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毅
中國科學院成立于1949年11月,是我國自然科學的最高學術機構,首任院長為郭沫若。1976年12月底,時任對外經濟聯絡部部長的方毅被調到中科院,協助年事已高的郭沫若主持全面工作。
1979年7月起,方毅就任中科院院長,直到1981年5月。方毅,又名方清吉、方靜吉,1916年2月26日出生于福建廈門。早在少年時期,方毅就參加了革命,到了解放戰爭時、開始從事財政經濟方面的工作,1954年8月,被派到越南幫助發展經濟、恢復戰爭創傷。1961年,回國從事對外經濟聯絡工作。
1997年10月17日,方毅因病醫治無效在北京醫院逝世。值其忌辰,如去特收集其往事點滴一以志追思。
在中科院工作期間,方毅說過一句話:科學院沒有領導,我們是為科學家服務的,要當科學家的“后勤部長”。
事實上,在很多大科學家眼里,也都把方毅當成朋友,比如數學家陳景潤。據方毅的秘書郭曰方回憶:有一次,他聽到有人敲門,開門后發現一個年輕人穿著肥大的深藍色中山裝,衣服都褪色了,上來就是一句:“老同學,你好!”
郭曰方和他素不相識,就問他是誰。“我是陳景潤。”郭曰方這才反應過來,但不明白為何跟他是同學。“方毅是廈門人,我也是廈門人,你給他當秘書,也是廈門人,所以咱們是老同學。”
方毅(右)和陳景潤(左)
郭曰方覺得很有意思,“他是用數學推理的方式,推出來的”。接著,陳景潤從口袋里拿出一個信封:“這是我去美國講學,拿的講課費,我要交給方毅!”
郭曰方覺得很奇怪,問他原因又不肯說。郭曰方便拿起信封,塞進了陳景潤的口袋,系上扣子,說:“你放心地拿回去,如果有人說閑話,你再來找方毅。”
陳景潤這才把信封裝起來,“你知道這里面有多少錢嗎?兩萬美金!”
大家都知道陳景潤不善言辭,在這里也把老鄉說成了“老同學”;但是據說,曾有人問過陳景潤,當你需要傾訴或幫助的時候,你找誰呢?“找方毅!”陳景潤毫不猶豫地說。
方毅曾被人稱作是“老革命里的科學家”。他本人沒受過高等教育,但卻博學多聞。
一次中央召開會議,討論搞大規模集成電路的問題,方毅列席了會議。當被征詢意見時,他從PN結的原理說起,擴展到大規模集成電路的發展方向,以及國際的發展趨勢,說得非常專業、具體。讓很多人驚訝不已,后來任國家主席的李先念曾為之驚嘆:“你怎么什么都懂?”
年輕時的方毅
方毅和妻子殷森
對于方毅的廣聞博知,其子方季生說過下面的兩件小事。
- 有一次、方季生陪著父親散步時,聊到院里損壞的鍋爐。方毅說“這個鍋爐最大的麻煩是法蘭盤”,接著就說出了法蘭盤的接口尺寸,并說“如果接不好就會經常出問題”。后來,方季生和院里的鍋爐工聊天時才得知原因:方毅經常找他聊天,慢慢地就對鍋爐的工作原理熟悉了。
另一件,是在方毅生命的最后時光。當時他的記憶力已經變差了。方季生坐在病床前,看到輸液液體的英文成分表,隨口就念了出來。讓他沒想到的是,方毅竟然隨口說出一長串這個化學成分的功用。方季生說,“我當時驚呆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