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7年8月下旬,陳賡率領陳謝兵團南渡黃河,挺進豫西,使國民黨統治集團受到強烈震撼,猶如一把鋼刀插入當時國民黨集團控制區域的腹地。為了應對局勢,國民黨抽調了7個旅的兵力,組成第5兵團,由陳賡黃埔軍校的同學李鐵軍統一指揮圍堵陳謝兵團。本文還是通過電視劇《陳賡大將》具體劇情來回味一下這兩位黃埔同學在豫西的經典對決。
陳謝兵團南黃河挺進豫西猶如鋼刀插入國民黨腹部
11月8日陳謝兵團于南召店前委擴大會議
“敵我力量懸殊,李鐵軍可以說是人員眾多,武器精良,我們則不占優勢,可以說我們處境艱難,這一點大家都很清楚,我想聽聽大家以意見,盡快地想出一個對策。”對于氣勢洶洶撲來之敵,陳謝兵團內部多數人如陳康、周希漢等主張迎頭痛擊敵人,痛痛快快打一場硬仗,讓敵人知道鍋是鐵打的,少數則如李成芳旅長主張打不過便保存實力上山打游擊。
南召店前委擴大會上關于如何應對李鐵軍第5兵團大家眾說紛紜
陳賡認為與李鐵軍決戰的時機尚不成熟,他主張放長線釣大魚——豫西牽牛
“我們現在是既不能上山打游擊,也不能跟敵人硬拼,大家都知道我陳賡這個人脾氣大火氣足,我何嘗不想把李鐵軍一口給吃掉呢?那多痛快呀,和敵人大打的意見我認為有道理,打不成就走到伏牛山打游擊也有一定的道理,但是同志們不知道你們想過沒有,敵人整整七個旅全部擠在一起,我們的戰土雖然覺悟高斗志強,但是用我們的五個旅去和敵人的七個旅擠在一起拼,又是在新區,我們的勝算是沒有把握的,這也違背了中央軍委關于不打無把握之仗的指示。”陳賡認為決戰的時機還不成熟。
陳賡認為目前決戰的時機不不成熟
“司令員,這當務之急是要有對付李鐵軍的辦法呀。”水手出身的湖北佬陳康生怕自己一不小心被李鐵軍這大水給淹了。
陳康急等陳賡的錦囊妙計
“辦法我已經想好了,我的辦法就是‘牽牛’”。陳賡語驚四座。
“啊?什么‘牽牛’?什么意思啊?”聽到此言,大家面面相覷。
“對!牽著李鐵軍在豫西山區到處走,把這頭‘牛’拖散消耗得筋疲力盡,我軍就能集中優勢兵力趁機將其各個擊破。具體辦法是派一部分部隊偽裝主力向鎮平、內鄉、西峽口等縣攻擊前進,引誘李鐵軍兵團西援,把這頭‘大牛’牽進伏牛山里去,主力部隊則就地分散向北向東隱蔽發展,一旦時機成熟再集中起來作戰。”陳賡說明為什么要牽牛的原因及其最終目的。
陳賡對付李鐵軍的辦法——牽牛
“這樣風險是不是太大了?還要讓誰去牽這頭‘牛’呢?一旦被李鐵軍識破,不但牽不了‘牛’,還會帶來意想不到的危險。”李成芳的擔心不無道理。
李成芳的擔心不無道理
“牽‘牛’的人選我已經想好了。”陳賡邊說邊把目光投向身邊的陳康。
“哈哈!司令員,我可是水手出身啊,什么大風大浪我沒見過,這頭‘牛’是非我牽不可了!”陳康興奮地站了起來。
“牽李鐵軍這以‘牛’并不那么容易呀,你們決不是和它斗武斗勇斗狠,而是斗智!我決定由第4縱隊的13旅和第9縱隊的25旅來承擔,兩旅之間又由第13旅擔大頭,陳康你的任務可不是一般的艱巨啊,只能勝利不能失敗!幾萬人的安危就看你這頭‘牛′牽得怎么樣了。”陳賡說明任務的重要性和艱巨性。
“首先要要裝得像主力才行。”
“牽走李鐵軍這頭‘牛’確實難度不小哇,你們兩個旅加起來不過五六千人,一出點差錯三萬人吃掉五六千人并非難事,所以你們一定要想辦法把這頭牛牽到伏牛山里去,把它推疲拖瘦拖垮!”陳賡說出心中的憂慮和希望。
“是,保證完成任務!”陳康大聲領命。
陳康領命牽牛進山減肥
1947年11月“牽牛之戰”
