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廣州星海音樂廳的“鎮館之寶”,是矗立于交響樂演奏大廳內的“巨無霸”管風琴。
星海音樂廳自1998年落成,這25年間,這架巨型管風琴,成為中國最常被奏響、歷經世界各地管風琴大師演奏次數最多的管風琴。星海的“管風琴藝術季”也是樂迷們翹首以盼的節日。
2023星海管風琴藝術季特別策劃的“知識音樂會”上,中央音樂學院管風琴教授沈媛和復旦大學歷史學院學者段志強,以“講+演的”方式,讓觀眾們領略到管風琴與全球史的獨特魅力。
記得去年9月觀看這場演出后,我就迫不及待在朋友圈寫下我的觀后感——
時隔一年,本周日(10月20日)晚上,由沈媛和段志強聯袂在星海音樂廳推出的“知識音樂會 樂讀全球史2.0”,就要好好講講我十分感興趣的主題——”從廣州出發的全球史。“
來聽聽沈媛和段志強兩位老師,對“知識音樂會 樂讀全球史2.0”的先行版解說吧!
“作為一位管風琴家,我不僅要彈管風琴,還要調律,完成一些機械的修復。也許大家會好奇,如果你的工作如此地困難,那為什么還要選擇這樣的藝術形式來進行創作?
我覺得演奏管風琴最幸福的一件事情,就是每次都要拜訪一個又一個名勝古跡,走進它的內部,來聆聽它的歷史聲音,聽它的故事,這樣美妙的感覺可能是其他樂器無法帶給我的。
在即將到來的10月20日,我將和段志強老師再次來到星海音樂廳,為大家上演 ‘樂讀全球史’ 的2.0版本。在去年的1.0版本中,我們已經在星海音樂廳形成了一個完整的全球史和音樂相關的歷史觀了。這次的2.0,我們做的是廣州的 ‘定制版’,我們會專注廣州在近代給予世界的影響,尤其在音樂方面,我會演奏客家音樂、潮汕音樂,以及最能代表我們中國文人音樂走向職業化的廣東音樂,看一看這些音樂是如何輸出到世界,形成世界最早的中國音樂印象。
與段志強老師多次合作,我非常喜歡他的一個理念——歷史是由我們這些普通人,我們這些在世界偉大航線上的旅行者創造的。我希望和段老師一起呈現出歷史中普通人的足跡,普通是如此地偉大,每一個音符都證明我們曾經來過。”——沈媛
“還記得去年我們在星海音樂廳第一次正式演出全球史的知識音樂會,受到大家的熱烈反響。當時我們是從馬戛爾尼使團到達廣州開始講起,然后講到全球歷史中的物質文化交融,當然最重要的是音樂。沈媛老師除了和我一起分享了文明和音樂的歷史,更奉獻了精彩的管風琴演奏。
當時那場音樂會結束的時候,我說廣州是中國歷史上持續時間最長的全球性城市,所以在廣州談音樂和全球史有特殊的意義,也許未來我們可以做一場從廣州出發的全球史音樂會。10月20日這一場 ‘樂讀全球史2.0’,就是我和沈老師兌現承諾的行動,一次還愿之旅。
跟上次不同,這一場音樂與全球史的2.0分上下兩場,上半場 ‘神游’,我們會多聊聊神話故事等精神世界的全球史。下半場 ‘航跡’,我們主要展現航海、戰爭等物質層面的歷史,當然,是用音樂包裹起來的歷史。在兩場中間,還有一個小小的分享會,我們可以一起坐下來聊聊歷史,甚至八卦一下。期待你和我們一起神游歷史,暢享音樂,我們在星海音樂廳等你。”——段志強
管風琴藝術家走進音樂廳并不少見,歷史學家在音樂廳里開講卻不多見!
“史學界最強聲優(之一)”的復旦大學歷史學者段志強擅長通過生動的歷史故事打破人們對歷史枯燥乏味的刻板印象,從而發現當下生活的美妙。
他擔綱主講的音頻節目《從中國出發的全球史》,我和孩子都很喜歡;如果你和孩子喜歡中國歷史,那么段老師主編的視頻節目《博物館里的中國通史》,可不要錯過!
