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張頡 業務合伙人 和君咨詢產業園區事業部
01
引言
日前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首次提出了“反內卷”這個詞,強調要強化行業自律,防止“內卷式”惡性競爭。當前,內卷之浪已經席卷了政府、產業、職場的每一個角落。政府招商內卷,新華社曾刊發文章《“互害式”招商,誰挖誰的墻腳?》,報道了部分地方政府為爭奪項目,加碼招商政策,互挖存量企業,甚至內耗成了地方互害。
產業發展內卷,不論是服裝與家電等傳統產業,還是光伏與新能源汽車等戰新產業,都深陷于行業內卷中利潤微薄甚至虧損。員工職場內卷,有些管理者鼓勵團隊內卷,卷加班,卷工作量,美其名曰“提人效”,實則每個人都在加班摸魚。內卷不僅浪費了大量的社會資源,重創了行業的可持續發展能力,也削弱了人們的幸福感。
和君咨詢認為,反內卷單純依靠企業和個人是難以破局的,必須要在產業園、產業新城/小鎮、城市圈等更高層面積極謀劃,并將其作為“十五五”規劃的重要命題,指引各個層面共同實施反內卷的全面行動。
02
產業園區
“十五五”規劃的破局內卷困境,轉型升級之路
產業園區作為產業集聚和發展的重要平臺其內卷現象同樣值得關注和研究。招商競爭是產業園區內卷的主要表現之一,為了吸引更多的優質項目和企業入駐產業園區各地紛紛出臺優惠政策競相降低門檻和成本。
這種招商競爭雖然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產業園區的快速發展但也帶來了資源浪費和惡性競爭的問題。一些產業園區為了爭奪項目和企業不惜犧牲環境和資源代價導致可持續發展能力受到損害。
同質化建設也是產業園區內卷的重要原因,一些產業園區在規劃和建設過程中缺乏特色和創新盲目追求規模和速度而忽視了產業特色和差異化發展。這種同質化建設不僅導致產業園區之間的功能重復和產業雷同也使得產業園區難以形成獨特的競爭優勢和品牌影響力。
運營效率低下也是制約產業園區發展的重要因素,一些產業園區在運營管理方面存在諸多問題如服務不到位、配套不完善等導致企業入駐后難以獲得良好的發展環境和支持條件。這不僅影響了企業的正常運營和發展也削弱了產業園區的整體效能和吸引力。
為了破局內卷的困境,產業園區需要采取創新招商模式、特色化發展以及提升運營效率等措施來推動其高質量發展。
創新招商模式是緩解招商競爭的有效途徑之一。產業園區應轉變傳統的招商思路從單純依賴優惠政策轉向注重營商環境和綜合服務能力的提升。通過打造高效便捷的政務服務環境、提供完善的基礎設施和配套服務以及建立健全的知識產權保護體系等措施吸引更多的優質項目和企業入駐產業園區。同時加強與行業協會、科研機構等組織的合作共同推動產業鏈條的延伸拓展和產業升級轉型。
特色化發展是形成競爭優勢的關鍵所在。產業園區應根據自身的資源稟賦和產業特色明確自身的發展定位和目標。通過差異化發展形成獨特的競爭優勢和品牌影響力從而避免與其他產業園區在相同領域內的惡性競爭。同時加強與周邊區域的合作與交流實現資源共享和優勢互補共同推動區域經濟的協同發展。
提升運營效率是保障產業園區可持續發展的關鍵所在。產業園區應加強對運營管理人員的培訓和管理提高運營效率和服務水平。通過建立健全的運營管理機制、優化服務流程和完善配套服務設施等措施提升產業園區的整體效能和吸引力。同時加強對入駐企業的服務支持和監管力度確保企業合法合規經營并享受良好的發展環境和支持條件。
03
產業新城/小鎮:
“十五五”規劃的直面內卷挑戰,創新突破之路
作為新型城鎮化的重要載體,產業新城和產業小鎮在推動區域經濟發展的同時,其內卷現象同樣不容忽視。同質化競爭是產業新城與產業小鎮內卷的主要根源之一,由于缺乏科學的規劃和定位,許多產業新城和產業小鎮在發展過程中往往盲目追求規模和速度而忽視特色和差異化發展。
這種同質化競爭不僅導致資源浪費和重復建設,也使得區域間的惡性競爭加劇,形成了內卷局面。產業基礎薄弱也是產業新城與產業小鎮內卷的重要原因。一些產業新城和產業小鎮在規劃之初就缺乏堅實的產業基礎支撐,難以形成具有競爭力的產業集群和產業鏈體系。這使得這些區域在面對市場變化和外部競爭時缺乏足夠的抵抗力和適應能力,容易陷入低水平的內卷競爭。
人才短缺也是制約產業新城與產業小鎮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隨著新興產業的快速發展和轉型升級的需求不斷增加,對高素質人才的需求也日益迫切。然而由于地理位置、生活環境等方面的限制條件以及人才引進和培養機制的不完善等問題導致許多產業新城和產業小鎮難以吸引和留住優秀人才從而加劇了人才短缺的問題進而影響了產業的創新和發展能力也加劇了內卷現象的發生。