從隴海鐵路南下的敵李鐵軍部緊追不舍,陳賡制定的牽牛計劃開始實施。11月14日陳謝兵團以一部兵力偽裝主力向鎮平、內鄉、西峽口攻擊前進,將敵主力向西引入伏牛山將敵拖垮,伺機殲滅。我主力則實行金蟬脫殼以隱蔽的動作向北向東轉進,沿平漢路西側展開,與挺進中原的另外兩路大軍劉鄧、陳栗大軍配合作戰。
陳康牽牛作戰路線圖
“命令部隊,把架勢給我拉開,每兩個排進駐一個村子,每個班都要修灶臺,不做飯就燒水,不燒水也要拿煙熏一熏,這樣還不夠,在馬尾巴上都拴上樹枝盡量搞得聲勢浩大些。”陳康為了能把“牛”牽上,連“增灶法”、“迷魂陣”等詭計全都用上了。
牽牛部隊在大搞“增灶”法迷惑敵人
“報告!南召以南40公里處發現共軍主力,僅一個村子就有數千人。”“司令,我們要不要追上去。”參謀問道。“派一個旅上去試探一下?”李鐵軍對詭計多端的陳賡絲毫不敢大意。
李鐵軍不上陳康當只派一旅盯梢
“告訴大家,拉開距離,放慢速度,這樣一來啊,我們走幾個來回,李鐵軍會以為我們有十倍的部隊,實際上我們不過五六千人,往后傳。”陳康繼續耐心實施牽牛計劃。
陳康繼續耐心謀算怎么牽牛
陳庚決定請將不如激將,攻其必救——鎮平,最終牽住李鐵軍
“李鐵軍果然是老謀深算哪,竟然只派一個旅來盯梢,主力卻一直按兵不動,而我兵團主力此時正向葉縣一帶移動,如果李鐵軍不能很快被我們牽動的話,那我們的意圖很可能被發現,那麻煩可就大了。請將不如激將,通知陳康繼續前進,給我攻打鎮平!”
請將不如激將,陳賡決定攻其必救——要害鎮平
“頂住,你要頂住!”
“喂,李司令!李司令!共軍火力火力很猛,我們根本頂不住,萬望增援!萬望增援!”鎮平守軍被陳康部隊打得連連向李鐵軍呼救。
鎮平守軍向李鐵軍連連呼救
“你再堅持一下!你再堅持一下!我馬上派兵趕往鎮平。”鎮平不能丟,李鐵軍終于下令兵發鎮平。
鎮平一戰李鐵軍這頭牛終于被成功牽住
陳謝兵團作戰通信科
“總算把牛給牽住了,你繼續監聽李鐵軍部的一切情況,隨時向我匯報,我們一定要把最準確無誤的情報傳遞給陳康,讓他們相機行事,要做到既不能讓牛脫韁跑了,又不能讓牛給頂住。”陳賡深知情報的重要性。
“是!”通信科長高聲保證。
陳賡要通信科長搜集最準確的情報給陳康
陳康激戰魚關口終于牽“牛”進山
“馬上報告指揮部,我們已到達魚關口,這一仗看來我們是非打不可了。”陳康一到達指定位置便吩咐人報告指揮部。
“既然是牽住了就不能再讓他給跑了,告訴陳康,拿出架勢至少要和敵人對打上一整天,然后再撤。”陳賡吩咐彭一坤。“是!”
“看來共軍的攻勢很猛啊!”作戰參謀感嘆道。
“那是他到了窮途末路了,現在陳賡的主力已經被我軍包圍在了這個小小的魚關口,我就不信他能沖得出去!”對于這次干掉陳賡部隊,在李鐵軍看那是三個手指捏田螺——穩拿!
魚關口陳康多次發起反沖鋒
李鐵軍通過電臺隔空喊話陳賡說馬上便要消滅陳謝兵團了
“現在播報中央社最新戰報,據來自豫西的消息,國軍第5兵團已經成功地將共軍陳賡主力包圍在伏牛山深處,目前共軍士氣低落,死傷嚴重,第5兵團司令李鐵軍長官稱,他正率部乘勝追擊,全殲陳賡主力指日可待。”國軍電臺正在播報豫西最新戰報,突然,竊聽耳機里傳來李鐵軍的聲音,“陳賡兄,是你吧,我早就知道你通訊工作做得好,不愧是在上海干過秘密工作的,不過陳賡兄,你就是聽到了我軍的部署也無可奈何,我已經找到你了,我就要殲滅你了!”李鐵軍感覺勝利在望。
李鐵軍隔空喊話陳賡說就要消滅陳賡部了
陳賡要陳康把李鐵軍這頭“牛”拉進伏牛山多多減肥
“這個李鐵軍呢,果然自負,你現在七個旅已經被我拆得七零八落,還是好好地給我在山溝里呆著吧,讓陳康給你減減肥,接陳康。”
“陳康。”
“司令員有何指示?”
