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說今年哪個3A大廠最讓我難繃,那必然是法國的育碧了。
上個月育碧股價暴跌,來到十年來最低的一個水平,總市值也只有19.9億美元,而在2018年,育碧的市值還有123億美元,6年下來直接跳水近9成。
看到股價俯沖,育碧高層睡不著覺了,連夜發消息通知員工回辦公室辦公:每周至少3天。5年來長期遠程辦公的員工也備受激(ci)勵(ji),老區的靈魂瞬間覺醒,反手就是一個抗議罷工,給育碧領導們找點事兒做,突出一個倒反天罡。
這不,到了10月份,股東們就已經考慮把大樓賣掉這件事了,提議將育碧出售給騰訊與創始人家族,只能說不愧是超一流廠商。
@彭博社
阿育還有挺過去的風險嗎?
如果要評一款今年的年度最“史”游戲,絕大多數人脫口而出的是索尼的《星鳴特攻》,耗資約4億美元,上線兩周光速下架,營收0,給大伙呈上了小品一則。
但真要論輩分,《星鳴特攻》還得往后稍稍,剛好《碧海黑帆》的研發成本這兩天也被曝出,這款曾被育碧CEO宣傳為首款4A級的游戲——做了10年,成本約為6.5億~8.5億美元,成為了育碧財務崩潰的罪魁禍首。
這筆錢可相當于2個《星鳴特攻》或者20個《黑神話》的成本吶,就是去干實體也能建造2個鳥巢或者好幾個4A級景區了,甚至可以買一艘巡洋艦自己當海盜了。結果作為一款Gaas游戲,目前Steam在線人數峰值僅為381人。
至于游戲本身的質量,顯然是對不上這樣的成本的。玩家希望能夠像《刺客信條:黑旗》那樣扮演海盜,在航海途中哼個小曲兒跳個幫,結果《碧海黑帆》讓玩家去扮演海盜船,燒殺搶掠是沒感覺的、跳幫是處決動畫的、海盜是不能下水游泳的。
據了解,《碧海黑帆》內部經過多次立項和版本迭代,從《刺客信條:黑旗》的DLC到多人海戰,后來看到《盜賊之海》爆火,又想做成同款,最后發現不行又改了回去。總之,這款游戲10年跳票7次,項目管理混亂,高層內耗嚴重,付出了大量的沉沒成本。
除《碧海黑帆》暴露出的管理問題外,今年受關注度比較高的《星球大戰:亡命之徒》與《刺客信條影》則深陷政治正確的泥潭。
Sweet Baby創始人就是育碧出來的
拿剛發售不久的《星球大戰:亡命之徒》來說,其正確程度就遠比表面上看起來要高,據育碧匿名員工爆料,育碧內部要求將《星球大戰:亡命之徒》的女主設定為全種族角色,也就是既要看起來像黑人,又要有亞裔、印度裔的影子,還要有白人的特點,有種甲方要求“五彩斑斕的黑”之美。
而且這游戲還照顧到了動物保護的理念,游戲中的動物是不可被擊殺的。國外500萬粉絲主播玩完黑猴后再來體驗《星球大戰:亡命之徒》,對動物開了幾槍了發現它們安然無恙后,直接帶上痛苦面具并開始懷疑人生:“這是給小朋友設計的游戲。”
想想也是,這次的《星球大戰:亡命之徒》是和迪士尼有合作的,而迪士尼堪稱政治正確的急先鋒,《小美人魚》的名場面還歷歷在目,揮之不去。
最終,《星球大戰:亡命之徒》的銷量連預期的三分之一都沒有達到,瞬間把育碧股票拉爆,才有了上面的“罷工”鬧劇。
已經推出的新作接連褒姒,還未推出的王牌也不被看好——《刺客信條:影》,我的朋友,你才是真正的抗X奇俠。
育碧選取了黑人彌助來作為游戲主角之一就顯得相當“政確”,然而日本正史中關于彌助的記載就只有寥寥幾筆,不過是信長當年一時好奇收來的一個家仆而已。
而育碧直接發動“歲月史書”技能去修改日本歷史,把彌助塑造成了地位頗高的武士,游戲中的日本庶民遇見彌助還得鞠躬,日本玩家看了紛紛破防。后來游戲的歷史顧問托馬斯也是被人挖出學術造假被東京大學撤銷簡歷,育碧也公開向日本社區道歉。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看到反響不佳,育碧緊接著推出了《影》的手辦,企圖“萌混過關”,然而手辦中的獨腳鳥居也是精準踩雷,不少日本網友科普:獨腳鳥居承載著長崎核爆的痛苦。
如果這還不夠,那育碧就在秋葉原中心地帶投放黑人彌助斬首小日子的宣傳片,其逆天程度不亞于在紐約時代廣場播放大張偉的《陽光彩虹小白馬》。
一頓反向宣傳后,《AC影》的預購量只有《英靈殿》的7%,給育碧高層的下巴都驚掉了,游戲也是緊急跳票到明年二月,想著能不能在這個財年結算前讓游戲上線,好讓財報看起來漂亮一點。
可惜的是,明年二月與之同臺競技的將是《怪物獵人荒野》《文明7》《天國拯救2》《如龍8外傳》這些重量級選手,因此《刺客信條影》大概率繼續跳票。
