蛻 變 郫都區2024秋季小學數學新教師培訓活動
三道堰學校承辦區級數學新教師主題研討活動
學習是最美的遇見,成長是最美的風景。為進一步促進我區小學數學新教師專業成長,提高教師的專業素養和教學能力,夯實教師駕馭課堂教學的基本功,更好地培育數學核心素養,郫都區教研培訓中心于2024年10月12日在郫都區三道堰學校舉行了區級數學新教師培訓活動,教培中心數學教研員汪小娟擔任活動主持。
活動伊始,郫都區犀浦實驗學校的劉娜老師給我們帶來了教師的成長心得分享--“總是播種,有時收獲”。課堂是作為一名教師的立身之本,播種下的第一粒種子:課堂,聽好觀摩課,抓好診斷課,上好入格課,磨好合格課,磨好展示課。播種下的第二粒種子:教研,積極參加校級、區級教研,向優秀的老師學習。播種下的第三粒種子:學習,不斷學習,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想要不斷增加知識就需不斷學習,不斷完善自己。
活動第二項是由郫都區三道堰學校田浸入老師帶來的數學課例展示 四年級《買文具》。
活動第三項是教師集體交流活動,老師們被分為四個大組分別討論交流研討四個問題:
1、你覺得本節課聚焦的素養點有什么?為了落實該素養點的培育,教師設計了哪些活動和采取的哪些措施?
2、你覺得哪個環節設計很好,好在什么地方?
3、你覺得哪些環節設計或落實上還可以進一步改進?如果是你,你會怎樣做?
4、基于教-學-評一致性要求,本節課教師是如何測評學生達成情況的?你平常有哪些檢測和反饋手段?
活動第四項由教培中心李飛主任對數學學科教學提出了的建議和要求。
重視學情,只有在了解學生已有知識水準的基礎上,你才能知道講解的切入點在哪,從而對學生常錯點、易錯點進行深刻分析,輔導就更有針對性和目的性。
關注課堂對臨界生的幫扶,最重要的是體現在課堂教學上。教學設計內容上有梯度,講解上循序漸進,訓練上多循環,這樣有助于臨界學生在基礎、在新授學習上有一個好的開始,好的起點讓人對后續學習抱有期待。當然,對學生的期待值要合理,要充分理解多元發展論,要有靜待花開的耐心。
對優秀學生的幫扶不但體現在榜樣的樹立、目標引領,方法的指導、興趣培養上,還要在班級營造良好的、濃厚的學習氛圍。
此次數學教研活動,不僅增強了新教師對教育教學的理解,更加堅定了新教師對教育事業的信念與熱情。我們深知,作為教育者,我們肩負著培養下一代的重大責任。因此,我們必須持續學習,不斷創新,以智慧和愛心照亮孩子們的智慧之路,為他們的未來奠定堅實的基礎。讓我們攜手共進,共同追求教育理想,為小學數學教育的發展貢獻我們的力量!
圖 文:劉 楊
初 審:吳利平 鄒漢強
復 審:師韻馨 李媛媛
終 審(批準):周 鵑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