“李鐵軍這頭牛已經讓你給牽住了,現在你應刻撤離魚關口實施下一步計劃,帶傾部隊進山,在山上多繞他幾個來回,徹底把他拖垮!”
“是,保證完成任務!”
陳賡給牽牛的陳康面授機宜
“我在指揮部會隨時和你保持聯系,告訴體李鐵軍的動向,以及你的部隊應該如何避開他的主力,但你要記住盡量不要和他發生正面接觸,在山上和他打游擊,時間越長越好。”
被牽了半個多月才知道跟的不是陳賡主力,為時已晚,肥牛已變瘦牛
“進山已經半個多月了,我們雖然種共軍有過幾次接觸,但并沒有殺傷多少共軍,反倒好像是被他們牽著鼻子走。”作戰參謀在李鐵軍身邊不由得發起牢騷來。
“報告,南京來電,平漢路八百余里遭陳賡主力破壞,二十三座縣城被攻占,著你部立即撤出。”
“遭陳賡主力破壞?難道我們追的不是陳賡主力?司令,我們該怎么辦?”作戰參謀頓時六神無主。
“追了半天竟然不是陳賡主力,立即連夜撤!”李鐵軍被陳賡氣得七竅生煙。
李鐵軍肥牛變瘦牛準備出山挨宰
陳賡向中央毛主席申請與粟裕華東野戰軍聯手宰牛,毛主席:批準
“司令員,司令員!”陳康人還沒進司令部,聲音卻已經到了。
“陳康啊!”陳賡很興奮。
“司令員!”陳康敬禮。
“你打得漂亮!你們把肥牛給牽走,又把瘦牛給趕回來了,當時我確實有些緊張啊,就怕你們被牛給咬住!”陳賡贊陳康。
“縱隊提供的情報很準確,也很及時,我們又主動出擊,安全得很,也主動得很,怎么會被牛咬住呢?”陳康謝陳賡。
“你們牽牛有功,應當參加宰牛作業,牛是你們牽的,應當讓你吃點牛肉慰勞一下,不然你這個陳康又要說我怪話了。”陳賡慰勞陳康。
“我可是堅決完成上級分派的任務的,可是要沒有我的牛肉吃,那我可不答應啊。”
“我們已經向中央軍委毛主席請求粟裕華東野戰軍協助,共同殲滅這股敵人,中央軍委已經批準了我們這個請求,現在我們這兩支部隊就準備在遂平、西平兩縣地區迅速集結,那里將是我們最好的宰牛場啊!”
“好啊!”有肉吃的感覺就是好。
陳(賡)粟(裕)遂平西平聯手宰牛
陳賡、粟裕兩大將遂平、西平聯手宰牛
李鐵軍終于在11月24日,發現自己陷入解放軍合圍圈內后,李鐵軍終于知道不妙了,立即下令向東南方向撤退。哪還能走得了?25日黃昏,我各路圍攻部隊按預先計劃向敵發起攻擊……
陳賡粟裕在前線
“報告司令,我們陷入共軍重圍了,李英才參謀長、王副參謀長他們都……”
“他們都怎么了?”
“他們都被共軍俘虜了,司令我看我們還是跑吧,村子后面里有個地道,是日本人留下來的。”
“這是什么衣服?”
“司令,再不跑就來不及了。”
“我李鐵軍半世英名被你陳賡毀于一旦了!”
李鐵軍化裝從地道狼狽逃走
經一晝夜激戰,至26日,除李鐵軍率少數殘敵逃跑外,國民黨軍第5兵團團部和整編第3師全部被殲。電視劇《陳賡大將》中,第5兵團參謀長李英才被俘后,沮喪地說:"貴軍用兵真是神出鬼沒,我們以為你主力向東,結果你主力在西,我們被你們牽著走了一個大圈子,肥牛拖成瘦牛,最后被宰掉了。" 陳賡是位極具傳奇色彩的人物,他身經百戰,積累了以劣打優的豐富經驗。他指揮的"豫西牽牛",堪稱《孫子兵法》中"上兵伐謀"的精彩一例。孫子認為,伐謀是實現全勝的上策,通過伐謀,可達到不戰而屈人之兵。在黃埔同學李鐵軍第5兵團咄咄逼人的追擊中,他提出了一個既不決戰也不上山打游擊的辦法,采取以計謀和情報雙重手段取勝的"牽牛"戰術,把敵人拖散、拖垮,最后聯合友軍予以擊破、殲滅,陳賡,真乃神將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