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保家衛國,剛滿一歲的新中國在家門口打了一場立國之戰,這場戰爭的雙方實力差距懸殊,但中朝兩國頂住巨大壓力,經過三年浴血奮戰逼迫聯合國軍簽訂停戰協議。戰爭結束后志愿軍本應撤離回國,因為朝鮮是一個主權國家,和平時期一個國家在別國駐軍注定不合適。
鮮為人知的是,人民志愿軍從1953年開始撤離,直到1994年才完全撤離朝鮮,為什么志愿軍在朝鮮停留了40多年之久?在這期間又發生了哪些事情呢?新來的朋友可以點擊關注,本期就帶大家解密志愿軍在朝鮮的那些事。
停戰不是結束
朝鮮戰爭以板門店協議的方式暫時停火,作為戰爭的始作俑者之一的美國自然不甘心,朝鮮半島對于美蘇冷戰格局至關重要,所以就算戰爭結束也不愿放棄這個戰略要地。在韓國的“請求”下,美國遠征軍建立駐韓軍事基地,美名其曰是保護在韓美國公司的安全,實則是給朝鮮施壓,以便在亞洲增加軍事力量。朝鮮半島的局勢沒有因為戰爭結束而好轉,誰也不能保證美韓是否會再發動戰爭,所以在中國政府的考慮下,我們志愿軍分批次回國。
在《停戰協定》中,雙方聲明只是暫時停火,朝鮮問題沒有真正解決,因為聯合國軍不承認戰敗的事實,中朝表態可以繼續打下去,所以簽署停戰協議最能照顧到雙面的面子。美國接著和韓國簽訂了長期駐軍協議,展示了共同防御決心,朝鮮人民軍意識到美韓不會善罷甘休,接下來定然會有激烈的博弈,所以在中朝的商議下,兩國簽署了中朝經濟文化合作協定》。
雖然協議的主題是經濟建設,但軍事合作是前提,志愿軍被派往朝鮮各地駐守,謹防美韓軍隊偷襲。直到1956年初,志愿軍共有44萬人留在朝鮮,但到了年底,中方撤回了十萬人,并且計劃在幾年內進一步減少。
一方面是因為經過幾年的發展,朝韓對抗大大緩和,雙方爆發戰爭的幾率很低,所以志愿軍駐守的需求就不存在了,另一方面是幾十萬一線部隊的開支非常大,朝鮮方面根本提供不了任何補給,因此在中國進行經濟建設的浪潮中,志愿軍的消耗顯然是驚人的。
1957年,中國軍委做出減少軍隊數量,提高軍隊質量的決定,縮減130萬軍隊,志愿軍也包含在裁軍內。同時,中國的第二個五年計劃開始了,國家將會把主要資源投入到重工業上,縮編志愿軍能減輕財政壓力,為中國的經濟建設讓路。
幫助重建朝鮮
停戰后,志愿軍在朝鮮除了守衛任務外,就是幫助朝鮮人民重建國家。志愿官兵雖然都很想和家人團聚,但是沒有一個人違抗命令,全部就地放下武器,拿起勞動工具和朝鮮人民一起建設家園,在戰爭的摧殘下,朝鮮全境都遭到破壞,沒有一棟房屋、一條路是完好無損的,很多地區的老百姓只能躲在山洞里生存。
中國有句古話:要想富,先修路。志愿軍將朝鮮的公路、鐵路和橋梁進行了大規模的修復工作,經統計從1953年開始志愿軍就修補和新建的公路橋梁有282座,線路19條,貫穿朝鮮全境,公路總里程增加6000千米,火車站增加34個,隧道21個。為了展示支援建設的決心,志愿軍在工地上掛起“以建設我們祖國北京的熱情來建設平壤”的宣傳口號。朝鮮人民受到極大鼓舞,他們把志愿軍當作自己的部隊,可以說在朝鮮再一次出現了軍民血濃于水的感人場面。
志愿軍特別規定,戰斗部隊中七成以上的人員要參與經濟建設,行政機關中一半的人要參加勞動。同時,中方向朝鮮無償提供物資共6萬噸,物資里種類齊全,有普通的工具,也有科研設備,只要中國能拿出來的,都很大方地送給朝鮮。在平壤,一批醫院和高校拔地而起,里面所有的儀器設備上都印有漢字,除了學生和老師是朝鮮人,全部都是志愿軍援助的。