為了應對這些挑戰,產業新城和小鎮需要采取差異化定位、強化產業基礎、引才育才并舉等措施來推動其可持續發展和繁榮壯大。
差異化定位是避免同質化競爭的關鍵所在。產業新城和產業小鎮應根據自身的資源稟賦、區位優勢和產業特色等因素明確自身的發展定位和目標。通過差異化定位形成獨特的競爭優勢和品牌影響力從而避免與其他區域在相同領域內的惡性競爭。同時差異化定位也有助于吸引和留住具有特定需求和偏好的企業和人才為區域經濟發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動力。
強化產業基礎是提升區域競爭力的核心所在。產業新城和產業小鎮應加大對產業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平臺的投入力度提升產業承載能力和服務水平。通過引進和培育一批具有核心競爭力的龍頭企業和產業鏈關鍵環節企業形成具有特色和優勢的產業集群和產業鏈體系。同時加強與其他區域的合作與交流實現資源共享和優勢互補共同推動區域產業的協同發展。
引才育才并舉是保障區域可持續發展的關鍵所在。產業新城和產業小鎮應制定完善的人才引進和培養政策吸引和留住高素質人才為區域經濟發展提供有力支撐。通過建設高水平的教育培訓機構和科研創新平臺提升區域的教育水平和創新能力培養一批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高素質人才。同時加強對人才的關懷和服務營造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環境讓人才在區域內安居樂業為區域經濟發展貢獻智慧和力量。
04
城市圈
“十五五”規劃的擺脫內卷之痛,打造破局之道
在中國經濟快速發展的浪潮中,城市與城市圈成為帶動區域發展的重要引擎。然而,隨著內卷現象逐漸浮現,城市間的同質化競爭、資源的無序爭奪、對短期政策的過度依賴以及缺乏遠見的規劃,共同構成了城市圈內卷的根源。這些因素不僅限制了城市的發展潛力,也影響了城市圈的整體協同效應。
另一方面,產業結構的單一性也是城市與城市圈內卷的重要原因。許多城市或城市圈過于依賴某一或少數幾個產業,缺乏多元化的產業結構。這種單一性使得經濟體系脆弱,容易受到外部環境變化的沖擊。當市場需求發生變化或外部競爭加劇時,這些城市往往難以迅速調整產業結構,只能通過價格戰等低層次手段維持市場份額,從而加劇了內卷現象。
為了應對城市與城市圈的內卷現象,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來優化資源配置、推動產業升級、加強區域合作和科學規劃引導。
城市圈的發展需要突出城市特色,挖掘和培育城市的獨特文化、歷史和產業優勢,打造具有辨識度的城市品牌。這不僅能夠提升城市的吸引力,也能夠增強城市的競爭力。此外,制定科學合理的城市規劃,注重生態環境保護和資源節約,實現可持續發展,是城市圈健康發展的重要保障。
推動產業升級是擺脫內卷的重要途徑。政府應加大對科技創新和產業升級的支持力度,鼓勵企業加大研發投入和技術創新力度。通過培育新興產業和改造提升傳統產業相結合的方式,推動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同時,加強產業間的協同發展和產業鏈條的延伸拓展,形成具有競爭力的產業集群和產業鏈體系。
加強區域合作是緩解內卷的有效手段。城市與城市圈之間應加強溝通和協作,共同推動區域一體化發展。通過打造區域內的差異化定位,建立區域合作機制和平臺,實現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和互利共贏。同時,加強跨區域的交通、通信等基礎設施建設,提高區域間的互聯互通水平,為區域合作提供更加便捷的條件和環境。
科學規劃引導是保障反內卷效果的重要保障。政府應制定科學合理的城市規劃和區域發展戰略,明確城市和城市圈的發展定位和目標。在規劃過程中注重長遠考慮和可持續發展原則,避免盲目擴張和重復建設。同時,加強對規劃實施的監督和管理力度,確保規劃目標的實現和規劃效果的落實。
關注 | 園區薈(ID:biaozhunpark)
來源 | 和君咨詢
內容合作 | bjzhouyanjun(微信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