——我是劃重點的分割線——
這是一場專屬廣州的特別定制音樂會,將廣州這座城市的文化底蘊與音樂奇妙結合,除了介紹廣州在近代史中對世界的影響,還將在管風琴上呈現客家音樂和潮汕音樂、廣東音樂。沈媛教授奏響星海音樂廳的 “鎮館之寶”,中間穿插段志強分享,講演結合。
“樂讀全球史2.0”將分為上、下場兩場——主題分別為“神游”和“航跡”。單場演出時長約70分鐘。“神游”開演時間晚上7點,“航跡”開演時間晚上9點。
門票均一價150元/場,兩場通票折扣價230元。!
當中央音樂學院教授遇上復旦大學研究院的歷史學家,當管風琴遇上歷史故事,將會有怎樣的奇妙碰撞?10月20日晚上,讓我們在星海音樂廳一起聆聽吧!
想了解廣州星海音樂廳10月20日“知識音樂會 樂讀全球史2.0”演出曲目,購票優惠信息等,戳
12月21日,在 “2024管風琴藝術季·特別制作 知識音樂會·音樂與文學 ‘詩與星辰’” 系列兩場音樂會中,管風琴家沈媛還將與文學評論家張定浩同臺,演繹晚期浪漫主義的另一史詩式巨作——英國作曲家古斯塔夫·霍爾斯特的《行星》組曲,以及多部與此相關的音樂作品。此外,視覺藝術家譚未明也將加盟音樂會,為《行星》組曲增添一抹亮眼的色彩。音樂會現已開票!
12月21日(星期六)19:00
知識音樂會·音樂與文學
“詩與星辰”(上)愛的知識
第一場音樂會中,沈媛將先后演奏布克斯特胡德關于月亮的帕薩卡利亞舞曲、巴赫《啟明星如此明亮》和霍爾斯特《行星》組曲中的 “金星” 和 “火星” 篇章。在曲中,“金星” 被稱為和平使者,而 “火星” 則被比喻為戰爭使者。在巴洛克時期,音樂家如何表達對偉大事物的憧憬與向往?巴赫與霍爾斯特是否代表了理性與感性?沈媛將展開她的探索之旅。
而在文學方面,張定浩將以 “夜晚” 開啟話題,談論月亮在詩歌中的存在,帶領觀眾遇見帕斯卡所說的 “這無限空間中的永恒沉默使我顫栗” 和海子的《亞洲銅》。而在 “金星” 話題中,我們將會談論《詩經》與古希臘神話中對于金星的幻想,聊到 “愛是所有抒情詩的源頭” 以及中西方對愛的不同理解,探討詩歌和音樂中的感官體驗。更多話題,將在沈媛的演奏和張定浩的講解中一一展開。
12月21日(星期六)21:00
知識音樂會·音樂與文學
“詩與星辰”(下)快樂的科學
在第二場音樂會 “快樂的科學” 中,沈媛將演奏霍爾斯特《行星》組曲中的 “木星” “天王星” “海王星” 三大篇章以及華金·羅德里戈《探求彼岸的未知》。誰是快樂使者、魔術師和神秘主義者?沈媛將在這里帶觀眾走向莫扎特、普契尼、霍洛維茨和張雨生的音樂人生,了解音樂符號學的密碼,聊聊巴赫、李斯特、二戰中英國BBC電臺的片頭曲、肖斯塔科維奇和柯南 “月光奏鳴曲殺人事件” 等音樂愛好者關注的有趣話題。
而詩人張定浩將會對 “快樂” 的重要性展開討論。情感是否高于理性?喜劇是否勝過悲劇?到底是什么造就了藝術?在卡瓦菲斯的《伊薩卡》中,我們會遇見怎么樣的道路?藝術最后的神秘是什么?馮至的《十四行詩》說了什么內容?現代藝術又是什么?我們最終抵達何處?這些問題的答案將在現場為您一一揭曉。
想了解廣州星海音樂廳12月21日“知識音樂會 音樂與文學”演出曲目,購票優惠信息等,戳
2024星海管風琴藝術季特別制作的這四場知識音樂會,我都計劃和孩子一起觀賞聆聽,相信音樂X歷史X文學,帶來的一定是非同凡響的體驗!
想了解我過往與現在正在進行博物館兒童教育,可以戳↓↓
旅行記錄|小湯圓
導賞回顧
導賞
曼竹魚,坐標廣州,家有女兒元元
曾經,從事文化歷史領域報道;
現在,自由撰稿人、博物館兒童教育推廣者
與大家分享好劇、好展、好物、好地、好書......和孩子一起共享成長中的美好
歡迎星標、留言、點贊、在看、轉發、交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