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個睿智的靈魂
01
最近這段時間,頭部網紅頻頻翻車,大有一種山雨欲來風滿樓的感覺,前腳小楊哥栽在劣質月餅上,在直播間打了一大輪感情牌,但錢就是沒給家人們賠多少,教訓還熱乎著呢,后腳東北雨姐又翻車了。
先來簡單介紹一下這位東北雨姐,她是這幾個月才火起來的網紅,形象如大家所見,才藝嘛,也沒有多少,那她是怎么火的呢?當初最顯眼的幾個標簽就是“能干”、“真實”,走的是反套路路線,常規操作就是扛大銅鍋、扛豬扛羊,做大鍋飯。
當初還有人將她稱為“戰狼版李子柒”,“物理意義上的婦女能頂半邊天”,就算在網紅界,這起點也算是很高的了。
這樣一個明顯帶著浮夸色彩的形象,落在城市青年眼里,成了農村婦女,尤其是自帶彪悍、質樸濾鏡的東北農村婦女的代表,短短幾個月,雨姐漲粉好幾千萬,一躍成為新晉頭部網紅,據數據顯示,她的粉絲大多由城市年輕人和中產構成。
按照我們對網紅的了解,下一步肯定就是帶貨了,雨姐自然也不例外,甚至可以說,她從一開始的目的就是帶貨,某音賬號的簡介里還將“誠信”二字放到了最開頭,平時賣的東西也大多符合她的人設,比如土特產、清潔用品等等。
乍一看,這位雨姐似乎人畜無害,然而人們很快發現,這位有幾千萬粉絲的頭部網紅賣的貨,總是給人怪怪的感覺,說白了其實大多都是三無產品,比如她最近的一次大翻車,就是因為被打假博主扒出所賣的紅薯粉根本沒有紅薯成分,反而摻了大量的木薯淀粉,這件事情后來已經被官方部門實錘了。
當然了,那個打假博主目測也不是什么好人,有敲詐勒索的嫌疑,但這里不做展開,有興趣的小伙伴可以自行百度,反正就是兩幫人狗咬狗骨,從線上口水戰升級到物理層面的全武行,不僅顏面全無,還差點鬧出了治安事件,這下子全國人民都把“樸實”的東北雨姐的真面目給看了個透徹。
這件事情后來還驚動了央視,央視團隊專門到雨姐“家”里調查采訪,發現原來一切都是劇本,雨姐平時根本不住那里,只有在拍攝的時候才過去,而且所有的劇情都是預設好的,據村民所說,他們買一塊豆腐都要拍個好幾次。所以這個地方與其稱為“家”,還不如直接叫影視基地來得準確。
劇情來到這里,其實我一點都不驚訝,東北雨姐從一開始就很明顯不是自然流量累積出來的。
因為如果是農村網紅,按照農村網友的審美品位,如果主人公不是原生態小白花式的美女的話,真的很難火,農村網友又不是沒見過大媽扛銅鍋,至于如此大驚小怪,去捧這樣一個網紅?只能說雨姐從一開始,就是沖著城市觀眾去的,就是要用這種浮夸又網感十足的方式,去滿足城市觀眾的獵奇心,而在如今大數據精準推送的環境下,如果沒有花錢買流量,她的第一步就邁不出去。
說怎么“質樸”、“真實”,從一開始就是演出來的劇本,網友們再一次成了韭菜,都說了在網絡世界,哪有什么真實,有的只是人間真實而已。
02
雨姐從頭部網紅到大翻車,從官方到民間人人喊打,也不過過了20天,過山車都沒它刺激,不過和人設、劇本這些問題相比,現在人們更關心的是:她究竟騙了多少錢?這些錢消費者能拿回來嗎?
其實在紅薯粉事件之前,雨姐已經翻過一次車了,今年九月份,雨姐拍視頻售賣“盤錦稻田蟹”,她本身就是東北人,在非東北的小伙伴眼中,賣東北土特產就顯得特別有說服力,所以當時下單的人也不少。
但很快,懂行的人就挖出她所謂的“盤錦稻田蟹”疑點非常多,比如個頭不符、習性不符(真正的稻田蟹都是晚上抓)、爪子縫隙太白等,種種證據都指向了以次充好的“洗澡蟹”。
而雨姐當時是怎么處理的呢?
明顯心虛了,一邊發視頻解釋說自己沒賣假貨,都是誤會,另一邊又連夜下架了蟹,并沒有任何道歉或賠償,打的就是生鮮食品,消費者難維權的主意。
蟹本身就是要吃鮮活的,從東北到全國各地,大多都要花幾天,絕大多數的消費者都已急不可耐,到貨馬上就煮來吃掉了,堪稱死無對證,只要她不再賣,就算網友們知道真相,又能拿她怎么辦呢?從這里其實就能看出她的底線是有多低。
然后沒過幾天,就鬧出了轟動全國的紅薯粉事件,在紅薯粉條里摻木薯粉,是奸商們的常規操作,只是網友們沒想到,手握幾千萬粉絲的雨姐也會那么干。雖然紅薯淀粉比木薯淀粉要貴一倍不止,但畢竟都不是什么稀罕玩意,也就兩塊一斤和五塊一斤的區別而已,但她就是這樣三瓜兩棗也要騙。
當初在直播間,為了哄“家人們”下單,她夸下海口說“假一賠萬”,但真出事之后,回旋鏢分分鐘砸臉上,被錘得不能再死了,才出來拍了個道歉視頻,說是“不推脫不逃避”,實際上至今都還沒有給出靠譜的回收和賠償方案。
然后就在這兩天,她又被爆出賣三無的去污凈,短斤缺兩嚴重,有的甚至一瓶里面只裝了半瓶,顯然又是小作坊出品。
至此,她的名聲已經臭不可聞,而且毫無悔改之意,接下來能遇見的就是她會成為很多打假博主的頭號目標,估計會消停一段時間避風頭。
但是避完風頭之后會怎么樣呢?
不好說,雖然央視有對她進行曝光,但官方至今也沒有說要怎么處理,也沒有封號,大概率就是聽之任之了。
這其實也是如今網紅直播亂象頻出的根本原因,當網紅有多賺錢,相信大家都有感受,不管一個網紅的路人緣有多差,只有還拿捏住最核心的那一波“家人”死忠粉,那么他們能賺的錢,就永遠高于被罰的風險,也就能永遠不亦樂乎地使壞下去。
如今法律對于網紅帶貨這個領域,還有很多灰色地帶,用常規商業法根本不能起到有效的制衡,主播們本質上是代言人,但法律上只能算銷售者,既然法律責任追究不到他們,他們就自然無比放飛了。
所以現在最重要的,就是有關部門出臺相關的法律法規以及處罰措施,把漏洞堵上。而作為普通消費者,如果不想當炮灰大冤種,最好的方法就是不要到主播那里買東西。
網購去哪里買不是買,花個幾秒鐘找個官方旗艦店,賣的東西都比主播要靠譜得多。尤其如今,頭部主播翻車如此頻繁,該祛魅的都祛魅了,也是時候要當個精明的消費者,不要把錢浪費在所謂的“家人”上面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