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要解讀一下中國財政部發布會:化債但不是刺激消費,新一輪債務擴張開啟,市場不興奮,但至少可以保持樂觀。
1、財政部對基本盤的判斷:財政有韌性,有潛力,杠桿空間比較大;全年預算目標沒問題,今年后三個月還有2.3萬億專項債券可以使用。
2、財政部增量政策方案:
1)史上力度最大的化債方案,但沒有透露具體金額;
2)特別國債支持銀行補充核心一級資本(目前約為12%);
3)專項債用于房地產止跌,收購存量地產,支持地方融資平臺轉型;
4)稅收方面,取消住宅和非住宅的標準一致的增值稅政策。
5)就業、學生、居民養老金補助;
6)仍有一定的舉債和加杠桿空間,但具體多大不明確。
7)1-5條已經進入決策或者已經在執行,第6條不明確。
3、點評:
1)比發改委的發布會強了一個長安街,至少在誠懇表態上。本次發布會目的核心聚焦在化解地方債、穩住房地產,保住民生基本;而并非市場預期的消費刺激。
2)專項債用途徹底打開空間,但后續能不能用作債務性 資金是一個博弈點,因為必然面臨和銀行爭利。
3)地方融資平臺后續的轉向是否會參考新加坡淡馬錫模式,股權財政已有苗頭。
4)支持銀行資本金,兩重目的,一是增加銀行體系的抗風險能力,主因在于利差縮窄,利潤變差,增加一級資本有利于社融和債性資金的增量投放,利實體;二是銀行作為權重股,利好基本盤的穩定。
5)化解地方債提到了規模最大,史最強,意在表明,政府決心一次性解決隱債問題,降低地方財政壓力,同時側方面繼續緩解銀行壓力;更隱含的權力轉移則是,地方財政的約束力回歸中央,強約束和財政紀律會進一步加強。
6)藍部長今天給出的市場預期清單,而不是具體的數字。穩預期仍然是這個會議的主基調,雖然差強人意,但好在沒有特別拉垮。政策總基調和方向沒問題,但關鍵在于如何落地。這幾個月見分曉,快的話,這個月底的人大會議是關鍵。
7)對股市顯然并不算一個很好的消息,但也不會是一個拉垮的消息,至少比發改委的強,震蕩不可避免,但或許可以積累向上多頭力量,但這需要等待,仍有不確定性,因為中國政策的變化更可能超出你的預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