金城區在戰爭中摧毀嚴重,志愿軍修建了1400多座民房給老百姓,總共用時不到一個月,昌道郡水泰里的三百戶居民在一周內就有了自己的新房子。截至1957年底,志愿軍在朝鮮修建普通民居27390間,學校283座,其他公共建筑432座,為朝鮮的教育和民生事業作出了重大貢獻。
1954年朝鮮爆發歷史罕見的旱災,大部分地區農作物絕收,除了中國政府劃撥的糧食援助外,志愿軍節衣縮食,省下來700多萬斤糧食給朝鮮人民,幫他們度過難關。為此,志愿軍也著力修建朝鮮的農業基礎設施,包括農田灌溉工程,在三年的時間里把曾經顆粒無收的不毛之地改造成萬畝良田。
在國防建設上志愿軍未曾消極,戰后修建了1850公里的地下坑道,內部所有設備一應俱全,完全能夠應付隨后的戰爭。同時挖掘了6240公里的塹壕和交通壕,地堡數量超過十萬個,被朝鮮人親切地稱為“現代的地下長城”,這些工程奠定了朝鮮國防軍工工程的基礎,極大地保護了朝鮮的國防安全。
在朝鮮期間,志愿軍圓滿完成了軍委的命令,不僅保衛了朝鮮的國土安全,也為朝鮮經濟建設做出了巨大貢獻。作為人民軍隊,中國軍人切實地履行了軍人職責,同時向全世界展示一名合格的軍人是如何維護和平的,與駐韓美軍相比實在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戰后美軍在韓國和日本部署了超過三十萬軍隊,美國遠東司令更是被稱為日本的太上皇,因為他在日本享有絕對的特權,凌駕于所有日本人之上。韓國也經常發生美軍在基地外盜竊、強奸等案件,但是所有罪犯都被美國接回國,韓國法律對美國軍人沒有一點辦法。
志愿軍有序撤離
停戰后,志愿軍也在不斷撤離中,起初為了震懾美軍,我方示意部隊要隱秘撤退,不能被對方看到動向。美國的偵察機每天都會飛到朝鮮上空,缺乏先進防空武器的志愿軍也沒有阻止的辦法,于是采用戰爭期間的土辦法,太陽落山部隊就迅速行動,天亮部隊就隱藏起來休息,就這樣一批批部隊撤退回國,但總數依然十分龐大。其實毛主席也很難做最后決定,因為戰爭萬一重啟,前線部隊一定是志愿軍,朝鮮人民軍無法擋住美軍的進攻,而假如還有下一次,美國人是不會給我們反攻的機會了,甚至核武器也會派上用場,志愿軍部署前線是不得已為之的。
1956年11月初,朝鮮人民政府向中國外交部發來一份備忘錄,里面提出聯合國目前計劃處理朝鮮問題,中國志愿軍可在合適的時候撤軍。在戰后中國的實力讓美蘇刮目相看,國際地位大幅度提高,沒有國家敢在中國家門口鬧事,朝鮮局勢穩定下來。聯合國方面開始從政治角度解決半島問題,并且保證不會有戰火出現,所以到了志愿軍回國的時候了。1957年11月,毛主席下令全線撤軍,這是中方第一次正式提出撤軍計劃,也是毛主席尊重朝方做出的正確決定。
次年開春,為了處理撤軍的具體事宜,周總理率隊訪問朝鮮,并且商議制定了“先前沿、再西海岸、后中間”的撤軍基本方針,在一年內分三批從朝鮮撤離。軍委特別要求,部隊在撤離途中要嚴密觀察三八線附近的動向,帝國主義毫無誠信可言,他們會隨時發動進攻,所以我們不能大意了。留在中國的部隊隱藏在朝鮮的山林中,讓美方誤以為志愿軍全部撤離,如果他們敢輕舉妄動就迅速部署到前線上,保證三八線的安全。
