留整拆散、留新拆舊總體原則,合理利用現有建筑格局,同時保留老工業遺址風貌。
在整體布局上,昌平區在項目周邊預留產業轉換及外溢用地,通過項目引入帶動整體片區,實現產城融合發展。項目分為三期,按照“2023年開工、2024年建成、2025年投用”的總體安排有序推進。項目獲評全市首批“兩業融合”示范園區,目前施工建設正在有序開展,一期將于2024年底亮相,整體計劃2025年投用。
04
永安古城項目
昌平老城區發源于明代昌平舊城,史稱永安城,至今已有600年建城史,是串聯世界文化遺產明十三陵景區和白浮泉遺址的重要節點。老城區保持著以鼓樓大街和政府街為骨架的清晰格局,留有六街城隍廟、關帝廟等歷史遺存,以及獻陵衛胡同、三步兩廟胡同等歷史街巷,是昌平獨特歷史文化的集中體現。
老城區的更新對于傳承歷史文脈、彰顯城市特色、保障民生需求、提升城市功能具有重要意義。近年來,區委區政府重點推動政府街更新和永安古城兩大系統工程,堅持規劃引領片區更新;街區提升、立體呈現;古今輝映、新舊結合;總體設計、分期實施。
本次實施的政府街更新一期項目既包括皇城糧油特色街區營造,也包括城隍廟、文化館、城墻、鼓樓、小南門、文廟等永安古城節點等的更新。后續政府街和永安古城也將會持續推動更新,通過節點帶動沿線潛力資源空間更新,打造高水平的城市更新樣板,提升城市公共空間環境質量與城市風貌。
下一步,昌平區將持續探索減量發展背景下,存量提質增效的城市建設運營新模式,致力解決城市發展中產業、文化、環境、設施、居住等各類問題,實現老城蝶變,推動“四區”建設,構建起昌平特色的城市更新發展新格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