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步入中旬,影視市場居然還能迎來“新人”:彭昱暢與胡冰卿的犯罪懸疑劇情片《綁架游戲》與文藝片《田園時代》同期上映。
然而……失去了“國慶大檔”的超高人氣,又遇見了《哈利波特與魔法石》的重映“堵截”,彭昱暢的《綁架游戲》與一部小眾影片《田園時代》,雙雙撲街。
《哈利波特與魔法石》重映的票房非常的出彩,破了2億。
就是苦了《綁架游戲》與《田園時代》這些“后起之秀”:一來就是王者局。
《田園時代》作為沒有大咖,沒有明星,沒有流量的“三無作品”,在這場“大戰”中輸得很徹底,首映票房僅9萬余元,不足10萬。
但最慘的,還得是彭昱暢與胡冰卿的《綁架游戲》。
從數據上來看,是《綁架游戲》的數據更出彩:首映拿到了590萬的票房,遠超《田園時代》的9.1萬。
但……作為影視作品,不只要對比“票房”,投資更是需要考慮的。
《田園時代》雖然票房低,但人家的成本也很低啊:作為小成本的文藝片,《田園時代》這樣的票房數據,已經足夠這部戲回本了。
可彭昱暢與胡冰卿的《綁架游戲》可就不一樣了,這部戲乃是大制作,大IP,光是前期的投入,就怒砸1.5個億,首映不足600萬的票房,讓這部戲的最終票房能不能破億都是很大的問題。
目前的AI大模型的數據預測:《綁架游戲》的最終票房僅為3186.5萬。
投資1.5個億,最終票房若是真的以3000萬出頭收尾,那么這部《綁架游戲》,就將淪為徹底的“失敗品”,別說賺錢,虧得底褲都沒有了。
早知道如此,《綁架游戲》還不如不這么折騰。
《綁架游戲》是根據日本4集小電視劇《綁架游戲》改編而來的,這兩部戲同樣改編自一個“超級文化符號”:東野圭吾的同名小說。
事實上,若是《綁架游戲》不折騰,彭昱暢的這部戲,早就應該上映的,可能票房還能更高點兒。
2019年時,國內影視商就看中了《綁架游戲》的劇作潛力,于是花大價錢買了回來進行制作劇作,朱亞文的《十日游戲》,應運而生,收獲了不錯的收視率與口碑。
朱亞文的劇版都成功了,國內的影視商自然嗅到了錢途,于是迅速打造影版,彭昱暢與徐若晗被選為男女主。
結果……制作方思考一番后,覺得徐若晗的“影響力”不足,隨即進行了“臨陣換角”:改女主徐若晗為胡冰卿。
這一操作,直接影響到了開機時間,但好在并沒有影響到“上映時間”,于是乎,22年的賀歲檔,《綁架游戲》進行了預售。
然而,預售直接打臉了一波制作團隊,預售票房非常的稀松平常。
1,5億的巨大投資,成為了這部戲的“壓力”所在,在預售不佳的情況下,《綁架游戲》選擇了撤檔,放棄“大熱門時間段”。
結果,這一推遲,就硬生生地推到了24年。
值得一提的是:在《綁架游戲》未上映院線之前,制作方還嘗試過“點映”,看看市場的反響。
奈何點映的口碑,與當初的預售出現了差不多的尷尬局面:既不叫好,又不叫座。
在多番的預售、點映等折騰過后,制作方終于接受了:《綁架游戲》,可能真的不驚艷的事實,于是乎,這部戲終于在24年的10月中旬左右上映了。
上映后的數據,也很符合這部戲的“折騰”:票房不咋地,口碑不上佳。
從目前的數據與口碑來看:《綁架游戲》虧麻,已然是必成的事實。
1.5億的投資,基本相當于打了水漂。
《綁架游戲》的連番折騰,只論證了一件事:一部作品好不好,市場會直接給出答案,見勢不妙就撤檔,后邊再上映,數據也不會變好,與其多番折騰,還不如直接讓市場來說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