關于《刺客信條影》這里多說兩句,《刺客信條影》此前就是日本人為主角的,但2020年左右突然收到消息說要換成了黑人,要知道,該年曾發生了暴力執法致黑人死亡事件(曾喊出“我不能呼吸”口號)。
雖然不能說二者有直接關系,但20年之后,育碧確實在內部新開設了一大批DEI職位,并且至今都在一直在擴招DEI的職位,比如育碧內部有一個名為B.E.A.U的團體,專注于推動黑人文化在公司內的傳播。近期還在全球開啟了多元化的培養計劃,僅限女性。
染指某東方神秘大國
而在更早期的時候,育碧就因為內部的性別歧視問題導致股價暴跌,受到重創。幾年反向沉淀下來,核心人物是出走了一批又一批,游戲質量也是每況愈下,沒有新意。
就像育碧匿名員工爆料的那樣,當前的3A工作室已經被DEI占領:身份政治、黨同伐異壓得很多團隊和工作室起不來,現在已經發展到不允許被質疑的程度,而其目的就是為了通過輿論場逼迫行業精英、公司高層下臺以讓毫無經驗的DEI人士鳩占鵲巢。
換言之,目前育碧內部的輿論環境已被政治正確所主導,管理層和HR也受到了道德綁架。產品的市場表現本應是資方的關注點,但在這種環境下,說錯話可能導致被扣上帽子、解雇,甚至毀掉在業內的職業生涯,這才是最為致命的。這種現象實際上是大企業和大帝國的一種結構性癥結,導致廠商逐漸脫離了群眾基礎,人人自危,不再輕易冒險。
好消息呢,目前育碧也瘋狂地進行補救工作,比如《刺客信條影》要首發登陸steam,上線前團隊也有意修改黑人的出場戲份(刪是不可能刪的了),而其CEO還要公開表示不支持某些議題。最后能不能逆天改命,顯然也不太可能的,不然股東們也不會吵著賣大樓了。
維旺迪呢,救一下
其實吧,騰訊和育碧的淵源還算比較深厚的。
早在15年的時候,維旺迪惡意收購育碧只差臨門一腳,這其中騰訊就擔當了重要的角色,把育碧給保了下來。
而后騰訊也多次投資育碧,將自己在育碧的股份提升到了近10%(并沒有加入董事會),僅次于育碧創始家族15% 的股份。并在國內與育碧展開了多個合作,比如《全境封鎖2》《彩虹六號:圍攻》的國服就由騰訊接手,還有一款《刺客信條:JADE》的刺客IP手游也曾在Level Infinite的陣容中亮相。
如今騰訊與莫吉托家族考慮聯手收購育碧,雖然目前還只是處于一個很初步的階段,收購也只是應對市值縮水的多種策略之一,但消息一出后還是讓育碧股價大漲30%,育碧在回應時也沒有回避這則消息。
不過,就像大家猜到的那樣,育碧近2萬員工才這么點產能,騰訊是錢多,但不是人傻。就像業內知名爆料人Tom Henderson暗示的那樣,如果收購完成,育碧可能會面臨30%-40%左右比例的裁員。
要我說這個預估并不夸張,甚至還有點保守。育碧現在被調侃為法國國企,法國在用育碧培養數字技術人才,能給自己甚至其他國家提供大量工作崗位,政府都是有補貼的。比如前面提到的《碧海黑帆》項目,育碧就與新加坡政府簽訂了協議,錢可以拿,但必須得在當地招人做原創IP,來推廣東南亞的海洋文化。
今年的巴黎奧運會,也是給了刺客信條畫面的
發散來看,這其實也至少說明了兩個問題,一來育碧之所以能夠無腦擴張,很大程度上就得益于各地政府的財政補貼。二來育碧一直不敢對那群搞DEI的人動手,也是因為這點,育碧總不可能給自己扣個“反政府”的帽子吧。
當然,如果真到了最后的收購地步,育碧也不全然是累贅。
首先自然是那些“香餑餑”IP了,除了熟知的《刺客信條》《看門狗》等系列,育碧還掌握著《南方公園》、《雷曼》、《英雄無敵》等熱門IP。若育碧真的面臨解散,將這些IP單個拍賣,到時候大家瘋搶,其價格只會水漲船高。因此,從某種程度上說,現在將其打包出售或許還能賣個好價錢。
其次,育碧在3A游戲工業化方面還是有優勢的。盡管今年《黑神話:悟空》的亮相讓人們看到了中國3A游戲市場的巨大潛力,但客觀地說,整個行業距離真正的3A工業化還有一段路要走,遠未達到大規模量產的水平。而育碧的“育制菜”以及出色的美工,就是其高度工業化的一個反映,背后的自研引擎、全球協作能力都是不能忽視的資產。
《刺客信條影》有全球16家育碧工作室的支持
萬物皆虛,萬事皆允,曾經的刺客信條如今卻成為了束縛育碧的沉重教條。收購并非萬全之策,育碧仍需從根本上解決自身存在的問題。雖然不指望育碧回到那個充滿冒險精神、勇于創新的年代,但至少也要干點正事啊。多說似乎也無益,市場的選擇會告訴我們所有的答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