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屆諾貝爾化學獎就是來告訴我們:人類的科研已經完全改變了!承載原有科研秩序的教育體系也隨之崩塌,即小-中-大學-研究生,一級一級往上升,頂級人才搞科研,滿級人類得諾獎的時代過去了!
孩子還在上學的家長最應該警惕的是:你們費了好大勁,走到河邊才發現,這橋被拆了,這種事情,咱們盡量避免。
今天我們一起搞清楚,教育體系怎么變,應該怎么做?讓大家心里都有數。
這一屆諾貝爾化學獎確實是亂套了,真正得獎的,其實是人工智能工具AlphaFold,連孩子們都知道的阿爾法狗(下圍棋的那個)就是他的親哥,他們是同一個團隊用同樣的方法訓練出來的。這次得獎的三位里面有兩位,就是開發AlphaFold的主要成員。
自從2023年這一次的AI大爆發,傳統的做實驗寫論文這些科研手段呢,已經不是主流了。科學家使用AI做科研。這叫做AI for science,是全世界的大趨勢。取得最大成就的,就是兩百萬名化學家用AlphaFold做的蛋白質預測,這個聽起來很高端,但是在人工智能眼里,本質上跟下圍棋也差不多。
我們人類的主要化學物質就是蛋白質,它們是怎么構成人體的,想弄清楚這件事情,分析量實在是太巨大了。以前呢,需要化學家們在實驗室把人體的這些組織,通過非常復雜的方式提純,再去做無數的實驗研究。
但是問題來了,剪一片指甲,薅一根頭發很容易,研究眼球怎么辦?
AlphaFold有辦法!不需要做實驗,它用各種各樣的數據去模擬,這些實驗本質上就是各種算,這個研究的速度就嘩嘩的向前推,現在已經實現了突破性的進展。等人工智能+化學家把蛋白質預測徹底搞明白了,任何疾病理論上都能被人類攻破,永生或許也能實現。
回到中小學生,在人工智能不斷強大教育體系即將改變的環境下。我們家長怎么樣去看待教育。
首先不要花力氣在機器擅長的事情上,這也是今年的高考和中考數學出現了大量的自定義題目的原因。這些題沒法刷,需要學生在考場上現場學習一個新的概念,然后拿它去解決問題。學生必須對所學的知識有深刻的理解,并且敢想敢試,才能夠做出來。這簡直就是默認人+AI,人負責方向思路,而不是具體的計算,尤其是重復的單調的計算。其他的學科也一樣,重原理而不再重練習。
現在的學校教育,其實對重復練習已經非常過度了,所以這次大考,其實是倒逼大家去改變。我們國家不但有自己的AlphaFold,而且在AI for science這個領域,我們不但有強大的國家隊,還有強大的民營企業。國家級大考的命題,這個高度還是有的。
中小學生必須去學習和了解如何駕馭越來越強大的人工智能,把自己的優點和強項以人工智能的能力結合起來,以后絕大部分的人類從事的就是這種工作AI訓練師。你看現在諾貝爾獎獲得者就是干這個的,39歲的人工智能工程師都拿了諾貝爾化學獎,有多少研究了39年化學,泡了一輩子實驗室的化學家,在無人處深深嘆息。
對創新能力的培養,從小就養成自主探究和獨立思考的習慣,如果你熟悉新課標,就會發現這幾個都是熱門關鍵詞。學習人工智能很簡單,真正不容易的是家長教育觀念的轉變,以及由此帶來的對孩子知識教育以外能力的培養注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