在撤退的命令發出后,志愿軍總共25萬人開始了大規模撤離行動,4個工兵團,3個坦克團,5個軍陸戰軍,4個炮兵師,7個汽車團等部隊在一年時間里全部撤離,基地全部交由朝鮮人民軍。1959年春后勤部隊也開始撤離,不過在走時把所有的武器彈藥和各種設備都無償轉交給朝鮮軍隊手中。據不完全統計,中國人民志愿軍轉交給朝鮮人民軍的各種物資,總價值達15700萬元,這在當時對于中國來說是個不小的數目。
代表團駐守到1994年
最后一批志愿軍戰士撤退時,朝鮮首都平壤舉行了盛大的歡送儀式,超過三十五朝鮮群眾自發來到街上,夾道歡送將士們回國,對他們來說,中國人入朝的這些年里朝鮮變化太大了。整個國家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儼然此刻群眾們把志愿軍當成了自己的軍隊,這在世界戰爭史上是從來沒有過的怪象,一個國家的軍隊怎么能受到別的國家的歡迎。
然而,還有一支志愿軍沒有一起回國,四十多年后他們才等來撤退的命令。這就是中國的志愿軍代表團,他們的任務是留在朝鮮繼續負責停戰談判工作,嚴格意義上朝鮮戰爭沒有結束,雙方只是約定好停火,朝韓兩國仍然是敵對國家,戰爭隨時會發生。代表團作為參戰國的代表,行使商議戰后工作的權力,確保中國享有對朝鮮戰爭的知情權。起初代表團成員超過一百人,最后降到7名代表,他們留在朝鮮的任務卻很關鍵,就是負責尋找戰爭時期留在朝鮮的志愿軍遺骸,接收留在韓國的志愿軍遺骸,這是我們的戰士,他們應該回到祖國。
代表團成員都是朝鮮軍事停戰委員會的成員,朝韓發生沖突后均由這個委員會處理,按照協議規定,只要委員會任何一方成員要求開會,各方必須到場,中國為了方便就留下了這支隊伍,值得一提的是參戰國韓國沒有參加停戰委員會的權利。因為在板門店簽署停戰協議時,韓國方面不同意停火,所以自始至終韓國仍然對朝鮮宣戰。三八線上并不是風平浪靜的,因為民族情緒緣故,兩國士兵在處理矛盾時敵意很強,非常容易發生擦槍走火的事情,停戰委員會為此經常召開緊急會議,避免沖突進一步升級,畢竟沒人想再打一場消耗戰。自停戰至今,會議的召開數量已超過400次,為朝鮮半島的和平做出了巨大貢獻。
會議也出現過不和諧的插曲,1991年在一次會議中,美國在沒有征得中朝同意的情況下擅自邀請韓國參會,違背了協議規定,中方代表憤而離場。到了1994年,隨著聯合國在朝韓問題上的突出作用,中方認為在聯合國的框架下處理半島問題是首要的,停戰委員會存在感較低,且與聯合國工作沖突很多,所以軍委在12月15日命令代表團即刻撤回國內,從命令下達的那一刻,中國人民志愿軍終于成為了過去,也成為歷史上濃墨重彩的一筆。
后記
國家為回國的志愿軍舉辦了神圣的儀式,因為這是最后一批回國志愿軍,在場的一位老戰士眼含熱淚,四十多年前他就是志愿軍的一員,如今戰友們離他遠去,志愿軍建制也隨著歷史一去不返。在戰火彌漫的五十年代,是他們扛著槍出國和美國人硬碰硬,中國軍人用血肉之軀筑起了一座鋼鐵長城,牢牢守在三八線上。
志愿軍雖已成為歷史,但是志愿軍的精神永遠存在,他留在了朝鮮,留在了三八線上,美國人再也不敢越過三八線,再也不敢在中國家門口鬧事。抗美援朝戰爭是中國的立國之戰,更是亞洲和平的起點,鞏固了新中國的政權,打破了美國軍隊不可戰勝的神話傳說,讓世界認識中國的實力,看清東方古國正在覺醒的事實。謹以此文,向為國犧牲的志愿軍將士們致敬!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