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買房的底層邏輯是錯誤的。
說一個最廣泛且錯誤的認知,現在這么差的市場,買房投資完全沒有意義,我買房就是為了自住,自己喜歡就好,從而放棄了很多選房的標準,遵從內心選房,更看重的是便宜,住的舒服,結果極其容易踩坑。
因為你不遵從買房價值投資邏輯,只在乎自住,只在乎價格便宜,不想給自己過多壓力。
極容易買到幾類坑盤,沒錢的在乎價格的朋友,容易買到遠大新,老破舊。而純粹自住稍微有錢的朋友,容易買到CEO盤、疊拼別墅。
可是其實市場越差的時候,其實你更應該帶有投資思維,好好選房,因為你可選擇面其實更廣,選好可以保值增值,選不好是真的要虧錢。
而市場好的時候,你買好買差,大概率都不會虧錢,只分賺的多與賺的少的區別,正確的選籌邏輯的重要性被普漲行情所湮沒,顯得沒有那么重要。
那為什么建議自住買房也一定要帶有投資邏輯呢?
主要有如下2大原因,原因可以有許多,我撿最重要的2點說:
01
房子占家庭財富比重大頭
全世界有3大資產,美股、中房、歐日債,中國人對房子的喜愛程度毋庸置疑,房子平均占老百姓財富的60%,是占大頭的。
不完全數據統計,中國房子的總價值大概400萬億,而股票資產總價值約80萬億。美國不是這樣的,股票總資產占比更高。
特別是一二線城市,房子的財富占比更大,很多人真的是掏空6個錢包去買一套房子,且高額負債,月供很高。
那么再這種前提下,你肯定希望你的財富大頭能夠保值增值,而不是今天買房花了100萬,過幾年就只剩下50萬、60萬。
你如果選錯,大概率你的收入增長速度是趕不上你的財富虧損速度的。
因此買房一定要帶有投資邏輯去買,去買那些真正有價值的房子,才能做到保值增值,是對你家庭財富的負責任。
02
房子不是一輩子的事情
很多朋友還有一個錯誤的買房觀念。認為我買房自住,我也不希望為房子負擔太多的壓力,我買房就買這一次,以后不會換房了。
其實這是一個大大的錯誤認知,特別是對年輕人而言,一般情況下,人一輩子大概率至少要換2次房子。
剛畢業沒什么錢,會先買一套房過渡自住,買個一房或者小兩房。過一段時間,要結婚生子了,房子肯定不夠住了,會考慮換個稍微大點的房子。后來再隨著升值加薪,有了一定積蓄,還會考慮一次相對終極改善,買一個大房子。
一般正常情況下,5-10年都會有一次換房周期。
因為還有一個問題是,房子的建筑工藝是在迭代的,從樓梯房到普通電梯房到玻璃幕墻外立面房到第四代住宅,房子也有生命周期,房子老了住著不舒服了,你也會考慮換房。
所以你買房不是給你自己買的,是給5-10年后的接盤俠買的,你要考慮的是哪些接盤俠5-10年后會買你的房子?大概率一定是這個房子要有價值,配套要好,房齡不能太舊的房子才有人接盤。
同時如果你想置換改善換個更好的房子,前提一定是你目前這套房子要增值,賣個好價錢,你才有這個資本,如果反倒還虧錢,你換更好房子的底氣一般也不會太充足。
綜上,建議大家不要被自住二字框住了自己的思維,而放低自己的選房標準,熊市更應帶有投資思維買房,才能走的更穩,更抗風險。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