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朝鮮戰爭中,發生了一起極其惡劣的事件,這次事件導致了我國成千上萬的志愿軍集體感染病毒而死亡,我國得到消息后立刻徹查,當場銷毀了二十多萬只醫療包,而這次事件的始作俑者其實并不是戰場上的敵人,而是我們自己血脈相連的同胞。
此事一出,直接驚動了周總理和毛主席,惹得主席憤怒地說道:“該殺!”那么究竟是“何方神圣”不費吹灰之力就造成我軍這么慘重的傷亡呢?而作為中國人的他究竟為何要這樣做呢?還請各位看官點點關注、點點贊,以免錯過后面的精彩內容,接下來就帶大家揭開這起志愿軍傷亡的背后內幕。
20世紀50年代,朝鮮戰爭爆發,為了捍衛我國領土,保衛國家安全,在彭德懷司令帶領下,中國人民志愿軍跨過鴨綠江,奔赴朝鮮戰場進行戰斗。戰爭年代除了武器是取得勝利的有效保證之外,醫療物資更是決定能否挽留我國士兵性命的重要法寶。而造成這場事故的罪魁禍首就是一批送往戰爭前線的急救包。其實在那個物資匱乏的年代,急救包的成分非常簡單,僅僅是由一小瓶藥片和一團止血繃帶組成。
但在危急關頭,這小小的急救包卻能救下無數志愿軍的性命,在當時,急救包也是志愿軍必不可少的醫療裝備。事故發生之后。工作人員開始查找原因,才發現原來這批供給志愿軍的急救包竟然成為要了志愿軍性命的原因。急救包內的藥品不僅存在著嚴重的過期變質現象,甚至就連里面的止血紗布、繃帶都是變質的,未經任何處理,有的甚至還散發著霉味,遍布著霉菌。而這些急救包和藥品,都是從國內運過來的啊!這些戰士們不是戰死在保家衛國的戰場上,而是死在了同胞的手中。他們中大部分人本是可以活下來的,可就是因為用了發霉的急救包,造成傷口感染而犧牲。
當彭德懷司令得知這一事件之后,直接將發霉的急救包和一封電報發到了周總理和毛主席手里。電報中稱:由于后勤藥品和急救包問題,導致前線志愿軍們成千上萬人因病毒感染而犧牲在后方,目前他們已將查處的二十多萬只急救包進行了當場銷毀,希望國內能立刻查清急救包的源頭,為死去的戰士們討一個說法。
作為一員久經沙場的老將,彭德懷鮮少會如此發脾氣,這足以看見事情的嚴重性,很快這一消息也由總理辦公室傳到了毛澤東的耳中,望著那個發了霉的繃帶。毛主席看著這份電報眉頭緊皺,氣得心中久久不能平靜,半響,才從嘴里吐出了兩個字:“該殺!”那么究竟是誰給戰士們提供了這些發霉變質的急救包呢?他又是居心何在?我們繼續往下看。
組織得知這件事情之后,立刻給在上海的陳毅發去一封電報,命他立刻徹查此批藥品的來源。接到命令的陳毅絲毫不敢耽誤,立刻對此事進行了調查。但當的訂單記錄和藥品來源都記錄在冊,陳毅立刻將藥品來源鎖定在了上海的一家大型藥店“大康行”的老板王康年身上,而這個王康年,就是此次事件的真正始作俑者。這個王康年究竟是什么人?他又為何這樣做?
要說這王康年也不是一個簡單的人物,如果不是這件事情發生的話,也到算得上一個商業奇才。1924年,王康年出生在浙江杭州的一個富戶人家,十七八歲的王康年早早地就在家人的引薦下進入了上海大亞電臺當報告員,這個工作在當時也可以說非常的體面又高薪,一個月足足可以賺上十幾個大洋,并且工作也很輕松,算得上當時的“鐵飯碗”了。當時的王康年負責的內容是介紹當下的經濟行情和金融商業訊息,因此王康年就要長期與一些商業大亨打交道。時間一久,王康年便“耳濡目染”,對于商業上的事情也越發感興趣,幻想著自己有朝一日和這些大老板一樣擁有萬貫家財,過上前呼后擁的日子。
有了這樣的想法之后,王康年就對目前的工作失去了耐心,一心只想經商。1942年,王康年和上海灘公共租界巡捕的女兒結婚,從此王康年便迎來了他的商業之路。王康年在岳父的資助下,辭掉了當時的工作,在上海西藏路開了一家雜貨店,取名為“大康行”。后來抗日戰爭爆發,國內的藥品和醫療用品急缺,西藥行業一時間變成了熱門行業并且利潤極其豐厚,于是貪財的王康年便將目光轉到了藥品方面。
王康年的生意當時雖然是小有起色,但也算不得大排面,雖然他一心想做西藥生意,可是也不是那么容易的。想做西藥生意第一要有進貨渠道,并且渠道要十分穩定,中途不能中斷。第二是要有強大的資金基礎進行投入,但是王康年這兩個條件根本都不具備。那么他究竟是靠著什么才走上西藥行業的呢?
