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媒體報道:2024年10月12日7時30分許,濱海大道東往西方向深圳灣海韻公園附近出現地面局部塌陷(面積約50平方米、深度約2米),現場無人員傷亡及車輛受損,周邊建構筑物均未受影響。據小編了解,該區域地處填海區,地質極其復雜,地層上軟下硬(含砂層),11日下午在盾構施工過程中已發現地質隱患,當晚啟動地層加固處理,在應急處置過程中,局部注漿地段出現塌陷。
險情發生后,當地立即啟動了應急預案,交通、交警、地鐵集團等單位第一時間赴現場處置,實行交通管制,濱海大道西向東方向封閉四車道。截至中午12:30已完成塌陷區域回填處理,目前同步進行現場監測及地質雷達掃描,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預計盡快恢復受影響路段交通通行。此次塌陷事故也從側面提醒了施工工地必須重視監管的重要性,有條件的還可以考慮應用上智慧工地等數字化監管手段,來進一步增加工地的防護安全系數。
智慧工地在現場管控方面有更好的優勢,更好的促進各方面工作聯合管理
智慧工地管理系統通過數字化平臺化運作,讓手機APP聯動智慧工地指揮中心,并配合可安裝在各類智能電視的TV版APP,實現企業對項目的多維度、多場景的實時管理,協助管理員快速響應各類事務,提前預警可能發生問題,提高生產管理效率與決策能力,實現增效降本。還能夠針對工程項目的精細化管理環節進行了多項強化,可實時監管項目中的人員、物料、設備、進度等事項,并具備預警提醒、記錄溯源等功能,對全體項目情況一手掌控。
一個建筑項目的順利安全完工的背后,離不開盡職盡責的建筑工人們以及高效的安全管理手段。如何不斷精細項目安全管理水平,提高項目安全管理效率是建筑項目方需要認真去考慮的。(文中事件來源于網絡,侵刪)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