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主筋骨,益年倍力,久食輕身,不老延年。”
早在《神農百草經》中,古人就把葡萄視為強身健體、延年益壽的“寶藏”。現代科學亦已經證實,其蘊含豐富的白藜蘆醇、兒茶素、多酚等營養物質,有著改善心臟功能、保護大腦、緩解眼疲勞等作用。
而在一顆葡萄之中,營養最為豐富的部位竟是葡萄籽。更神奇的是,古人所言的“葡萄益壽”觀點,亦能在葡萄籽中找到答案。
近期,中科院發表的一項重磅研究顯示:一種葡萄籽提取物,竟能將生物健康生存期拉長64.2%!
延壽64.2%!葡萄籽成抗衰界新星
近期,上海營養健康研究院孫宇教授團隊在《Nature》子刊上發表了一項重要研究。在篩查了共計46種植物后,某種特定葡萄籽吸引了研究人員的注意。
他們發現,該葡萄籽中具有一種名為原花青素C1(下簡稱PCC1)的成分,或在生物抗衰方面具有潛力。
為進一步驗證觀點,研究人員以24月齡的暮年小鼠(相當于人類75歲)為對象,2周一次,向它們投喂PCC1。實驗結果顯示,與正常飲食的對照組小鼠相比,經過PCC1干預的暮年鼠果然運動活力更佳,生存時間提升了足有64.2%。
團隊深入分析背后機制發現,與對照組小鼠相比,攝入PCC1的小鼠體內老衰細胞比例顯著降低。
所謂老衰細胞,又被稱為“僵尸細胞”,它們不僅喪失原有功能,還會侵占、同化其他健康細胞,隨著老衰細胞不斷堆積,生物體也會加速衰老。因其危害性,被期刊《Cell》評為“十二大衰老指標之一”。
而中科院的這項研究,發現正是PCC1可以針對性地鎖定、清除老衰細胞,提高實驗動物的生命上限。
生物抗衰的大軍中,如今新添一員猛將,葡萄可真是立大功了。
吃葡萄,應該不吐葡萄籽?
中科院此項研究結果問世后,坊間即刻掀起了一場“葡萄論戰”。人們開始議論,這是否代表吃葡萄不吐葡萄籽,就能實現長壽?
然而,這樣的觀點顯然太過理想化。首先,我們日常能買到葡萄的籽難以被人體消化,僅僅通過簡單的嚼碎吞服不僅吸收不到多少營養,反而會增加腸胃的負擔。
不僅如此,目前關于PCC1的研究還僅僅停留在動物實驗層面,未到人體臨床實驗的步驟。所以人類是否同樣能依靠PCC1延壽,還有待更多研究證實,而距離大眾接觸到成熟的PCC1產品,更是遙遙無期。
好在,科學家們又發現了另一種輔酶類成分,其與葡萄籽提取物PCC1有著相似的作用,且已經發展為一種穩定且成熟的手段。比如香港生科品牌TimeShop就已基于此,推出口服成果“泰好益”,成為京、淘等電商平臺熱門健康單品。
美團隊發布于《Cell》的實驗證明,該核心成分能使老年實驗小鼠的肌肉強度、記憶力等老化程度明顯放緩,使其生存期延長30%。
而中科院、重慶醫大等機構的人體臨床實驗亦揭示,在該輔酶持續干預下45-55歲中老年的端粒(又稱“生命時鐘”)顯著增長,運動表現向青年個體靠近。
區別于萬元同類競品,TimeShop使用了香港團隊自研的“全酶法”,使制品的純度突破99.9%,且在價格上也實現95%下探。憑借“精力提振”、“活化思維”等口碑,“泰好益”如今已吸引超10w高粘性受眾,獲得廣大35+中老年消費者的青睞。
科技賦能,百歲時代即將開啟?
據國家統計局報告,70余載以來,國人的人均預期壽命已經從35歲提升到了現在的80歲左右,翻了一倍不止。
而人們健康壽命的增長背后,離不開醫療資源的普及,以及科學家們夜以繼日地付出心血,努力為我們探索長壽的邊界。
無論是已經成熟的“泰好益”類制品,還是未來有朝一日能走向大眾的葡萄提取物PCC1,都意味著,我們正走向“老而不衰”的時代。
正如斯坦福大學的Michael Snyder教授所言:“不遠的未來,你的年齡僅僅代表一個數字,和你有多老關系不大,在生日蛋糕插上3位數蠟燭也不再是樁稀奇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