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不到,2024還沒過完,今年最慘的兩部電影已經誕生了。
一部是電影版《紅樓夢》。
導演胡玫從2005年就立項,對外宣布要拍攝影版《紅樓夢》,接著經過漫長的劇本打磨、選角、搭景、拍攝,最后一直到2024年8月才上映。
結果,這部歷時20年,投資高達2億的電影,上映后卻瞬間暴死。
票房只有600萬,片方到手200萬,2億投資全打了水漂。
氣的胡玫在線發飆——
“我眼瞎?這個妹妹真的很丑嗎?”
但胡玫導演你先別生氣,因為很快就有人陪你了——
陸川。
《749局》,8年磨一劍,投資3.5個億,陸川從2016年一直折騰到現在,比起《紅樓夢》有過之而無不及。
粉絲寄予厚望,電影院也把它當成重磅。
可上映后又立刻暴死,口碑如山倒,乃至全網都刮起一陣吐槽熱潮。
而在口碑影響下《749局》高開低走,票房走勢一落千丈,更是從預測9.3億票房滑落到3.9億票房,淪為今年最轟轟烈烈的票房慘案。
吊了觀眾8年胃口,最后端上一盤shi,整個電影圈都沸騰了,《749局》的失敗連帶著陸川一同被釘上了恥辱柱。
面對這個局勢,一向以文藝人自居的陸川按捺不住了,遂在個人社媒上連發三文回應——
“有什么事沖我來!”
“全網50%~70%的肯定!”
這意思是說《749局》的口碑并不差,但卻被其他人有預謀的摸黑了,遭受了不同待遇。
好家伙,誰有能耐控制全網80%的人罵你啊?
陸川的回應別說網友,連王俊凱粉絲都不買賬——
是不是覺得自己很聰明?你可憋說了。
后來陸川也學聰明了,不在網上正面回應了。
因為他在線下直接對線了。
在路演過程中,陸川一開始還算是有點情商,說《749局》雖然被罵,但最起碼還能為觀眾提供情緒輸出的價值,還算不錯。
可隨著票房越來越差,賠錢成了板上釘釘的事兒,陸川徹底破防了。
參加路演,有觀眾問陸川對現在《749局》的口碑情況有什么回應,陸川說——
“我問心無愧,審美需要培養,我可以等你們。”
你瞅瞅,這不就是把鍋甩給觀眾嗎?
電影口碑不行,不是我能力有問題,是你們審美有毛病,山豬吃不了細糠,看不出這電影里的好。
這不禁讓我想起《749局》同胞兄弟《上海堡壘》的回應了——
連發多條“這是爛片?”不從自己身上找原因,反而質問網友,彼時彼刻恰如此時此刻啊。
后來陸川更是不管不顧了。
又一次路演,有膽子大的觀眾問陸川,這部電影口碑很差,導致她對陸川本人也有了刻板印象,認為他的電影都是爛片。
陸川一聽這個立馬來勁了,當面問這位觀眾:
“你說下具體哪部是爛片?”
接著又為自己的電影辯解,說自己不可能用8年時間去做一坨shi。
網友:
恭喜你,還真做出來了。
10月12日,陸川又雙叒在路演中回應——
“我是電影學院畢業生、導演系的研究生,我不能做一個爛片!也不可能做一個低劣的影片去糊弄觀眾!”
而同時,網友扒出了陸川在今年6月份接受采訪時說的話——
“我的孩子,包括周圍的孩子都在玩手機,都在玩直播,真正愛好科技觀察生活的其實很稀薄,但我又經常出國,看到AI的發展。
可我們還沉浸在自我滿足里,我很焦慮。”
陸川以一種上帝視角在觀察中國人,認為國人現在沉浸手機里太久了,看不到國外的發展,所以他想解救國人,打開中國電影的新局面。
你瞅瞅這多慷慨,多悲憫。
而這輪發言在6月份,沒過多久沈騰的《抓娃娃》就上映了。
隨著《抓娃娃》上映,當陸川看到電影票房大破30億,然后就說出了那句至理名言——
“麻花雄霸中國電影是文化的悲哀。”
再結合這一系列發言來看。
說國人自我滿足,說國人審美不行,說《抓娃娃》票房好是文化悲哀,說我可以等你們。
說白了,陸川就是認為國人的基本審美配不上他,明明是好電影卻沒人懂得欣賞,這才導致《749局》被差評淹沒,賣不出去票房,賠了個盆干碗凈。
錯的不是我!是這個世界!
痛,太痛了!
但又沒有一種可能,自我滿足的是你呢?審美落后的是你呢?
畢竟如今的好萊塢電影都整體下滑,市場競爭力急劇縮小,你卻執著地認為國產電影與好萊塢仍然有很大差距,比不上好萊塢。
那這個差距到底是來自現實,還是你的心理?
你以為這就完了嗎?
還沒有!
雖然陸川不敢正面罵差評了,但他的反擊仍在繼續。
電影的幕后團隊中,一半負責壓制輿情,刪除負面評價。
而另一半,竟然搞了個什么“專家研討會”,為電影的口碑平反。
10月9號,主創人員在北京舉行了“電影《749局》專家研討會”,這個大會來頭不小,來者都是各地高等院校、研究機構、學術團體、出版機構的專家、學者。
雖然影響力不大,但在業內那可都是有頭有臉的人物。
在會中大家都吹起了彩虹屁。
說《749局》是中國式科幻大片,危機感、科幻感、使命感、沉浸感都非常強,就是敗給了沒有公平的輿論環境。
說電影故事好、特效好、情節好,觀眾要向導演和片方表達敬意。
說電影有歷史質感,人物價值,創新意義,完成度非常高。
還有人在現場希望陸川導演和片方能制作下一部,期待續集.....
而這些發言人中有評論協會會長,有清華科幻季主席,有藝術學院所長,還有各大影視公司的代表發言人。
就是沒有一個人能代表大眾。
好家伙,純關上門自夸啊,到底是誰陷在自我滿足中?
最有意思是這倆人——
一個是《749局》的制片人。
她說整個團隊為了這部電影付出了巨大努力,《749局》上映后立刻拉動了國慶檔票房大盤,可惜遭受網暴,才落得如此下場。
希望網絡環境不再被操控,看到電影真正的口碑!
一個是《749局》的制作總監。
她說電影的特效很棒,視效鏡頭可以媲美一線好萊塢電影制作水準!
無語,是我看完這篇報道后最大的感受。
一部電影,被市場拋棄,被觀眾拋棄,實打實的數據擺在臉上,卻在主創眼里成了輿論打壓的悲劇,在“專家”眼里成了審美差距的證明。
我不禁想用陸川的話再問一句——
到底是誰陷在自我滿足中出不來?
——全文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