王康年什么都不靠,靠的就是膽子大和一張能說破天的嘴,看中西藥行業后,王康年把自己的雜貨店改名為“大康西藥行”,玩起了空手套白狼。王康年先是跟進貨方進行溝通,把進貨的價格抬得極高,讓進貨方對價格心動,以此來先騙取貨物,而對于購買方他又展現的十分有誠意,把價格壓的很低,讓購買方先付貨款。而真的到了對雙方兌現承諾的時候,王康年又開始找各種借口拖延,甚至還玩起了賴賬這一套,把大康西藥行搞得名聲狼藉。
一些被王康年騙過的人心有不甘甚至一紙訴狀將王康年告到了法院。可“心理素質”極強的王康年可不怕這一套,到了法院上,他當場面不改色心不跳地承認了自己并沒有按期交貨的事實,而當法院判定王康年應立即交付貨物時,王康年直接將“大康西藥行”申請破產,以此來搪塞。按理說,即使藥房破產,可貨物是他王康年欠下的,跟藥行并無關系,王康年即使申請破產也理應歸還,但由于當時正處在上海解放之際,國民政府內部也混亂不堪,早就已經自顧不暇的國民政府已經無力處理這些事情,于是王康年便再次鉆了法律的空子。
而如果你以為王康年經過這次教訓會就此收手,那就大錯特錯了。此次事情可以說再一次助長了王康年的氣焰,王康年不但沒有打算真的金盆洗手而是想要繼續通過這種方式再賺取不義之財。
經過王康年的多方協調,在工商部門調解下再次春風吹又生,隨著解放戰爭的勝利,國內逐漸趨于穩定,王康年便在這短短的兩三年時間里,達到了350億的營業額。按理說,既然王康年已經讓大康西藥行恢復正軌,并且已經完成了自己成為大富豪的心愿,也應該就此作罷,可利欲熏心的王康年并沒有任何改邪歸正的想法,即使他現在這么有錢,但依舊沒有將之前的欠款和賴賬還清。甚至還通過金錢打點進入了上海“肅反委員會”,并在此擔任副主席一職。其實,只要現在王康年及時剎車,不再做傷天害理的事情,完全可以過上優渥的日子,甚至之前做過的事情也隨著時間而淡化,那么已經風生水起王康年真的會就此剎車嗎?
1949年,蘇北淮陰某機關需要一批藥品,到了上海之后機緣巧合之下便找到了大康西藥行,經過商討之后,決定向王康年訂購這批藥品,可當時王康年的藥行中根本沒有這批藥品,但見錢眼開的他還是收下了貨款,弄虛作假他已經是老手。就在即將交貨的前幾天,王康年還找來自己的哥哥一起按照3:1的比例將復方大黃酊以及自來水混合在一起,終于在交貨的時候,成功“趕制”出了這批藥品。由于王康年這里的藥物價格比較低,1950年,他就又接到了皖北軍區的訂單,這次的訂單是止咳糖漿300磅。
在當時,止咳糖漿早已不是稀有物品,但凡一個小藥店都能夠有貨源,可即便如此,王康年還是經過多番“努力”,終于在市場上找到了一批成本極低的過期發酵的糖漿,稍加遮掩后,賣給了解放軍們。但這批藥品很快便引起了解放軍的注意,畢竟過期的藥品根本沒有任何療效。當工作人員找到王康年詢問時,他竟說道:“這有什么關系?反正吃了又不會死人。”王康年一而再再而三地以身試法,并且沒有得到任何處置,這讓他的膽子也更加大了起來,把眼光放到了抗美援朝的志愿軍身上。
1951年,抗美援朝前線吃緊,組織上決定訂購大批的藥品送往前線,由于當時美國對于中國進行了封鎖,我國已經不可能從外國進口藥物了,只能從國內的藥行訂購,于是王康年便主動接下了這筆大單子,并且他手里依然沒有任何存貨,此時的王康年還以為,自己能夠跟以前一樣,通過鉆空子,把自己擇的一干二凈。到了交貨日期,王康年又使出了慣用手段,以沒有貨源、藥品緊缺為理由搪塞,推遲交貨,并且先收取了藥物的貨款。之后王康年便用這筆錢將自己的銀行貸款進行了償還,而藥物卻依舊不見蹤影。直到到了交貨的前半個月,王康年才準備一半的貨物。藥行里的工人看到貨物只有一半之后,非常緊張,趕忙向王康年進行匯報,可王康年卻悠然地說:“急什么,朝鮮路那么遠,這事兒我拿的穩。”
于是,王康年又用起了慣用手段,在即將交貨的前幾天,四處籌備一些過期藥品,自己進行配置,由于這次志愿軍還需要一些止血帶和紗布,王康年一時間根本弄不到這么多的貨物,甚至直接從工廠里回收一些廢舊紗布和普通的棉布,自己進行加工,沒有經過任何消毒和處理,就裝進了醫療包中。也正是因為這批醫療包,導致我國前線上千萬名志愿軍感染死亡。
那么為什么王康年如此作惡多端、聲名狼藉,還總是能夠接到訂單并運營下去呢?
原來是因為王康年從不吝嗇用金錢打點所謂的關系,甚至還給一些領導送去年輕貌美的女子,當做自己的“孝敬”,除此之外,還會送手表等一些貴重物品,請吃請喝就更不在話下,在1953年,王康年被上海市人民法院以“行賄、偷逃漏稅、盜騙國家資財”等三項罪行逮捕,并判處王康年死刑。而他昔日的“好兄弟”、“好哥們”此時也再沒有一個人肯為他發聲、為他撐腰,甚至不少官員也因此落馬。
縱觀王康年的一生,可以說是作惡多端、欺上瞞下、狡詐至極,而在王康年被判決之后,他旗下的大康西藥行也只剩下18億元的資產,對比王康年所騙取國家的錢財還差8億多元,可這些損失是根本找不回來的了,早已被王康年揮霍一空;。8億元,在那個中國急需發展的年代能夠供給多少人的口糧,能夠建造多少工業器材,可卻被王康年揮霍一空。不僅如此,更是導致前線成千上萬的志愿軍犧牲在異國他鄉,所造成的損失不可估量,判處死刑都無法解除人民的心頭之恨。王康年的所作所為,將永遠被人們所唾棄,所銘記,正義可能會遲到,但絕對不會缺席,這些危害國家、危害人民的人,終將受到法律的制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